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領導幹部上熱搜,一條比一條“刺激”。
最近,一位局長就憑藉“爆脾氣”和“放狠話”爆火了——
“誰砸了甘孜的旅遊,我砸他飯碗!”
熱搜直接在微博上引得網友們熱議。
這位爆脾氣“大佬”叫劉洪,是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局長。
事件的起因其實是一則負面新聞:
網友爆料自己在甘孜康定一家酒店預定了房間,當天卻因大雪封路無法到達。
店家不僅拒絕自己的退款要求,還疑似因為理虧,用小號對其進行辱罵。
關注到這件事後,“衝浪第一人”劉洪局長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多方取證後,當即查封涉事酒店,併發視頻力挺這位網友,撂下狠話:
“藉此機會告訴甘孜州所有的經營戶,一定要誠信經營,淨化市場,誰砸了甘孜旅遊的鍋,我砸了你的飯碗。”
這直面出擊的態度、雷厲風行的處理速度——你在網上遇見的吃瓜群眾裡,原來真有大佬!
劉洪局長這波操作也成功為甘孜刷了一大波好感。
拍手稱快的同時大家也驚訝地發現,這位局長,好像已經不是第一次“走紅”。
早在兩年前的一次線下活動,他就靠“顏值”圈粉無數。
周潤發+靳東+費翔——
“三位一體”的神顏局長,現實版體制內廳局風男友。讓現場粉絲尖叫驚呼,紛紛合影獻花。
更曾經一度有顏控公司勸局長大大“跳出體制走星途”,被劉洪拒絕。
而最近幾年的劉局長,卻身體力行地做起了“網紅”。
樹影下,翠湖邊,局長大人身著勁裝,手牽駿馬,一頂斗笠半遮面。
茶馬古道上,枯藤老樹,西風瘦馬,抬首間,遇故人,一眼千年。
高原上,雪山間,鷹擊長嘯,萬類霜天,他一簫一劍,遺世獨立。
這精緻的妝造,俊朗的扮相,妥妥的金庸筆下的逍遙俠客啊!
小視刷著視頻直流哈喇子——
正襟危坐的領導幹部見過不少,如此“不務正業”的還是頭一回見。
怎麼回事,這年頭,連局長都親自“營業”了?
文旅局長,花式出道
其實,最先整活兒的可不是劉洪局長。
早在2020年,時任新疆昭蘇縣副縣長的賀嬌龍(現已升任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就憑藉一段“策馬雪原”的短視頻,一夜成名。
蒼茫雪原,一望無際,賀嬌龍一襲紅色斗篷,策馬馳騁,英姿颯爽。
這個出圈的視頻讓賀嬌龍圈粉無數,一時之間不僅帶火了當地的旅遊,還讓新疆瓜果賣到脫銷。
從那時起,局長們就開始默默“捲起來了”。
你以為的文旅局局長:
保溫杯、嚴肅臉,西裝筆挺“廳局風”,又紅又正。
圖源:《縣委大院》
現實中的局長:
髮套一戴,服裝一穿,C位出道,完全不輸流量網紅小鮮肉。
素有“隴口要衝”之稱、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的甘肅臨洮,文旅局長尹文濤身著鎧甲披風,手提青龍寶劍。
妥妥的霸總小說領頭羊,古裝女孩的夢中情郎啊。
金玉之鄉新疆沙雅縣,局長熱娜古麗,或在胡楊樹下翩翩起舞,或開著機車穿越139秘境公路,或一身旗袍溫婉大氣。
誰看了不說一句,姐姐我可以!
貴州大方縣文廣局,90後“網紅局長”吳姣姣,一襲苗彝華服,窄袖銀冠,抬手揮臂間霸氣盡顯。
這場比拼,東北“戰區”不能沒有姓名。
什麼叫“森林女王”?
銀裝素裹的黑龍江塔河縣,零下20℃的天氣,文旅局長都波身穿長裙,戴鹿角頭飾,一舉衝上熱搜。
人前多驚豔,人後就有多狼狽。
結束拍攝的都局長被凍到斯哈,直接炫了兩大壺薑湯。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文旅局長降澤多吉前來“應戰”。
直接把短視頻進階成精品MV,出場就化身思考者,提出終極哲學命題——
“Who am I (我是誰?)er”
從宇航員到唐明皇,從康巴漢子到格薩爾王。
降澤多吉一人分飾四角,時而活潑、時而儒雅、時而野性,並且中英文無縫切換,介紹道孚縣美景。
網友:都按這個標準卷!
相比降澤多吉的“精良”,湖北省隨州市文旅局局長解偉,反其道而行之,拿下這屆內卷大賽MVP。
最初,解局長靠一條「銀杏樹下扮俠客」的視頻爆火。
瞧瞧這淘寶9塊9包郵的造型,著實有種“不顧別人死活的美”。
咱就是說,這個俠客非演不可嗎?
