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慶祝完25歲生日的谷歌似乎就遇到了“中年危機”,自2020年秋季開始就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最近終於“落下”。就在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司法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在華盛頓特區正式啟動,這也被外界認為是繼1998年美國司法部指控微軟壟斷操作系統之後,又一次或將會改變美國乃至全球科技圈格局的反壟斷訴訟。
美國司法部的律師Kenneth Dintzer指控谷歌自2010年開始,就“非法維持”其在搜索引擎領域建立的壟斷地位,目前已佔據互聯網搜索市場約89%的市場份額。並且谷歌的壟斷對搜索引擎市場格局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在不公平地傷害競爭對手方面。Kenneth Dintzer在開庭陳述中甚至說到,“此案關係到互聯網的未來,以及谷歌的搜索引擎是否會面臨有意義的競爭。”
當然,這並非是谷歌揹負的唯一一起反壟斷訴訟。早在2020年秋季,美國36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官就曾聯合對谷歌發起集體訴訟,指控其通過旗下Google Play Store實施壟斷。在這一起訴書中,Google Play Store被形容為谷歌“使用反競爭壁壘和授權手段,維護其壟斷能力的工具”。就在今年1月,美國司法部還曾以涉嫌壟斷控制數字廣告市場,對谷歌提起了訴訟。
毫無疑問,Google Play Store是谷歌將Android生態變現的重要工具,數字廣告更是這家公司的錢袋子,但即便是兩者加在一起,也比不了作為谷歌的立身之本搜索引擎。具體而言,在此次反壟斷訴訟中,美國司法部要求谷歌方面說明,每年如何通過向蘋果等手機廠商、AT&T等電信運營商,以及Firefox等瀏覽器廠商支付數十億美元,以保持其搜索引擎的市場領先地位。
早在2020年《紐約時報》的相關報道中就曾表明,在過去的十餘年間,谷歌為了確保能代替微軟bing,成為蘋果旗下設備三大端口Safari(瀏覽器)、Siri(語音)和Spotlight(快速搜索欄)的默認搜索引擎,每年都要給後置支付一大筆錢。例如在2014年,谷歌向蘋果支付了10億美元,而在2021年則達到了150億美元,甚至這筆交易產生的費用相當於2020年蘋果公司利潤的15%至20%,同時也是谷歌每年向外界支付的最大一筆款項。
根據美國司法部檢察官的說法,這筆交易是用於保護谷歌壟斷和壓制競爭的非法手段,其現在幾乎有一半的搜索量來自蘋果旗下的設備,而失去這一協議則被該公司內部描述為“恐怖”和“紅色代碼”。而上一次“紅色代碼”的出現,則是因為OpenAI的ChatGPT,因為後者讓谷歌在AI領域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就連已經退出一線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都被驚動,其內部包括研發、安全和信任等多個部門的團隊也因此被重新分配工作任務來圍堵ChatGPT。
除了給作為移動操作系統領域競爭對手的蘋果“買路錢”,在瀏覽器領域的競爭對手Firefox,同樣也是谷歌收買的對象。按照Firefox開發商Mozilla基金會在去年年末披露的信息顯示,谷歌方面為了讓其搜索引擎成為Firefox瀏覽器的默認選項,向他們支付了5.28億美元的費用,佔據其2021年總營收的87.85%。因此可以說正是谷歌的這一筆錢,讓持續衰退的Firefox有了繼續存在的能力。
不僅是Firefox,另外一家曾經有過輝煌、但如今已落寞的瀏覽器Opera,同樣也是靠從谷歌手裡拿錢來維持。為了讓自家的搜索引擎成為Opera的默認選項,谷歌貢獻了Opera年收入的43.2%。
事實上,為了讓自家搜索引擎保持優勢市場地位,谷歌此前已經捱了歐盟的“大棒”。早在2018年,谷歌方面就收到了歐盟一筆43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原因正是歐盟反壟斷機構認定,“谷歌將Android作為一款工具,來強化其在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而歐盟方面給出的依據,是谷歌要求Android設備製造商將其設為默認搜索引擎。
顯而易見,谷歌確實有通過簡單、直接的金錢交易,或是挾Android生態控制者的地位,來為谷歌搜索引擎提供優勢。然而谷歌方面對此似乎並不這麼看,谷歌公司法律代表John Schmidtlein就辯解到,谷歌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是因為來自用戶的選擇,並表示谷歌滿足了目前用戶對於搜索有著更廣泛、更豐富的需求。
此外John Schmidtlein還進一步指出,用戶一直就可以將Bing設置為默認搜索引擎,但真正這樣做的用戶並不多,原因是微軟的投資和創新失敗,導致Bing不受歡迎。用當下熱點的話題來解讀一下谷歌的辯詞,那就是“不要亂說,有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麼多年Bing市場佔有率漲沒漲,微軟有沒有認真工作?”
其實,谷歌每年花費近百億美元只為維持搜索引擎在瀏覽器、各類終端上的默認地位,其實是性價比極高的操作。在這二十餘年裡,在搜索框輸入關鍵詞、等待搜索引擎展示網頁鏈接,再根據自己的需求打開網頁,幾乎是一成不變的,搜索引擎身上的工具屬性也從未褪色。只不過到目前為止,搜索引擎依然是普通用戶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最為便捷的方式。
由於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搜索引擎的技術力差距不斷縮小,大家在不同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同內容得到的結果也出現初大同小異的結果。這時候憑什麼用戶就得用谷歌、而不是Bing呢?這當然是因為除了Edge之外,諸如Chrome、Safari、Opera、Firefox等主流瀏覽器的默認選項都是谷歌搜索,既然各搜索引擎的體驗都差不多,用戶自然會選擇最方便的谷歌搜索了。
所以問題就來了,谷歌確實有通過種種手段在搜索引擎市場造成了事實上的壟斷,但是這並不等於谷歌的這一行為讓消費者受到了損失。因此想要改變搜索引擎市場的格局,進而扭轉數字廣告行業的現狀,此次反壟斷訴訟的關鍵就是如何證明谷歌的壟斷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純國產影像旗艦手機”,究竟還需要等多久
從領先到平平無奇,如今的國產旗艦CMOS究竟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