兒科治療的“十大”特殊之處

兒科治療的“十大”特殊之處

導讀:今天學習王靜安先生兒科臨證時治則遣方的十大要訣。

小兒病證,一旦診斷明確,務需及時果敢審慎治療,或施以外治,或遣以湯藥丸散內服,此是成人和小兒共應遵循的法規。

不少中醫兒科學教材,都說兒科“治療必須及時、果敢和審慎”,毫無特點,因為及時、果敢、審慎,實是內、兒、婦、外共同遵循的法則。

若言兒科治療特點,應是稟承兒科病證與生理病理變化特點而言。

兒科歷代名家各有治療特點,如萬全、夏禹鑄、陳飛霞、沈金鰲、吳鞠通等治療專論,各有禁例,不知其要,反而束縛手足,莫衷一是。

有的中醫兒科教材又說:兒科疾病應內服湯劑,並羅列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消食導滯,驅蟲安蛔,平肝熄風,通竅化痰,安神鎮驚,補脾健胃,培元補腎,回陽救逆等十法。

此十法看似齊備,但豈能讓小兒密切配合服用。有是證,必用是法,此乃通例。

此如成人外感焉有不用疏風解表之理,蟲證安有不用驅蟲安蛔之法?何有兒科特點可言?

若不詳細加以論述與成人不同的特點,兒科治療特點就很難凸現,故對教材所論不敢苟同。

01

小兒病情危急,喂藥艱難,尤需重視外治法

小兒肌膚嫩薄,藥物外用較易被吸收發揮藥效,加之病情急危,或乖傲不肯服藥的小兒,只要病情適宜,均可儘量採取外治用藥,或作為輔助救急之需。

其中包括如麻疹不透,可常用浮萍、芫荽、西河柳等煎湯燻洗,以助透疹;用花椒、枯礬、冰片煎水燻洗,可治嬰幼兒溼疹。

將新鮮藥物搗爛,加水、醋或雞蛋清調勻塗敷。

如小兒高熱不退,可用冰片、大黃、炒梔子、生石膏、青黛等碎末調勻,塗敷額頭、手足心;用地龍、冰片液塗敷滷門,治療小兒暑溫乙腦之高熱;

青黛或芙蓉花等調敷腮部,治療小兒痄腮;又可用肉桂、花椒為末,調敷臍部,治療小兒哮喘等。

藥物熱熨,也可治療某些小兒病證。

如貼臍法:用麝香、安桂共為細末,貼肚臍窩,治療小兒睪丸上走下墜引起的腹痛。

外用沾提法:用鉛粉、蜂蜜調成漿糊狀,敷在中脘下肚臍上,用右手心提沾,治療小兒高熱持續不退或腹部脹滿。

小兒麻痺症早期或晩期,用散寒通絡法方藥,如生麻黃、荊芥、白芷、細辛、川芎、紫蘇、生薑、全蔥等,煎水燻洗膝關節處。

用小茴香,乾薑末、花椒、吳茱萸、食鹽炒熱,用紗布包好,溫熱得宜,以治療小兒胸腹脹痛,風寒積食,用艾絨、桂末炒熱,以熱熨關節,治寒溼痛痺。

小兒口瘡口糜、鵝口等,可用黃連水、兒茶水或錫類散、冰硼散等調成藥液,揩拭局部。凡口腔用藥,均需選擇不會因吞嚥而引起中毒之品。

吹鼻或鼻聞法,常用於急診,如用冰片、麝香、白芷、牙皂為末,稍稍吹入鼻孔,或時時鼻聞,可以取嚏醒腦,以治療昏迷口噤,肺腎氣竭,息微氣冷危急之候。

針灸燈火療法,古代應用較多。但小兒肌膚嫩薄,經絡脆弱,初生兒或嬰幼兒應屬禁例或慎用。特別是燈火療法,只是個別地方,個別兒科醫生施用,未予推廣,我等不敢妄用。

嬌嫩之體,豈耐針刺火灸?著膚等法,灼傷肌膚,疼痛啼哭,亦於心不忍。

但對較大兒童,若系聾啞,腦系疾病或小兒麻痺後遺症等難治之症,亦可考慮使用針灸療法。

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經絡,調和營衛氣血,對於小兒外感、吐瀉、疳積、痿證、痛證有時也可取得一定療效。

