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熱,一出門臉就變成大油田,怎麼破?

天太熱,一出門臉就變成大油田,怎麼破?
進入大暑節氣後,雖然雨水變多,溫度沒那麼高了。但那種悶熱的感覺卻越來越重,一天渾身都是黏的,我們處在天地之間,簡直就像蒸屜裡被水蒸氣蒸的肉包子一樣。
加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啤酒燒烤及各種油炸、乳酪基本伸手可得,吃的多了,體內本身就會產生溼熱,容易冒油。天再一熱,內外結合,身體就變成滋滋出油的大油田了。

(圖片來自網絡)

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內調+外敷

外敷

外敷可以用黃瓜或西瓜皮,削出薄薄的一片敷在臉上,即清涼又保溼,也可以用店鋪的黛薈散,純中藥面膜粉,不含添加劑。

(圖片來自網絡)

面膜粉以綠豆粉、滑石粉為基底,相當於是六一散,既可以清解面部的暑邪、熱邪,減少冒油和痘痘的發生,還能如油裹面,帶走面部多餘的油脂。
既然名字叫黛薈散,青黛和蘆薈肯定是其中的重頭戲。
青黛加六一散,就是碧玉散,本身可以涼血消斑,減輕面部紅血絲、紅斑的情況。而和綠豆一起清熱解毒,祛痘的作用就更強。
控油除了直接去油,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保溼,水與油就像是陰與陽,陰陽平衡,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會讓油脂隨便跑出來,這就是面膜粉中加蘆薈的作用。
此外,蘆薈消炎、抗衰老等各種美容功效,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我就不在此多說啦。
最後,加入歷代中醫美容方都會用到的生白朮、白芨、白蘞等中藥,兼顧淡斑與美白。如果面部容易出油晦暗、發炎、長痘,那麼就用黛薈散

內調

內調是用一些清熱利溼的食材或者藥物,除去體內的溼濁,常用的有三豆飲、瓜翠飲、鮮荷飲等。但要注意,一定不能過量或者用寒涼之物來降火,這樣會把火一下子鬱在體內,反而生出其它疾病。
此外,還可以將藥物做成肚臍貼的形式,肚臍又叫神闕,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總樞紐。藥物敷在這裡,不僅能迅速吸收,發揮作用,而且隨用隨停,安全可靠。
我們的化臍香,以平胃散為基礎,加上木香、砂仁等氣味濃烈的藥材,相當於一個“外用版香砂平胃散”,燥溼健脾的同時,芳香化濁理氣,讓被溼氣困住的脾胃再度運轉起來,中醫叫它“醒脾”。
然後用上大黃、枳殼往下走的藥,它們也是芳香的,把濁氣往下排,這樣體內就很清爽了。
個別朋友使用後會出現排氣、排便增多等現象,這是氣機疏動,身體在升清降濁,是好現象。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出現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店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