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人都想做江浙滬獨生女?

為什麼人人都想做江浙滬獨生女?

現代女性的意識覺醒與原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必然關係,已經成為週期性的社會議題。

但隨著女性經濟與社會地位的提升,萌芽期的意識覺醒逐漸轉化為具有明確目標屬性的心理指導行為。

“把自己當作自己的女兒去養,你會怎麼對她?”趙露思在接受採訪時拋出的問題,得到廣大網友真誠回應。

“我要攢錢去做那個從小父母就認為不值得去做的近視手術。”

“我養了一隻橘貓、買了個電動車接送自己下班,我還要肆無忌憚地去做很多小時候沒辦法體驗的事情…….”

電視劇《歡樂頌》劇照

曾經在虧待中成長的女孩,通過一點點撿起碎片的過程探索和鑄就一個更加具有明確自我意識的完整個體。

另一方面,一個#下輩子做江浙滬獨生女#的話題同樣形成廣泛討論。加入討論的女孩子們彷彿按住了重啟人生的按鈕,在平行時空裡為自己繪製一個萬事順遂的B麵人生。

但無論是想要做自己的父母,還是希望體驗他人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對現有原生家庭的一種“不滿”。當我們具備了經濟與精神獨立後,這樣的“不滿”反而成為點醒自己意識的神燈,並進一步轉化成以關愛自己為目標的精神救贖。

大多數東亞女性,是在吃苦教育裡成長的。

“吃虧是福”“樂極生悲”“我是為了你好”,這些從小到大從父母口中聽到的教育話術就像緊箍咒一般牢牢地束縛著我們的思考與行為能力。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東亞人或許不擅長表演、也不擅長競技,但壓抑自我需求和假裝情緒穩定,一定是東亞人最擅長的功課。前段時間拿下爛番茄99%好評的《怒嗆人生》,看似是以歇斯底里的手法展現兩個怒不可遏的人在經歷了一場飆車大戰後,因記下了彼此的車牌號而開展的跨越至對方真實生活裡進行報復的故事。

實際上,這是一部包裹在憤怒外殼下直面東亞群體心靈困境的作品。儘管,影片探討了種族歧視、兩性關係、存在主義焦慮,以及愛與接納等主題,但最終對這些問題的產生給出了根源性回答,即長期存在於東亞家庭,以及家庭關係之間,相互憎惡又彼此需要,想要逃離卻又強烈聯結的病態關係。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比如女主艾米,在外人看來她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中產生活”。一個來自藝術世家還心甘情願做賢內助的丈夫,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幢裝修豪華的別墅,以及一份體面的潮流植物品牌主理人的事業。

這樣的人生,為什麼還要怒嗆?於是,每當艾米的老公聽到她的抱怨後也只會以“你要專注積極的一面”結束溝通。

但實際上,艾米所謂的美好生活,近看則像一個充滿裂痕的白瓷花瓶。穿透那些微微裂開的縫隙往裡看,看到的是憤怒、崩潰、瘋癲和佯裝在快樂面具下的寡歡。這些總是不被允許表達的負面情緒,儘管再真實也很難衝破那個被父母以愛之名編織的金絲籠。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如何形容東亞父母的愛呢?曾經看到一個有趣的評價,他們的愛更像砂紙,與孩子緊緊貼在一起,並想用粗糲把小孩磨得“光滑”,磨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因此,在父母有條件的付出下,你的個人感受往往要排在父母的期望之後。考上名牌大學、擁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永遠要向他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看齊,如果沒有做到就是自己還不夠努力、不夠吃苦,好像我們從小獲得的親情與愛都不是無條件的。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正如影片裡女主在接受心理諮詢時的質疑:“世界上難道存在無條件的愛嗎?”讓艾米無法相信自己可以被無條件偏愛的根源,或許是在人生至暗時刻試圖回到原生家庭尋找解藥,卻只得到父親窒息式的反問;也或許是小時候看到的那句“你如果做了壞事就不會再被愛了”的惡魔咒語。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這些在童年,因父母智識限制而形成的創傷就變成了所有東亞人長期缺愛後的膝跳反應。或許在偶爾瀕臨崩潰時會放逐自己的任性,但也會在淺淺體會到快感後即刻萌生羞愧/後悔的情緒,因為從小在儒家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慫包”,永遠會把隱忍放在第一位。

可絕大多數時候,他們即使長大成人,步入社會,甚至像影片中的女主艾米一樣具備了愛自己的經濟條件,但對愛的感知與理解仍然處於“精神未成年”階段。

在把自己當女兒養的話題討論中,具有爭議性的地方則在於再養育是否等同於自我縱容。許多人把做自己的父母理解成以無條件溺愛的方式補償體會過缺失性童年的自己,也把愛自己膚淺化地當成是隻要能讓自己變美、變優秀就足矣。

如同《怒嗆人生》裡的女主,以偏激暴力的行為釋放自我壓抑的情緒,顯然這樣飲鴆止渴的處理方式並不能真正消化早已堆積成山的心理創傷。

電影《怒嗆人生》劇照

其實,早在大約100年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便提出了“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他強調每個人心中都存在一個孩子狀態,並不會隨著長大而消失。

換言之,過去成長經歷裡遭受的創傷會在成年的生活裡形成內化,每當遇到相似的情緒刺激便會引發“內在小孩”的出現。

電影《瞬息全宇宙》劇照

所在,在自我養育開始前首先要做的是覺察“內在小孩”的存在。德國心理學家吉塔·雅各布認為:“通過深度的覺察和修正,我們是可以改寫自己的人生腳本,創造新的關係模式和行為模式,並不再在積習難改的命運中打轉。”

如何才能成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呢?美國心理學家皮特·沃克在《不原諒也沒關係》中指出:“再撫育的根本任務是在內心建立一種我們可愛且值得被愛的深刻感受。”

電影《伯德小姐》劇照

我們需要在內心塑造一個理想的“內在父母”,然後將過去的自己全部打碎,從裡面找出一些清晰的、屬於自己的碎片捏成一個形狀,重新學習人際規則、社會法則,並通過自己給自己建立規矩來塑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自我理想形象。

整個自我養育的過程是漫長且充滿挑戰的,但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療愈幫助自己的“內在小孩”重新成長,建立充足的安全感與自信。

電影《瞬息全宇宙》劇照

當我們將童年缺失的安全感與自信重建好之後,接下來才會有內驅力去成為自己家想要成為的人。

所以說,經歷過全新養育後的自己,既不是隻會貪婪享受溺愛的“巨嬰”,也不是在自卑暗格裡迷失的小孩,而是允許和接納任何一面的自己,並將自己看成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可愛浪漫的生命,然後在自己喜歡的、健康的養育方式裡,野蠻生長。

新時代獨立女性不應該只是經濟或權利自由的象徵,智識與勇氣的加持才會讓女孩子生出飽滿靚麗的羽翼,給予衝出社會規訓與不等的桎梏飛向自由自在的天空。

就像沒有出生在江浙滬富裕家庭的女孩,抑或是長久以來得不到原生父母回應而想要重新做自己的父母的女孩,通過學習和工作可以改變生活的質量,但真正關愛自己的表現不止於此。

我們可以要求自己上進,也可以允許自己躺平;我們可以不再為得到而感到內疚,更不必因外界困擾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濘。

真正的女性主義,不是以挑起性別對立為目的的戰役,而是平等女性每一個社會權益,讓女性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想成為的女性。當然這也恰好是自我養育的母題,去成為你想成為的女孩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