以一己之力“丑角出圈”的解局長非但“認真扮醜不懼嘲”,更是在當地4A級景區文化公園熱歌勁舞,走起了諧星路線。
這下好了,壓力給到湖北黃岡文旅局。
不等局長親自披掛上陣,熱心市民便動用畢生所學,用 AI 合成了一個“全網最帥古裝局長”。
官方立馬站出來澄清,“我們局長的臉其實比較大……稍微,有那麼一點神似吧。”
局長:我謝謝你。
如今網絡上,局長們整活兒已經成了大眾們喜聞樂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喊話自家局長“該減肥減肥,該整活整活”。
只“可憐”局長們個個都是寒窗苦讀數十載的真學霸,如今卻“被迫”在互聯網上賣“色”又賣“藝”。
我的沙雕網友是局長。
這事兒有點酷。
局長整活,雙向奔赴
前段時間,抖音上掀起了56個民族「變裝挑戰」。
抬手落手間,瑤族大祭司、蒙古王爺、佤族公主,濃郁的民族風情讓這個系列的視頻,一戰封神。
而這場互聯網狂歡,讓鮮少有人關注的少數民族文化爆火。
大家表示“好多民族都沒聽過”、“這個是什麼族,不認識這個字”……
背後正是一幫文旅局長們集體“賣藝”帶來的連鎖效應。
以萬寧旅遊為背景的電視劇《夏花》
各地風土美景與大雅民俗淹沒在中國廣闊的疆土之上,穿梭於時代的變遷之中,卻久久掩埋於六尺灰塵。
“策馬雪原”的伊犁州局長賀嬌龍走紅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伊犁的旅遊宣傳和助農直播。
2021年,她和她的團隊幫助當地貧困企業帶貨1.4億元,帶動直接就業人數2000多人。
屏幕前風情萬種的美人,褪下紅妝與浮名,眼裡留下的,還是對一方土地一方人民的溫柔。
湖北隨州靠“扮醜”出圈的解局長,被全國網友當做“丑角”和“笑料”。
背後卻是他利用全部的個人曝光率,帶動隨州多個景區包括炎帝神農故里、大洪山、西遊記公園等爆火。
今年春節,這些景區都實現了歷史最高的遊客紀錄。
隨州炎帝故里夜遊活動
黑龍江塔河縣,局長都波在零下20度穿長裙代言上熱搜後,“狍角帽”“鄂倫春族服飾”成為熱門話題。
鄂倫春族相關話題,在抖音、快手、視頻號平臺的總瀏覽量數億次。
唯獨那個被聚焦於流量中心的人,於寒夜中事了拂衣去,不沾一點私名私利。
穿鄂倫春服飾的小夥走紅
短視頻迅猛發展的時代,流量成為無數人追捧的野心與慾望。
身在局中,唯獨乘著這一片東風的局長們,於慾望橫流中入世,心卻兼濟天下。
你還記得,2020年11月,那個有著青澀笑容和乾淨眼神的少年——丁真嗎?
局長們苦苦思索的問題,在丁真身上終於有了答案。
那個冬天,有著“原生態”和“粗狂美”的丁真,滿足了所有人對藏地的想象。
一個高原小城的普通男孩,現象級爆火。
下一步,名利雙收成為“圈錢”明星指日可待。
爆火後的丁真卻沒有選秀上星途、沒有站臺走穴賺快錢,而是“被局長們收編”,成了理塘形象大使。
丁真用藏語主持新聞
丁真的家鄉理塘也隨之爆火,那裡有著最奇特的自然風光,最古樸的民俗風情,和眼神如炬、似小狼般的兒郎——爆火的丁真,不如說是被看見的理塘。
文旅局長們,在下好大一盤棋,背後是賠上前程和名譽的豪賭。
賀嬌龍局長在直播前期,曾因“公職帶貨”被網友辱罵。
她只留下了這麼一句:“我不是網紅,伊犁的山水才是最大的網紅”,便繼續投身直播間,整整兩年,零社交、零娛樂。
靠“扮醜”出圈的解局長,被群嘲“東施效顰”,“譁眾取寵”。
他說,“別管我跳得美不美,隨州的春天真的美!”
上熱搜的黑龍江都波局長,被舉報“公款拍寫真”。
她卻只高興於大家通過她的視頻,關注到鄂倫春這個民族的民俗文化。
互聯網是一把利刃。
沒人比他們更懂生長於斯的家鄉之美,也沒人懂這些局長都在打怎樣的“背水一戰”。
下海做“網紅”,互聯網上“賣藝”
——為家鄉“計深遠”的局長們,被誤解太久了!
