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彩票熱”是一場年輕人一夜暴富的美夢,那麼社交媒體上另一波“攢錢潮”的興起,則是他們夢碎後更加深刻的領悟:
致富根本不存在捷徑,攢錢——才是更適合打工寶寶體質的財富自由之路。
攢錢?
然而,即便有了這樣的意識,真正能把錢攢起來的人還是少數。相信不少剛開始攢錢小白都有這樣的感觸:
想開源,但副業做不起來;想節流,但苦哈哈的生活讓計劃過不了兩天就宣告失敗。
難道真的是自己能力不夠又意志不足?
為了探尋問題的答案,我們邀請到了幾位攢錢達人,與陷入“攢錢焦慮”的新手們,聊一聊自己珍藏多年的獨家心得。
畢業五年
從月薪3k到存款60W
雙非二本出身的一隻駱呀,畢業之後以一份月薪3k的寫手工作,艱難地開啟了北漂之路。
因為原生家庭有負債情況,她微薄的薪資不僅要維持在北京的生存,還要償還自己大學期間幾萬元的助學貸款。
所以那時起,攢錢思想就已經滲透了她的生活:
它就像我吃飯、呼吸一樣正常,忙起來什麼也顧不上,只想攢錢,不然就沒有安全感。”
極致的攢錢模式雖然見效很快,但一隻駱呀坦言剋制慾望太久也容易報復性反彈:“平時省吃儉用非常節儉,堅持不買新衣服,結果有次去實體店逛,一下子花了四千多,買了九件,感覺心在滴血。”
同時,沒有社交的生活雖然減少了時間精力,但是卻讓她感覺“自己封閉得不像個人”;總之,也不是能良性發展的路子。
在一次次試錯經歷的啟發下,一隻駱呀如今已經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物慾與節制,並摸索出了一套健康、理智的攢錢方式。
“首先,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分清消費主次,有節制也有享受。像我自己在衣服和護膚品上面忍不住多花一些,那在其他方面就儘可能地節儉。比如從三環搬到五環節省房租;平時不愛化妝,就常年只買小樣;戒掉奶茶零食的開銷等等。”
其次,一隻駱呀認為買東西追求質量和實用度,而不是被精緻外表和商業噱頭迷惑,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日常最不必要的支出——智商稅。
但歸根結底,在一隻駱呀眼中,普通人能攢到錢的關鍵因素還是:
選擇一份感興趣且回報率相對高的主業。
到目前為止,一隻駱呀沒有嘗試過副業,能從負債到存款60萬,她說都是靠主業的一步步精進做到的。“大多數人做副業,極有可能是報班聽了課程、興致沖沖地開了副業的頭,最後發現如果不付出像主業一樣充足的時間,賺到的也只是奶茶錢。因為任何賺錢的門路,都是需要有一定的付出,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這得權衡你的時間、精力、學習成本、付出與收入比等等。”
所以,一隻駱呀認為對於和她一樣沒有精力發展五花八門副業的朋友來說,升職漲薪才是“開源”的最優路徑。從影視行業寫手到互聯網公司策劃,經過多次跳槽和轉崗,一隻駱呀目前的工資已經增加到之前的7倍。
二本工科轉型從事文字工作,在平均薪資較低的行業闖出一條華麗晉升路,談起能夠在職場完成如此蛻變的心得,一隻駱呀說道:“有時行業不同、工種不同,但其實本質上使用的還是同一種我所擅長的能力。平時我經常研究招聘崗位,看看自己在能力範圍內能接受多少種工作;甚至在目前能力範圍之外考察一些可延伸的工種,看它薪水的誘惑程度,來決定它是否值得我去多學一點新東西。”
存款90W+
我們實現用利息生活
小時候“知道沒錢的日子什麼樣”的相似經歷,讓小白夫婦從工作後就開始一起攢錢,到現在大概有10年時間了。
“我們目前在天津生活,兩個人月入共1.2萬元,無房貸、車貸。隊友之前在南方工作時掙得稍多點,我也做過一段時間副業。攢到現在有93萬存款,還買了兩輛車,結婚、裝修也花了一部分。”談起目前的攢錢狀況,小白這樣說道。
因為深知“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並不適用於普通工薪階層,小白夫婦從剛工作起就把“積少成多,努力節流”做到了極致。
0點以後蹲搶便利店臨期食品、騎電動車30公里上下班、為了省2塊錢充電費在公司充電…..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日常收集各種優惠券,自己研究薅羊毛方法:
京東、淘寶疊加紅包可以偶爾0元購一些小零食和簡單的生活用品,便利蜂三明治、餡餅、關東煮之類的熟食12點之後有3.9、1.9折,可以買來當第二天的早餐。”
如今,憑藉著各種省錢訣竅,他們已經能做到把工資原封不動地存下,用存款產生的每月2600元利息保障家庭全部開銷。
到目前為止,“用利息生活”的方式他們已經持續了一年,小白告訴我們,他們感覺在有下一代之前可以繼續下去:“除了每月水電之類的固定開支,日常最大的開銷就是吃飯。在這方面我們偶爾外食,其餘時間都自己做飯。家屬還有餐補可以覆蓋早午餐費用,所以在不添置大件的情況下是很充足的。”
