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說法,表明預防疾病的發生比治療疾病本身更為重要。
中醫的魅力不止在於“妙手回春”“覆杯而愈”,它更提倡“上工治未病”,修養身心,預防疾病。因此,真正熱愛中醫文化的人,都會把養生作為必修課。
可養生不是簡單隨意的“保溫杯裡泡枸杞”,不同的人,其身體素質、生活環境、飲食喜好、作息習慣等往往會相差甚遠。因此,養生也需因人而異。
那麼,怎樣養生更適合自己?
這本由中醫體質學創始人王琦教授所著的《九種體質使用手冊》,堪稱體質養生類科普圖書的“開山之作”之一,暢銷12年,近20次重印,至今穩居養生類圖書暢銷榜,可以說是瞭解體質學說、掌握體質養生的經典必讀書。
本書作者王琦教授是家喻戶曉的中醫學家,他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等多項頭銜。
王琦教授構建並完善了中醫體質學、中醫男科學、中醫藏象學、中醫腹診學四大學術體系,開拓了中醫原創思維、中醫未病學等新的學科領域。
自上個世紀70年代始,王琦教授發現了體質現象並逐步完善,使學說日趨成熟。經過整理歸納、系統研究,最終歸納出我國人民的9種體質類型,開發了《中醫體質量表》,使體質判斷更加簡便準確。
書中這九種體質類型分別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除第一種是氣血陰陽平衡、身體健康、無任何不適之外,其餘八種多多少少有不平衡的表現,或者有亞健康的症狀。
這本為每個人提供養生方案的科普書,按照體質類型的不同共設為9章。讀者可以先根據書中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判斷自己屬於何種體質,再找到與自己相對應的章節,瞭解針對自己的養生方法。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體質養生是基礎、根本的養生方法,是全新的養生理念。
本書基於大量臨床實例,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以每種體質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健康問題為線索,針對不同問題提供了藥物、飲食、穴位按摩、生活起居等全方面的養生指導。講解深入淺出、通俗直白,涉及按摩的內容還配有穴位示意圖,在科普中醫體質養生知識的同時,也能幫讀者走出既往知識誤區、改正不良習慣。
打磨數十載
國醫大師的匠心之作
《九種體質使用手冊》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