他們需要“被看見”
正如劉洪局長的個人簡介所說:
如果能宣傳我的家鄉四川甘孜,我願意做一名網紅!
他的作品,從墨石公園到宗塔草原,從丹巴藏寨到茶馬古道,不遺餘力地宣傳著甘孜旅遊。
而背後的真相是,甘孜作為地貌艱險,地廣人稀的偏遠地區,雖然風景如畫,但經濟發展卻極大受限於自然環境,常年是四川省重難點脫貧地區。
旅遊,幾乎成了當地百姓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
丁真的家鄉理塘,正位於地處海拔4000米以上的甘孜西南部,氣候惡劣、交通不便,資源極度匱乏。
就在前幾年,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在這之前,那裡的藏民過著人畜混居的生活,吃不上乾淨飯、喝不上衛生水,縣城裡只有一所中學,僅僅50多個學生。
這就是丁真沒有上學過、不會說普通話、寫不好漢字的原因;
也是他走紅之後,被無數網友拿來嘲諷、用來網暴的“把柄”。
我們只看到局長們譁眾取寵,不務正業。
局長們看見的,卻是百姓的節衣縮食,是孩子們的教育、老人的溫飽,是一個地區的安居樂業。
他們賣的笑,是百姓生活的喜。
在中國,像甘孜這樣由於自然和地區鴻溝造成閉塞,和現代社會脫軌的落後小城太多了。
截止到2022年,中國仍有551萬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那裡的村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
而這些地方多集中在山高水遠的偏遠地區,居民們長期艱難謀生。
且不說自然災害頻發多麼觸目驚心,光是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問題,就足以令人瞠目。
壯美河山是我們心中的聖地,卻也是阻斷他們與外界連通的“元兇”。
有著九大湖泊的多彩雲貴;
圖源:網絡
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純澈藏地;
圖源:網絡
秋季裡紅葉漫山的邊陲丹東……
圖源:網絡
嘆風景之絕美,更哀民生之多艱。
對於這些地區來說,“被看見”如此至關重要。而僅僅是“被看見”,他們就已經用盡全力。
地處邊境的雲南瑞麗,疫情之下扛起中國隔絕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可疫情之後,瑞麗也被貼上“病毒小城”標籤,外地遊客人數驟減,讓很大程度依賴對外流通與旅遊業的瑞麗變得無比蕭條。
風景如畫,大美瑞麗,如今卻“藏在深閨無人知”。
動盪的時代,誰來撫平它承受的疤痕?
圖源:網絡
我們未曾到達的遠方,還有多少縣城斷臂求生,還有多少同胞喑啞無言?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們急需一個讓世人看見的“窗口”、一條與外界連通的“鐵路”。
這條“鐵路”,是跳動著脈搏的「民生之路」,是真實湧動的普通人的衣食生存。
活躍在網絡上爭相“內卷”的局長們、耕耘在一線的基層幹部們,無疑是開山跨河的“築路人”。
別忘記他們——
湖北羅田縣燕窩灣村書記徐志新,自願放棄發展得順風順水的大城市,回到心心念唸的家鄉,成為一名普通的鄉村幹部。
疫情後燕窩灣村果蔬沒有銷路,大量特色農產品滯銷,爛在地裡。
當地的居民,一度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塊。
是徐書記在燕兒谷建起了600平的電商助農直播基地,身體力行地奔走在各個直播間,才力挽狂瀾,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大別山麓“北緯30度的菜籃子”。
新疆副縣長何淼,大學畢業後毅然留疆,歷經6年,把自己打造成“網紅”。
從羊肉、大棗,到葡萄、杏幹,何淼不僅帶領自己直播賣貨,還請來老師教農戶們如何拍攝小視頻,如何做直播。
“之前我們縣組織的一期視頻直播帶貨大賽,第一名一小時就賣了近4萬元,賣出去的產品有蜂蜜、紅棗、羊肉、饢餅等等。”
說這話的時候,他滿是驕傲。
總有人在這個時代做實事。
他們的默默堅持,是一個個偏遠地區被看見的希望,是一方百姓最原始的生計。
文旅網紅化這盤棋,是一條知易行難的“蜀道難”。
令人欣慰的是,總有人在這條路上砥礪前行——徐志新們、何淼們、網紅局長們。
前方是一條花路,任爾東西南北風,他們斬斷荊棘。
暖春將至,綠意盎然。
朋友們,跟著劉洪局長去看日照金山吧;
隨著熱娜古麗局長,去領略多情吐魯番;
跟著解局長,聆聽迴盪千年的編鐘之聲……
感謝你看到這裡,感恩你看見他們。
榮幸流量時代,我們也可以助力遠方的呼聲。
點個「在看」——
大美中國,大美河山,我們都在!
13 / Mar / 2023
來源:ins生活
作者:彭彭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