最近小白夫婦還會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DIY省錢食譜:26元的自制巴斯克蛋糕、16.35元包100個餃子、17.77元做兩盤曲奇等等,把簡單勤儉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我和家屬成長環境相似,小時候家裡條件不錯,後來出現一些變故,父母為生計發愁、起早貪黑賺辛苦錢的身影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記憶。因此不想重複過去的生活,也不想讓家裡在錢上再為我們操心。”
他們也確實達成了這份初衷,工作以後小白夫婦就沒再向家裡要過一分錢,結婚完全靠自己,還給家裡補貼了25萬。
小白夫婦兩人都對目前的生活方式很有成就感,並且表示會一直過這樣低物慾、低消費的極簡生活:
我們希望通過持續攢錢,不斷為我們的小家庭建立起抵禦未知風險的安全保障。”
存款20W
開啟“做二休五”半退休計劃
和前面的採訪者相比,菜醬“攢錢基因”的覺醒可能稍微晚一點:“我大概是從兩三年前開始攢錢,因為當時有辭職做自由職業的打算,同時對消費主義和服美役的事情慢慢祛魅,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攢錢的過程中也沒有覺得特別痛苦。”
比起事無鉅細地一筆筆記賬,菜醬說自己更喜歡通過核對每月的銀行卡總賬單,對大而無用的支出進行特別標記和覆盤,迅速作出調整。因為她認為這樣“不會讓自己花每一筆錢都特別難受”,從而減少攢錢焦慮,有助於良性循環。
在節流方面,她還在之前工作時養成了通過強制儲存控制花銷的習慣:在收到工資後的第一時間,把80%的工資轉到理財賬戶,只留下20%的固定開支在銀行卡上。每當花完這筆錢時,就提醒自己這個月已經超支了。
通過適合自己的攢錢方式,菜醬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攢夠20萬,離開職場併成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對於她來說,存款雖然不多,但已經可以讓她實現一些自己想要的自由。
“過年在麥當勞吃東西,周圍熙熙攘攘,我在思考自己當時不上班三個月的狀態,突然想到我好像就是在做二休五。”菜醬所說的“做二休五”,是她成為自由職業者後探索出的工作新模式,字面意思是一週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相當於“半退休”。
以之前的儲蓄作為保障,菜醬實現了大多數人無法想象的“做二休五”,目前已經持續了小半年的時間,她認為現在的生活狀態充實而滿足:
我因為接一些商業稿件和佛系運營自媒體,有時很難均衡地每週做二休五;於是我把時間維度設定在一個月到兩個月,在這個期間只花三分一左右的時間用以謀生,其他時間用來學習提升和自我探索。”
兩者的平衡,幫助菜醬找到了一種張弛有度的生活新節奏,一邊保障自己日常生活,一邊有更多時間挖掘生活的新可能。
雖然“做二休五”工作模式所產生的收入目前只能剛好平衡生活開支,和之前相比攢錢速度明顯放慢,但是菜醬說只把它作為探索期的嘗試,對於未來仍有一些長遠的想法和目標,比如實現FIRE。
這裡菜醬所提到的FIRE理念源起於美國,意思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前退休)。它的基本邏輯是:
通過極簡生活的方式儲蓄,
當存款達到一年開支的25倍時,
就可以依靠4%的理財收益實現提前退休。
隨著攢錢熱的流行,這一理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作為其中的一員,菜醬也希望能把它作為人生規劃的長遠目標去實現;但是比起提前退休或躺平,她更關注“財務獨立”後帶給自己的自由:不是利益驅動的工作機器,而是能夠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學習想學習的東西,探索生活的多種可能。
熱衷於攢錢的各位達人們高手過招,在開源節流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十八般武藝。雖然他們因為對財富自由的定義不同而目標各異,但是大家在潛意識裡希望的都是:能把生活像口袋裡的錢一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歡迎留言
你有什麼省錢小妙招嘛?
撰文 隅石
插畫 猊猊
編輯 Sissi Hua
排版 Sophie
校對 Pomelo
先生推薦
20歲,創業2個月,賠了20萬,耶!!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在宜家床上熟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