割指療法,常可用於疳證,但需注意消毒。

外治療法,如穴位強刺激、彈撥療法、穴位埋線等,主要用於小兒麻痺、聾啞、癱瘓,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總之,外治療法有的可以作為主要療法,有的作為輔助方法或對症處理,和其他內治療法配合應用常可相得益彰;有的可作為急症處理方法。

若能考慮其適應症,視其虛實寒熱,分別施以補瀉手法,便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02

內治方藥、劑型更需簡便效宏

小兒溫疫證較多,表現常為危急重證,而且寒熱虛實變化極速,有時配方熬藥,口服吸入輸布緩不濟急,或口噤難喂,故單靠湯劑已不能適應小兒急證之需求,劑型改革,勢在必行。

選擇劑型,應以簡便效宏而捷為原則。

古來膏、丹、丸、散、錠、片等劑型,均為傳統良法。

但此均靠口服或黏膜吸收,有時尚不能完全適應濟急之需,故發展針劑、氣霧劑等,實屬必要。

切不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更不可盲目反對,以救治亡陰亡陽之危證。

如麝香氣霧劑或針劑,可救治肺腎呼吸氣竭。古人斷言之死證,現在何以多能救治?此乃醫學隨時代之發展而然,其中亦有倡用新的劑型成果在內。

因此,我們務需學習《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昔人之不能,而後人得之,千載之後,必有治今人不治之病者”的治學精神,承前啟後,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在發展指導下提高,才能與時俱進,後來居上。

03

內服方藥劑量相對宜小

小兒不是成人的縮影,劑量折算也不必如西藥提純之品,以毫克計算不得有一點出入。但畢竟小兒形體幼小,有效劑量遠較成人為小,此亦是一定之成理。

其內服方藥劑量,隨患兒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輕重來定,尚無一定的劑量標準。

大約嬰幼兒的內服方藥劑量是成人的四分之一;學齡前兒童為成人的三分之一;學齡兒童為成人的二分之一或接近於成人劑量。以上用量可作參考。

04

解表劑的應用特點

小兒外感特多,疏風解表最為常用。

因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衛外未固,易於過汗傷陰。故辛溫解表之品,如炙麻黃、桂枝、生薑、細辛、羌活、獨活等辛溫峻猛發汗藥物,劑量宜小不宜大,均當慎用,否則有亡陽虛脫之弊。

兒科較為常用的辛溫解表藥,是荊芥、防風、蘇葉、蔥、豉之屬。

反之,辛涼解表之品,如金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菊花、桑葉、竹葉等,所用劑量可以稍大,一則不會過汗傷陰,小兒外感六淫或溫疫癘證,較易化為火毒,而辛涼之品,既能解表,又有解毒瀉火之功,故南京中醫學院編著的《方劑學》,稱銀翹散等為辛涼解毒劑,這是切合臨證實際的。

05

消食導滯之品,常需配伍健脾益氣之味

小兒積滯,現在尤多,消食導滯最為常用。但消導之品因能祛邪而間接起到扶正作用,所謂“陽明以通為補”,然總不乏克伐稚弱脾胃的副作用。

因此,常需配伍健脾益氣的人參、黃芪、茯苓、白朮之味,以拮抗其克伐脾胃之弊,而且健脾益氣即能運脾,間接可以推逐積滯,以助消磨之功,正如《幼科釋謎》所說“可起到扶正而使積自消”的作用。

06

苦寒之品,中病即止,當作具體分析應用

古今皆稱小兒脾常不足,苦寒伐胃,中病即止。此言病勢衰減其大半,即須停止用藥,不宜太過。或謂病證十去其七為中病,苦寒方藥治病不必盡愈方止。此當具體病證具體分析。

若是一般熱毒之證,無形體臟腑形質之傷,凡壯熱已退,餘熱未盡,三黃石膏,就不可久用盡劑,繼之以清潤養陰之法更為有利。正如《溫病條辨》所說“存陰退熱為第一妙法”。

但我等驗證於臨證,若是溫毒疫癘之證,或腫痛臟腑形質所傷之疾,多需應用苦寒解毒瀉火之品,若遵苦寒中病即止之戒,壯熱稍退而停用苦寒,往往造成餘熱餘毒久久不愈,或稍時又而復燃,此皆治病不徹底之故。

