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經絡是否存在?存在的形式是什麼?經絡具有怎樣的結構,這些結構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具備怎樣的功能?這些關於經絡的基本問題是經絡理論的根基,如果這些基本問題得不到明確的回答,難免引起人們對經絡理論的質疑。而要回答這些問題,則需要我們追朔經絡的本源,從最早出現這一名詞的古代醫籍中去尋找答案。
分析探究古代人們認識並形成經終理論的源頭可以發現,經絡理論的形成有三大來源:一是古代解剖學的實踐與發現;二是臨床實踐驗證所積累的大量經驗;三是古代哲學對於人們認識生命現象的影響。
1古代解剖學的啟示
解剖這門學科,人們總以為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其實它在中國的起源很早。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體結構的秘密已經開始吸引著人們的注意。他們對人體的一些生理現象常不能理解,而一些病理現象又使他們感到恐懼,從而普遍形成神的觀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卻常用石刀、石斧剖開動物的體腔,或在部落間發生戰爭時,會看到殘肢斷體和開腸剖肚所呈現的人體內部構造,而初步瞭解動物和人體的解剖知識,這為古代解剖學的形成提供了生動的材料。這些古代中國人的解剖實踐在考古學史上留下了許多確切的證據。比如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與人體結構和醫學有關:如“兒”字象徵小兒頭顱未合;“孕”字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盡”字為肚子裡有寄生蟲的意思。這些象形文字的創造是以當時人們對人體的正確認識為前提的。
除此之外,古人的解剖技術成就也在一些史學資料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在導論中我們曾經提到《史記》中記載了俞跗的神奇醫術,這些記載中有一系列關於人體結構的專業解劑詞彙,就此而知當時對人體的皮、肌(肉)、脈、筋、骨等組織已經有清楚的認識;對胃腸、五臟的正常狀態也有了明確的論述。如果在《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沒有與此相當的人體解剖學成就,是不可能出現這樣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關於人體結構的描述的。實際上,在漢代,我國的解剖知識已經相當豐富了。《漢書·王莽傳》中有對囚犯進行解剖的記載,並且有醫生和畫家在場做記錄,對身體結構進行繪畫,用竹籤在組織間隙進行探測。
《內經》中已經正式記載人體解剖的有關內容。“解剖”兩字最先出現在《靈樞·經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此外,《腸胃》《經筋》《骨度》《脈度》等篇,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門篇目,其中對人體骨骼、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髒附的命名,到現代還在應用。例如:《靈樞·腸胃》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的長度並對胃腸道的形狀進行了十分細緻的描繪。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認識到血液的流動是週而復始,如環之無端,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中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著解剖實踐的基礎,儘管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不夠精確。古人在認識論上受到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影響,尤其是陰陽學說的影響,在解剖實踐中除了發現臟腑器官等有形結構的狀態,並加以詳細研究之外,更加註意到在這些器官、組織之間還存在大量的縫隙結構,而且注意到這些縫隙之間相互聯繫,相互溝通,形成豐富而龐大的遍佈周身的網絡。《靈樞·經脈》將其描述為“伏行於分肉之間”,稱之為“十二經脈”。
正是基於《靈樞·經脈》中“十二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的論述,經絡醫學提出經絡是皮、脈、肉、筋、骨等有形組織所形成的縫隙結構,而不是皮脈肉筋骨本身。所謂十二經脈所在,乃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觀察,明確了十二經脈主幹路徑的縫隙結構是固定在特定的肌肉縫隙之間的。許多關於經絡結構的研究成果已經證明了這種觀點的正確性。
2臨床實踐的驗證
與解剖實踐相比,古代醫者的臨床實踐更加豐富,《內經》等古典醫籍對經絡的認識便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近年來,有關專家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一些記載有關經絡臨床觀察的早期文獻。這些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的循行路線,並涉及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一種是灸法,一種是砭術(即用石器治病的醫術),另一種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而經脈就是施用這三種醫術時藉助的治療部位和途徑。
