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精神不振、哈欠連天、倦怠疲乏時,很多人會選擇喝杯茶提神醒腦。
這麼做原本再正常不過,但前提是要喝對茶,如果喝錯了,可能提神不成反傷身。譬如以下3種茶,常喝對身體傷害不淺。
首先大家要清楚:什麼樣的茶算濃茶?一般來說,主要看以下兩個方面——
濃茶中含有較多的氟元素,其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若經常大量喝濃茶,人體攝入的氟過多,超出腎的排洩能力,便難免在腎內堆積,對腎造成直接傷害。
此外,濃茶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對肝腎發育不完善者及腎病病人來說,喝它無異於傷口撒鹽。
濃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常喝易導致或加重胃黏膜損傷及炎症。
茶中的咖啡因有興奮心臟的作用,於健康人群而言,可能問題不大。
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喝大量濃茶對心臟刺激較大,可以說是鞭打病牛,危害防不勝防。
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其進入人體後,容易和食物中的鈣和鐵相結合,形成不易於被人體吸收的大分子物質,阻礙人體對鈣、鐵的吸收與利用,久而久之可導致骨質疏鬆、貧血等。
日常生活中,不少養生黨、自稱久病成醫的中老年人喜歡自購中藥,甚至是在野外挖一些草藥,來自制“養生茶”,認為它們更天然、安全。
首先,中草藥絕沒有很多人認為的那麼單純無害,其中有很多都是有毒的。
2020年版《中國藥典》就將83種具有潛在毒性的中草藥進行了分級,其中低毒性藥物有31類,中毒性有42類,劇毒藥物10類。
值得一提的是,現已發現至少有60種中草藥及其製劑可致肝損害,如首烏、黃芩、馬兜鈴、雷公藤、蒼耳子、百合、番瀉葉、土荊芥、芫花、苦楝子、苦楝皮、薄荷、丁香、肉豆蔻、水田七、天花粉等等。
事實上,由中草藥引起的肝損傷、換肝保命的案例,生活中並不少見,臨床上也早已被醫學家們所證實。
其次,即便是無毒的中草藥,也是要對症使用的,其各自也有相應的用量用法、禁忌人群等。
如果不聽醫囑自行服藥,犯了禁忌,反而會傷害身體,加重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質疑:小編你是不是在黑中草藥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簡直是危言聳聽!
坦白講,大多數中草藥都是相對安全的,也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
即便是對於一些有毒藥物,相關從業人員也會通過專業的炮製、配伍、嚴控藥量等方式,來減輕或消除藥物的毒性。
而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任何非專業醫生開出的中藥及其製劑,尤其是以下幾種:
-
自己在野外挖的“中草藥”;
-
某些景區叫賣的“當地神藥”;
-
民間偏方中提到的“中草藥”;
-
成分不明的中藥製劑等等。
入秋以後,一場秋雨一場寒,很多人開始喝熱乎乎、燙滾滾的茶。
喝杯熱茶,聽著似乎暖心又暖胃,但經常看健康科普文章的朋友們都知道,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就警告:“飲用65℃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
為什麼以65℃為標準呢?
簡單來說,人的口腔及食道黏膜既軟又薄,特別嬌嫩脆弱。它們適宜的進食溫度為10~40℃,能耐受的高溫為50~60℃,超過65℃便會被經過的食物所燙傷,出現破損、潰爛、出血等。
其實,食道黏膜偶爾被燙傷,尚可自己修復。但如果經常被燙傷,那麼黏膜在反覆的“被刺激—損傷—自我修復”過程中,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在形態、功能上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久而久之可能誘發食道癌。
研究發現,廣東潮汕地區是食道癌高發區,這和當地人喜歡喝功夫茶(燙茶)、吃熱粥等習慣息息相關。
因此,從長遠來看,對於一切熱食熱飲,大家都應放下以往“趁熱吃”“趁熱喝”的觀念,最好先晾一晾,等它們不燙舌尖後再吃喝。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多動腦,不易老#
一起看圖猜成語吧~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