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典型的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燒烤、油炸類食品能誘發癌症。
臨床研究發現30歲到40歲的胃癌患者中,過半的人都愛吃燒烤或麻辣燙。食物經過燒烤或煙燻後,容易產生如3-4苯並芘和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原。
除了燒烤,高鹽飲食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肺癌危險因素:吸菸
隨著吸菸者的吸菸量越大、吸菸年限越長、開始吸菸年齡越小,肺癌的發病風險和幾率也就越高。
菸草煙霧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合物,數百種有害物質,其中既有致癌劑,又有促癌劑,因此吸菸會誘發基因惡性突變。
更可怕的是,菸草煙霧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質還會加速基因的損傷和阻止基因的修復,從而誘發癌症。
腸癌危險因素:吃肉太多
腫瘤癌變過程的關鍵基因ILF3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大量攝取周圍營養物質,從而惡性增殖。
過多的營養物質攝入將更有可能誘發癌症。尤其如今人們的飲食結構愈發高脂肪高蛋白化,更易誘發癌變。
肝癌危險因素:酒精、發黴食物
酒精大部分是在肝內進行代謝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腎、肺排洩。
大量飲酒後,人體內會囤積大量乙醛,會對許多組織和器官產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細胞DNA損傷、致癌等。
除此之外,預防肝癌,還要避免吃發黴的食物。
發黴的食物裡面有黃麴黴毒素,多種研究表明,黃麴黴毒素是最強的化學致癌物,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1類致癌物。
在誘發肝癌的能力上,它比已知的二甲基亞硝胺致癌性強約75倍。
口腔癌危險因素:檳榔
檳榔中所含有的檳榔鹼促使膠原纖維沉積,長期食用會產生口腔黏膜下纖維病變,且檳榔裡的化學物質經過咀嚼後,會形成致癌化合物。
除此之外,檳榔較硬,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創傷,久而久之也可能會轉化為口腔癌。
食管癌危險因素:愛吃燙食、醃製品
中國的食物很有特點,像火鍋這類食物溫度比較高,比較燙口,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損傷食管黏膜,反覆修復,長期循環很容易導致癌症。
醃製品要儘量少吃,醃製品中含有較多的致癌物,和腫瘤發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喉癌危險因素:菸草、酒精
有這樣一種癌症,抽菸喝酒會導致患病的幾率提高10~20倍,它就是喉癌。
吸菸是誘發喉癌的高危因素。喉癌的發生率與每日吸菸量及總的吸菸時間成正比。
吸菸時菸草燃燒可產生煙焦油,其中的苯並芘有致癌作用,可致黏膜水腫、充血、上皮增生,使纖毛運動停止,從而致癌。被動吸菸,也可能致癌。
另外,酒精刺激也與喉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
酒精過量會損傷黏膜上皮,致使免疫蛋白合成受損,加速癌變。
飲酒者患喉癌的危險度比非飲酒者高1.5~4.4倍,尤其是聲門上型喉癌與飲酒關係密切。吸菸與飲酒在致癌方面有協同作用。
沒想到癌症就隱藏在日常飲食中
你有這些錯誤飲食方式嗎?
趕緊改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