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俗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中伏天氣炎熱,暑邪當令,易引發暑病。加之,很多地區多雨而潮溼,溼氣重,因此人體在感受暑邪的同時,往往還兼感溼邪。
其實,吃一些可以解暑祛溼的時令食物,有助於將暑溼邪氣拒之體外,譬如祛暑溼第一瓜——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平、微寒,入脾肺二經,有清熱解暑、利水祛溼、利尿消腫、止渴除煩、消熱痰、潤肺止咳、減肥等功效。
其中最值得稱道、最契合中伏天養生需求的功效,有以下兩個——
《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冬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亦治水腫,消暑溼。”
具體來說,炎炎夏日,暑氣正盛,暑邪為陽邪,有升散的特性,容易耗氣傷津,使人口渴舌燥,甚至小便不利。
加上大熱天人體出汗多,易造成體內鉀、鈉等電解質流失。若流失過多,可導致體倦無力、食慾不振、中暑,甚至脫水等症狀。
而冬瓜含水量很高,可達96%,此時適當多吃一些,不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還能生津解渴、清熱消暑。
除了炎熱,夏暑之季還多雨潮溼,溼氣正盛,頻頻侵擾人體,令人苦不堪言。而冬瓜有利水祛溼之效,此時吃再合適不過。
顯然,冬瓜非常適合在暑溼並存的中伏食用,大家可以按需安排起來。不過在此之前,小編要分享個“食瓜冷知識”~
懂養生的都知道,冬瓜一身皆是寶。除瓜肉外,瓜皮、瓜籽也均有藥用價值。冬瓜皮利水消腫,能消除煩渴。冬瓜籽健脾,可清腸通便。
尤其是瓜皮,本性隨冬瓜肉,也擅長清熱、解暑、祛溼、消腫,但它更偏於祛“在表的溼熱”。
比如痤瘡,表現為紅腫熱痛、膿皰(白色膿點)較多、面部油膩的;
溼疹,表現為發病急,紅斑、丘疹多,滲出多,灼熱瘙癢的;
簡而言之,可粗略理解為在“外表”“皮膚”的溼熱之證。
因此,暑溼時節及有“在表的溼熱”之證時,建議連皮一起烹調冬瓜,再服食,消暑祛溼效果更佳。若能連瓜籽一起煮,還有健脾、清腸通便之效。
當然,瓜皮、瓜籽不是非吃不可,只要在烹飪時帶著,就能發揮其功效,吃不吃隨你喜歡。
減 肥
別看冬瓜自己胖乎乎,但它能讓別人瘦!對此小編表示:你這瓜還怪好的嘞~
②冬瓜含有能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的化合物,可防止人體內脂肪堆積,具有減肥、降脂、美容的功效。
③冬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是一般稻米的1/40,對餐後血糖影響小,這對於需要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及減肥者都是極為有利的。
④冬瓜含水量高、含糖量低、含鈉量低,有利水消腫之效,經常食用不但對普通人減肥有利,而且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全身浮腫、腎病等患者來說,都稱得上是上佳食品。
冬瓜可清炒、煮茶、煲湯、做成冬瓜糖。下面小編推薦2款時令冬瓜湯~
做法:冬瓜去皮切塊備用;薏米、蓮子洗淨,提前浸泡20~25分鐘;大火燒開,小火慢燉;待薏米、蓮子煮爛後加入備好的冬瓜繼續煮20分鐘即可食用。
蓮子可補脾益腎、養心安神;薏米可健脾陰,大益腸胃;冬瓜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三者相合,可祛暑熱、滲暑溼、清心火、健脾胃、安神志。
材料:老冬瓜800克,鮮荷葉1/3塊,水鴨半隻,扁豆、炒薏米各80克,豬瘦肉50克,生薑3片,食鹽適量。
做法:冬瓜連皮、籽切塊;扁豆、薏米浸泡;水鴨洗淨,去髒雜、尾部;瘦肉切塊;全部食材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鮮荷葉消暑力強,還帶清香;鴨肉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且清補不上火,選水鴨還更滋陰;扁豆、炒薏米祛溼力強;豬瘦肉能滋陰補虛,益氣養血。
將上述所有材料合煮成湯,能清熱消暑、生津止渴、滋陰補益,男女老少皆宜。
①冬瓜性微寒,平素體質虛寒、有慢性洩瀉的人,不宜食用。
②冬瓜味甘淡,如果吃著有苦味,可能是產生了高毒性物質葫蘆素,此時應立即漱口,並扔掉整盤菜/湯,及時消毒鍋碗等。
關於葫蘆素,小編最近剛科普過,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右邊藍字詳細閱讀→初伏不喝2水、中伏不吃2瓜、末伏不洗2澡!不懂規矩,三伏特易生病,埋下老病根。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今日動腦時間到!
一起來看圖猜成語吧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