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亞運大特寫 | 諶利軍: 舉重真的能改變命運

橙柿亞運大特寫 | 諶利軍: 舉重真的能改變命運

△點擊上圖有福利

北京時間9月8日凌晨,2023年沙特利雅得舉重世錦賽結束了男子67公斤級比賽的爭奪,東京奧運會冠軍、中國30歲老將諶利軍以抓舉153公斤、挺舉180公斤和總成績333公斤的成績包攬“抓挺總”三枚金牌。

這是征戰多屆世錦賽以來諶利軍第一次在世錦賽上包攬三金。下一站,諶利軍將來到杭州,他的目標是拿亞運會金牌,“接下來最多休息一兩天,就將全力投入亞運會備戰,向著自己的冠軍大滿貫的目標奮進。”

從特困家庭走出的世界冠軍

2021年,在諶利軍逆轉拿下東京奧運會的67公斤級舉重冠軍後,他專門發了一條微博感謝網友,“感謝大家幫我找到代言”。

從“諶利軍逆轉奪冠展現中國力量”“諶利軍最後一舉孤注一擲了”,到“5年前的里約諶利軍無奈傷退”“諶利軍含淚說自己太不容易”,再到“母親曾因家境不好勸諶利軍別練了”……在奪冠後,諶利軍的故事如走馬燈般在社交平臺上推送,收穫上億點擊量,網友們開始自發幫他找代言、接廣告。

2012年第一次進入國家隊,經歷過失敗、磨鍊,終於在9年後迎來最好的結果,諶利軍覺得是舉重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諶利軍10歲時,父親突發腦癌失去勞動能力,那年諶利軍才剛進體校學習。母親諶友珍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父親昂貴的醫藥費和家裡的生活費壓得諶友珍喘不過氣,但她說,“這個家只剩我了,我不能倒”。

當時,在體校訓練的諶利軍放下槓鈴偷偷跑回了安化老家,想打工幫助媽媽養家。諶利軍這一走急壞了教練,這麼好的苗子可不能浪費了!他的啟蒙教練蔣益龍立馬租了一輛拖拉機追到他家。


“多虧了蔣教練,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諶利軍。”在蔣教練的勸說下,諶友珍最終答應讓諶利軍把舉重的路走下去。


2012年,諶利軍在世青賽奪冠。然而,父親和叔叔卻在那一年相繼去世。


2013年,諶利軍獲得世界舉重錦標賽冠軍。


2015年,22歲的諶利軍一舉拿下世界舉重錦標賽男子62公斤級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


憑藉自己的努力,諶利軍給家裡帶來自己的一個又一個好消息,也給母親送去一份又一份希望。


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舉重項目,諶利軍被寄予厚望。沒想到,這塊舉重“最穩的金牌”卻因諶利軍腿部抽筋而徹底無望。賽後,諶利軍打電話給母親,“媽,對不起”。這是諶友珍第一次聽到兒子用這種口氣講話,她一下就哭了,安慰他:“沒關係,你還有機會,這是意外。” 

舉重真的能改變命運

2003年,10歲的諶利軍跳遠能跳2米36,驚人的運動能力被教練蔣益龍發現,當年就進入益陽市少兒體校開始走上練舉重的道路。對一名10歲的孩子來說,舉重意味著什麼?諶利軍不知道,只是在練著而已。


啟蒙教練蔣益龍希望諶利軍能把舉重練下去,是因為舉重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他希望,通過舉重改變命運的事情,也可以發生在諶利軍身上。


諶利軍的職業道路有一個很現實的目的——賺錢養家。


2006年,13歲的諶利軍參加了湖南省級的運動會,拿到名次的運動員就有機會進入省隊。“那次他失敗了,沒有拿到名次。”蔣益龍說,2007年4月,諶利軍又有了去省隊參加考核的機會。當時諶利軍重50公斤,高翻(舉重的一個動作)的重量達到了110公斤,“這個成績是非常少見的”。


也正是憑藉著高翻的重量,諶利軍留在了長沙,訓練近兩年後正式進入省隊,每個月有了1000多元的工資。除了負擔自己的生活開銷,諶利軍每個月還能給生病的父親200元零花錢。


諶利軍眼前的路清晰了起來,有了目標:“進省隊可以拿工資,拿了工資後想出成績,出了成績後想進國家隊,進了國家隊,打世錦賽,拿奧運冠軍……”諶利軍一步一個腳印。包攬世錦賽三項金牌後,諶利軍的目標依然很清晰——拿亞運會金牌,朝著大滿貫的目標前進。

舉重這件事改變了諶利軍的命運,也成了他不斷前進的動力。30歲的諶利軍,即將來到“男子舉重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的尾巴。


他和教練說過,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還想去巴黎拼一把”,他渴望再戰一屆奧運會,再拿一枚奧運金牌。他想像三屆奧運冠軍呂小軍一樣,把舉重這件事堅持得再久一點。 

運動員就是要有“捨我其誰”的狀態

今年7月,諶利軍入選中國舉重隊參加杭州亞運會的14人名單。世錦賽奪冠後,諶利軍踏上從利雅得回國的航班,為杭州亞運會做最後的準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