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六十八。(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黃帝內經·宣明五氣篇》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我們先講一下篇名的深意還有本篇的基本內容。宣明指的是宣揚闡明,五氣指的是五臟之氣,宣明五氣就是闡明五臟之氣裡邊的深意。(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一篇是承上啟下,上一篇講的是《髒氣法時論》,講的是五臟之氣法於四時這樣一個理論,這一篇就繼續闡明五臟之氣的生理病理,它的活動還有變化規律。
這一篇的基本內容是結合著五臟的病因、脈象、藥物還有性味、飲食宜忌還有五邪、五臟所惡、化液、所禁、所發、所亂、所見、所藏、所主、所傷、應象這些內容來進行分類,用五行的法則進行分類,從而作為養生保健和臨床診治的指導原則。
這一篇的內容沒有一問一答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原文闡述,裡邊所有的內容都與前面的各個篇章相關的,我更覺得這一篇好像是前面幾篇的總複習,一個總結提煉這樣一個內容,我們非常熟知的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與五臟。還有就是肝心脾肺腎的所化的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這就是五液,還有什麼呢?(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經常熟知的所主,心主脈,肺主皮,我們知道的肺主皮毛就是從這裡來的,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這就是五臟所主。
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就是五勞。還有五藏,就是五神魂神魄意志,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腎藏志,脾藏意,這些都是《宣明五氣篇》裡面所講的內容,其實特別像一個大的總結,所以我們在這一篇章當中都會帶著大家從頭到尾複習一下,再總結一下,這些內容看似很簡單,其實我們在臨床中或者在養生中,我們自己的保健當中會經常用到。
比如我們都知道到了夏天,天氣熱的話,我們應該吃一些清熱的食物,清熱的食物就是什麼,那就是苦味,苦入心代表的是火,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要吃一些補腎的,比如很多老百姓喜歡吃六味地黃丸,在古代的話,六味地黃丸是用淡鹽水送服,非常淡的鹽水,不是很濃的非常淡的鹽水,這鹽水是鹹味,為什麼呢?鹹入腎。
我們吃的饅頭、米飯,五穀雜糧通常都有一個味道就是甘,你嚼來嚼去都是甜甜的,米飯也是甜味的,米飯嚼到後來感覺也是甜味的,這就是甘味,我們所知道的小米、高粱,五穀這些都是甘味,甘味入脾胃,脾又主肌肉,所以就讓身體比較強壯,氣血之本,所以咱們要連貫起來,還有辛味入肺,肺主皮毛,皮毛又主汗液,所以我們吃了辛辣的食物之後皮毛就開洩,皮毛一開洩就出汗。五臟化液是心為汗,肺為涕,你要吃了特別辣的火鍋之後,不僅身體出汗,還流鼻涕,有一些人,他一吃辣的他就流鼻涕,為什麼呢?(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肺為涕都是相應的,在這裡我們就會橫向或者縱向帶著大家過一遍,過一遍之後我們在生活中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是關聯的,這就是《宣明五氣篇》所講的主要內容。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六十八。(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