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有福利
雙眼上翻,四肢抽搐,面色發紫,牙關緊咬……如果你的孩子突然這樣,你會不會被嚇得六神無主?
寶媽張女士就有了這一遭驚心動魄的經歷,以下是她的自述:3歲的小寶就在我面前牙關緊閉、雙目翻白、渾身疲軟、失去意識。我第一反應就是抱起他衝向醫院,並且一路狂摳他的嗓子讓他嘔吐,四個手指都被他咬破出血紅腫,也完全沒有了感覺。一路狂喊他的名字,彷彿下一秒我就要失去他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張女士的孩子小宇今年3歲,昨天晚上在外婆家吃飯時胃口不好,坐車回家路上也開始有點精神狀態疲軟。因為小宇還能正常對話,當時也沒出現發熱症狀,張女士就沒太引起重視。下車後,張女士感受到小宇體溫有點高,到家一量是37.3°C。
小宇說自己想睡覺,就先躺在沙發上休息。十分鐘後,張女士準備再給小宇測量體溫,發現小宇從脖子開始到臉上全部漲紅,出現雙眼翻白、牙關緊咬、全身抽搐的症狀……張女士當下以為小宇是被噎住了,趕緊摳小宇喉嚨,希望能讓他吐出來。
後來全家人緊急將小宇送到浙大兒院急診室。這時候,小宇已經醒了。醫生一量他的體溫,直逼40°C。醫生當下判斷小宇的情況是高熱驚厥。張女士一開始的判斷出錯了,後續的急救措施也跟著錯了。
什麼是高熱驚厥?浙大兒院神經內科主任高峰主任醫師表示,熱性驚厥(俗稱高熱驚厥)是指一次熱程中(肛溫≥38.5℃,腋溫≥38℃)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其他導致驚厥原因的驚厥發作。熱性驚厥通常發生於發熱24小時內。熱性驚厥患病率為3%~5%,多見於6月齡~5歲,首次發作年齡多見於6月齡~3歲。
為什麼會出現熱性驚厥?高主任解釋,體溫過高時,神經系統容易處於興奮狀態,而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往往不完善,抑制興奮的能力較弱,導致短暫性的腦神經功能紊亂。熱性驚厥“來得快去得也快”,80%的熱性驚厥持續時間在5分鐘內,一般2-3分鐘抽搐就會自動停止。
高主任表示,如果孩子的症狀如果持續5分鐘以上,往往發作不能自行終止,有時甚至會持續30分鐘及以上,就需要止驚治療,以避免對腦神經細胞造成損害,後續可能需要住院進一步干預。
對於什麼是驚厥,很多家長也有誤解。孩子一抖一抖的是不是驚厥?一般來說,典型高熱驚厥表現為雙眼凝視、面色發紺、牙關緊閉、四肢強直抖動、呼叫沒有反應,有些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很多家長誤把寒戰時孩子肢體的抖動當成驚厥衝進診室,如果家長具備這些簡單的辨別知識,並且評估孩子的意識是否清楚,是很容易區別的。
孩子如果出現突發的高熱驚厥,很多家長一定會不知所措,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像張女士這樣的母親不少,“很多家長第一次遇到孩子高熱驚厥,都會試圖去摳孩子的嘴,送來時家長的手指都被咬得紅腫。”高主任建議,高熱驚厥發作時,千萬不要掐孩子的人中或是搖醒他,應該馬上讓孩子躺平,鬆開他的衣褲,將他的頭側向一邊,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如果是首次出現驚厥,要送醫院來做全面的檢查,以排除腦炎等其他疾病。
有報道稱,驚厥一旦發生過一次,就可能會有二次、三次,6歲以內尤其容易發作。這個說法是真的嗎?高主任表示,90%以上的高熱驚厥預後都很良好,首次高熱驚厥患兒有30%的可能會在下次發燒時再次出現,但一般5歲之後不會再發作。
很多家長還會擔心,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後,會不會之後不發熱時也出現抽搐?“有部分孩子本身有癲癇的潛在病因,尤其是遺傳基因。只是前期表現為熱性驚厥,慢慢地癲癇會露出‘馬腳’。”高主任表示,若是長期反覆發作,少部分“一過性”的熱性驚厥也可能演變成癲癇,並對認知功能和生長發育造成一定影響。但家長不用擔心,熱性驚厥以後繼發癲癇的概率是很低的,除非孩子本身有遺傳性癲癇病史。
(為保護患者隱私,文中患者及家屬皆為化名)
歡迎加入“兒科-浙醫在線交流群”
如果您或您親友的孩子也有相關困擾,歡迎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5號,並備註“兒科”,小助手會邀請您進群。
入群后,您可以和群友交流心得、感受。我們也會不定期邀請專家進群答疑。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吳雙
通訊員 祝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