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到底有多愛你呢?
前陣子有個視頻很火,裡面說到:“在你的一生中,心臟會任勞任怨不間斷跳動 25 億次。每天體內會有多個細胞發生癌變,可是免疫系統從未放棄奮戰…身體就像一個完整的宇宙,體內的每個細胞,無時無刻都在不懈努力讓你活下去,他們都比你想象的更愛你。”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們的體內,有一個器官也非常強大,它是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即便被切掉三分之二,也會拼命長回去。每天我們從外界吸收的和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都會在這裡解毒,變成無毒或者溶解度更大的物質,排出體外。
它一直在為我們的健康而戰鬥,兢兢業業,毫不懈怠。這就是我們的肝臟。
在《黃帝內經》中,肝被比喻為將軍(“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作為一個“人體國家”的將軍,這個將軍可以調節內臟神經,支配軀體運動。而且“在體合筋,其華在爪”。
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筋膜,附著在骨頭上,聚合在關節上,是連接肌肉和關節的組織。肝血充足,筋得到了滋養,人才能運動自如,不容易疲勞。如果肝血虧虛,人就容易犯困,出現手足震顫,肢體麻木等症狀。
肝將軍對於內臟的調節,主要體現在“肝藏血”上,它可以調節全身的血量分配,而人體各個器官組織,都需要血液的滋養才能正常工作。
現代醫學對於肝臟的功能的認知,則更進一步。
首先,現代醫學得出了與中醫同樣的結論,肝臟合成了大部分的血漿蛋白質,能夠調節血液循環,為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供血,維持它們的運作。還可以合成、異生、分解糖原,維持血糖濃度。
其次,肝臟能夠合成、運輸、分解和轉化脂質,肝不健康時,脂質可以在肝臟沉積,引起肝臟脂肪變性,出現脂肪肝。
最後,肝臟能改造非營養物質,從而發揮解毒作用。我們平常抽菸、喝酒、吃藥,都離不開肝臟的解毒與代謝。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用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來毒害自己的“肝將軍”。
當代人常說“肝論文”“肝進度”“肝遊戲”,將其當成一種玩笑。殊不知,在你熬夜工作學習的背後,肝臟正在拼了老命為你的身體善後。
《黃帝內經》中說:“故人臥血歸於肝。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意思是說:“人在躺臥的時候,血就歸於肝臟,血是營養四肢百骸的。所以目得了血就能看東西;足得了血就能行走;手掌得了血就能握物;手指得了血就能拿物。”
晚上不好好睡覺,血就無法“歸於肝”,而肝又開竅於眼睛,作用於筋膜,肝血不足,就會進一步影響視力和運動能力。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沒有養成好的作息習慣,喜歡熬夜打遊戲,熬夜備考,熬夜趕deadline,以為身體會一直這樣好下去,殊不知,這一切“快樂”的背後,都是肝在替你背鍋。
重油重鹽的外賣會給肝臟造成代謝負擔,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脂肪肝。再進一步發展,就是肝硬化。
有人會說:“我平常不吃外賣,只是喜歡喝點小酒,小酌怡情。”經常喝酒的人,乙醇也會在肝臟內蓄積,導致酒精型脂肪肝。
更值得擔憂的是,肝是沒有痛感的,即便發生了病變,我們也很難知曉。很多人以為自己看起來不胖,甚至是偏瘦的體型,就遠離脂肪肝了。實際上,瘦也不能心存僥倖。
很多人皮下脂肪含量雖然不高,實則內臟脂肪含量很高,因此看起來不胖卻有脂肪肝。身型瘦的人群因為壓力大、熬夜、飲酒等影響導致脂肪代謝紊亂,也可能出現脂肪肝。
這類“瘦胖子”,儘管看起來不胖、四肢纖細,實則表現為腹型肥胖、胰島素抵抗和體脂分佈異常,事實上,比“均勻的胖”更加危險。
江蘇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周希喬指出,目前脂肪肝已經取代乙肝,成為中國第一大肝臟疾病。數據顯示,全世界有超過 13 億肝病患者,其中 4 億多都在中國。脂肪肝導致的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癌變的患者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僅如此,脂肪肝還會引起 2 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骨質疏鬆、肝外惡性腫瘤等疾病危害。
我們貪吃的每一口油炸食品,甜品,貪杯喝的每一杯酒,都有可能累積在我們的肝臟裡,損害我們的健康。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也就是說,我們的情緒和思考都與肝有關。情緒過度緊張、抑鬱焦慮和過度思考,都有可能導致肝臟功能紊亂。
明代醫家張景嶽曾提出情志三鬱,即怒鬱、思鬱、憂鬱。在《景嶽全書·瘰》論述病因時,他說:“或恚怒憂思,氣逆於肝膽二經。”點明瞭情志三鬱對於肝的傷害。
我們的記憶和思維功能是以“血”和“髓”為物質基礎的,想太多容易耗傷營血,致使血液虧損,血虧則火易熾,導致我們的內心更加煩躁不安,還會出現夜不能寐的症狀。
這樣就陷入了“睡不著覺傷肝-肝不好就心情不好-心情不好更傷肝-傷了肝更睡不著覺”的惡性循環。如此發展下去,又會進一步誘發中風、心悸等病症。
那麼,如何才能跳出傷肝的惡性循環,讓自己擁有一顆健康又美麗的肝臟,遠離各種因為肝臟問題導致的疾病呢?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
中醫認為,當我們躺下休息,體內的血就會歸到肝裡面去了。肝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藏血,所以想要養肝就要多注意休息,而且是臥下休息。
在中醫理論裡,想要有好的睡眠,亥時(晚上 9 點到 11 點)應該入睡,到子時、丑時,就應該進入深度睡眠。因為子時( 11 點到 1 點)走的是膽經,丑時(凌晨的 1 點到 3 點)走的就是肝經了。
就算有時候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熬夜,在子時和丑時,最好還是要讓自己處在睡眠狀態中。
脂肪肝的形成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管住嘴”是改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基礎環節。平時要儘量避免含糖飲料,少吃油膩食物,減少肥肉、動物內臟、葷油和油炸食品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等,增加膳食纖維含量。
多飲水,少飲酒,同時保持五味不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尤其是輕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是因為攝入熱量過剩、代謝相對不足所致,如果體檢中沒有發現血糖、血脂等異常,只要“管住嘴、邁開腿”,就能顯著降低肝臟脂肪浸潤的程度,甚至完全逆轉脂肪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保持好心情。
中醫素有“肝在志為怒,怒傷肝,怒則氣上,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之說。”因此,遇事不要經常太激動,不要動怒,也不要總是鬱鬱寡歡。
尤其是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讓自己處在一種平和的狀態,這樣才有助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1] 陳星,劉清娥.論中醫肝的實質與功能[J].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015,38(05):5-7.DOI:10.13424/j.cnki.jsctcm.2015.05.002.
[2]劉暢.肝臟功能解讀[J].肝博士,2006(05):36-37.
[3]麻雲,嵇刊. 為啥有人看起來不胖卻有脂肪肝?[N]. 江蘇科技報,20230524(A08).DOI:10.28472/n.cnki.njskj.2023.000258.
[4]程勳樹,林文達,馮珂等.思慮傷肝理論探析[J].中華中醫藥雜誌,2022,37(12):7109-7112.

編輯 / Kiki
文字 / 花白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已購圖、pex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