倘若苦寒之品,佐以益陰扶脾之品,也未必克伐脾胃,此乃“有病病受,無病人受”之故。

總之,苦寒之品中病即止的說法,應作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07

立法處方,需分清虛實,不得關門捉賊,或開門揖盜

凡有病證,必有賊邪,或自外至,或自內生。祛賊邪不尋出路,必致內伏,猶如關門捉賊,不可不慎。

需知降心火宜利小便,除肺熱則引大腸;治外感必應發表;治積滯當先消導;治初痢法於通利。如此方能避免關門捉賊之弊。

但此皆對實證而言,若臟腑已虛,則不可開門揖盜。

如以脾虛洩瀉為例,脾虛唯恐補之不及,一用分利則脾陽日下,脾陰越傷,不成慢驚亦成慢脾。如肺虛誤為發散,心虛復又利水,肝虛再予抑肝,此皆開門揖盜之弊。

關門開門,別在虛實兩字,成人之病雖亦應遵循,小兒之病尤當十分注意,因小兒病證易虛易實,此意出自夏禹鑄《幼科鐵鏡》,亦是心法,令人欽佩。

08

安蛔驅蟲,健脾益氣,法度分明

小兒易感蟲證。治蟲之法,何時驅之?何時安之?何時健脾益氣?最宜法度分明。

蟲動而痛,不宜驅蟲,安蟲為先。

蟲動驅蟲,若劑量不足,反致蟲體垂死掙扎,亂竄亂動,禍害無窮。

安蟲止痛,暫令安定痛止,不痛之時再予驅蟲,劑量要重,方能致死排蟲。

勿言驅蟲藥物克伐脾胃,姑息養奸,反而不能祛病,寧可驅蟲之後,繼之健脾益氣,如此邪祛正復,不治殘害稚弱之脾。

此乃常見病證,常用之法,亦誠相告,乃是經驗之談,供同道參考。

09

不可妄用除溼

吳鞠通說:“人,倮蟲也,體屬溼土,溼淫固為人害,人無溼則死,故溼重者肥,溼少者瘦。”

小兒病證,診斷溼熱、寒溼者甚多,但有真溼、假溼之別。

若發熱,苔厚或膩,不欲乳食,或瀉下黏稠,此真溼也。當芳化則化,當分利則利,邪祛正安,藥到病除。

若但見小便稍黃,或稍有苔,便診為溼,動則利溼,殊不知溺之稍黃,與飲水多少,活動出汗多少有關。人之苔猶如地之草,由胃氣蒸化而生,此為生機。

若不顧其他主證從證,生理生機之徵象,橫亙心中,誤斷為溼,越利越幹,可盡慘哉。

10

藥食同源,治療相輔相成

中藥品味,很多藥食同源。

如蔥、姜、桂圓肉、大棗、懷山藥、薏苡仁、山楂等,既可食餌,又可當藥治。輕證稍有違和,但需飲食調理,或“三分藥治,七分調理”。

尤其是初生幼兒,臟器未全,不勝藥力,週歲以內,非重證惡疾,勿輕易投藥。動輒即曰胎毒,注射預防針劑必有反應;或麻疹之後,已無實證,病家總喜“掃毒”。何毒之有?妄用攻伐,人財兩傷,不可不知。

也有養子求壯心切,酷喜施以參芪歸地補藥。須知濫用中藥補品,亦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靠五穀以養身心,非靠補品以壯兒體。

醫者不可投病家之所好,妄投攻補之劑,此乃當今時弊,坦然明言,實是保嬰要言。

但若重症惡疾,又當大膽細心,謹慎果斷,速攻速補,不必左顧右盼,當用則用,是所謂三分病證,十分措施。古云小兒用藥,不可“峻攻驟補”,亦有偏見。

總之,應分別輕重,取其合理之義,學古而不泥古,否則盡信書,不如無書。若束縛手腳,反貽誤病機。

以上兒科治則遣方十法,全系我輩臨證經驗,僅供同行參考。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王靜安醫學新書》,王靜安、王澤涵、王雪梅著,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2007.9轉載請註明出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