古人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既積累了一定的治療經驗,也發現了人體某些體表部位被刺激後會發生沿著一定路線感覺傳導的現象,現代人稱之為“循經感傳”。在古人當時的臨床實踐中,同樣也發現砭石刺激、艾灸可以引起經絡感傳。《後漢書·華佗傳》中記載:“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可以看出,當時針灸臨床已經將出現循經感傳作為一個產生針灸療效的必要條件了。
另一方面,經絡理論與藏象理論“有諸內者形諸外”具有相同的研究思路。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古代醫者逐漸發現任何臨床症候的出現一定與某條經絡運行氣血功能異常存在特定聯繫,如臨床出現“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的症候,而前臂肺經路線也相應出現酸脹疼痛的經脈異常現象,自然將肺系的病症與肺經異常聯繫起來,從而形成了經絡病候的內容。後又逐漸增加相應組織、器官、情志等功能的異常,同時還區別虛實症候;這些內容經過分析歸納形成了十二經“是動病”“是主病”及絡脈病症、經筋病症、奇經八脈病症等內容(見《靈樞·經脈》)。經絡病症理論的豐富完善對臨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3古代哲學的影響
中國古代哲學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既造就了中國哲學的性格,也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個性。中國哲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相應”的觀點,代表了東方文明高度發達的境界,比之後出現的西方哲學更加關注到自然規律對人體的影響。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自然界的一切變化的規律都會在人體重演,人體生命現象中包含大量自然界運動變化的過程。認識人體的同時在認識自然,反之亦然。人體所有的組織締造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類似的表現,同樣也可以用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現象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機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間萬物皆有法度。天有四季六氣之變,人體亦有與自然相應的時間節律,臟腑功能隨時間節律各有所旺之時。人體經絡亦是如此,必要遵循自然的發生發展規則。經絡是自然界產生的,是物種在長時間進化過程中的產物,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生命現象。
人體“脈”的特質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指其為具有特定關聯性的通道,二指其中有豐富的能量物質在流動、交換、灌滲,併發生代謝變化。這是古人闡釋經絡概念的重要觀點,也是經絡氣化作用產生的物質基礎。
脈可以分為經脈和血脈兩類,經脈的含義要比血脈廣。
在理解經絡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河流的形成及其結構來做比喻,較為形象地認識經絡的本來含義。
1 河底及河岸兩邊的山石樹木
河岸及河底乃自然形成,絕非平整光滑的結構。水草有蘋、繁、蘊、藻之分,樹木亦有松、柏、梓、杉之不同,山石泥土之成分更是千差萬別,以此可喻構成經絡的皮、肉、脈、筋、骨等各類人體組織結構。
2河道
河道喻為經絡通道,為皮、肉、脈、筋、骨等人體組織結構之間的縫隙。由於其周圍組織的形態不同,所形成的縫隙亦有高下寬窄、淺深曲直、平坦崎嶇之變化,形成了河、澗、溪、沼、灘等不同形態。
3河流
河流即河道中運行的水流。河流由於其來源的不同(或來自雪山,或來自地下泉水,或來自天上雨水),成分的不同(所含礦物質、氧含量及離子的種類),潔淨程度的不同(或清或濁),以及河流蓄積的勢能的差別,而形成不同的流速、流量和流向。以此比喻經絡通道中運行的氣血,包括身體內各種體液(包括組織液、淋巴液、細胞間液等),其複雜性更在河流之上。
4碼頭
碼頭即河岸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可以進行客運或貨運停靠的部位。可喻為能夠輸注經絡氣血的腧穴,與周圍組織器官進行物質交換。凡是腧穴部位,解剖結構必然有其相應的特點。
通過以上比喻,便不難理解經絡、腧穴的原本含義了:經絡就是由構成人體的基本組織皮、肉、脈、筋、骨所構成的縫隙,腧穴則是其中具有特殊構造的點位。經絡、腧穴並非皮脈肉筋骨本身,這正像自然界的河流一樣,如果挖掉河兩岸的岩石樹木就根本尋找不到所謂的河道了。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云:“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綜上所述,經絡理論的形成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有著自己獨特完整的思想體系,包括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先進性的古代認識論和方法論。可以說,經絡理論的產生高度融合瞭解剖、臨床及古代“天人相應”的哲學觀,確定了中醫認識人體的獨特視角,是古人對於東方文明發展的一份巨大貢獻。
-
本文摘自自王居易先生《經絡醫學概論》,轉載請註明。編輯/大熊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