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IWC萬國表,大多數人第一個想起的通常是“大飛”或是“葡計”,軍表傳統和專業計時似乎是萬國表最深入人心的標籤。不過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萬國的寶藏系列,它就是“工程師”,一個充滿書卷氣又極富機械感的科技宅。
IWC
01
追溯歷史
(藏在歷史中的工程師)
IWC
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中,工程師最初甚至都不是一個單獨的職業,科學家、建築師的工作範疇中已經將工程師的工作完全涵蓋,工程師真正成為一個職業,從工業革命說起,滿打滿算可能也就兩百多年的歷史。
18世紀末瓦特發明蒸汽機,正式標誌著工業革命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方式,人類文明步入了快行道,科技開始突飛猛進的蓬勃發展。社會秩序也藉此開始變革,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樣的專業技術工種應運而生。
科學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發現一般性法則,工程師則遵照此既定原則,在數學和科學上,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科學家研究事物,工程師建立事物。
1950年代是變革和啟程的時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帶來的電氣化工業設備簡化了社會生活,人們對技術進步抱有極大信心。在這個市場動盪的年代,IWC 萬國表推出了首款民用防磁腕錶。
電氣化的普及在便捷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打開了強磁場這個潘多拉魔盒,而這款腕錶就是專為在日常工作環境中需要暴露在強磁場環境中的專業人士研發,例如工程師、技術人員、藥劑師、飛行員或醫生等,腕錶的軟鐵內殼能夠有效保護機芯免遭磁場侵擾。它,也正是萬國表工程師系列歷史最初的源流,讓工程師擁有屬於自己的手錶,也成為了縈繞在萬國表設計師心中堅定的理想。
01
顛覆年代
IWC
上世紀的六十到七十年代是變革的年代,也是顛覆的年代。經歷了二戰的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獨立與自由的精神是整個世界的主題,整個大環境都充滿了變革的思潮,腕錶世界也並無例外。
六十年代末,研發“全新重型精鋼款工程師腕錶”的想法已經在萬國表管理層中醞釀,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萬國表請來了此時已聲名顯赫的腕錶設計師傑羅·尊達,希望他可以設計一個全新的錶殼,以強調新表結實、耐用且符合技術工作人員審美的作品。
腕錶設計師傑羅·尊達
這位來自瑞士法語區的獨立腕錶設計師一直是萬國表的忠實擁躉。其實,尊達先生曾在1967年為IWC萬國表設計了一款精鋼計時腕錶,但是這個作品並未變為現實。而1974年問世的新款工程師腕錶,實際上就是萬國表和尊達先生的第一次正式攜手。
IWC 萬國表工程師 SL 腕錶(型號 1832)
傑羅·尊達設計的工程師SL腕錶在1976年正式推出,與品牌既往的工程師系列腕錶迥然不同。它有著鮮明果敢的美學風格:帶有五個凹槽的旋入式表圈、結構獨特的錶盤以及一體式“H”型鏈節錶鏈,由於尺寸較大,這款腕錶也有著“Jumbo(巨無霸)”的暱稱。儘管工程師SL的設計極具創新性和顛覆性,但它並未立刻獲得商業成功,在發佈後幾年內,IWC萬國表僅出產了1000多枚工程師SL腕錶。
工程師SL腕錶
前人珠玉在前,尊達先生一代設計鬼才為工程師打造了一個兼具設計感與功能性的外殼,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時至今日仍是飽含設計感的時代之選,對於這一設計,萬國表首席設計師是這樣描述的。
03
形可依·技可循
IWC
工業設計學是兼具形式與技術的學科,也是“形”與“技”彼此碰撞的表達。“形可依,技可循”是今年IWC萬國表“鐘錶與奇蹟”上海展的主題,但是形者何依,技循何處呢?
毫無疑問,在工程師系列綿延至今的60多年曆史中,傑羅·尊達先生的設計無疑是一個里程牌,也為此後的工程師系列的“形”設立了基調,此後的作品,萬變不離其宗。而“技”,從1976年的工程師SL腕錶出眾的防衝擊表現以及軟鐵內殼可以抵禦高達80000安培/米的磁場,就不難看出,這“技”就是那些能滿足工程師職業日常需求的特性。
在1980年代流行的小表審美潮流中,工程師SL腕錶(型號:3505)的錶殼直徑縮減到了更為小巧的34毫米。1985年推出了型號為3506的工程師SL腕錶繼任者。這款腕錶厚度僅有10毫米,搭載厚度僅4毫米的IWC自制機芯375,有著驚豔業界的纖薄外觀。因其表徑小巧、外觀纖薄,工程師SL腕錶(型號:3506)也被藏家們暱稱為“the skinny Ingenieur”(骨感工程師)。
1989年,在研究所中科學家完成了突破,一款腕錶在核磁共振儀中完成測試,成功抵禦了三百七十萬安培/米的超強磁場,這也是人類技術能夠進行檢測的磁場極限。萬國表謙虛地將這款腕錶命名為“工程師500000安培/米防磁腕錶”。
1993年,工程師系列天文臺表成為了萬國表唯一一款在錶盤上標註“官方認證天文臺表(COSC)”字樣的腕錶。到了2005年,在第一款工程師腕錶發佈五十年之際,工程師家族重回大眾視野。全新的工程師自動腕錶致敬1976年發佈的工程師SL腕錶,具有傑羅·尊達原版設計的經典細節,也完美延續了工程師系列抗衝擊、防強磁等等強勁功能。
1955年 工程師腕錶
(型號:666)
1967年 工程師腕錶
(型號:866)
2013年 工程師恆定動力陀飛輪腕錶
2017年 工程師萬年曆數字日期月份腕錶
50年間,每一代佳作都歷歷在目,在技與形的碰撞中,每一代工程師腕錶都有著各自獨立的表達,對於工程師的精神,也讓我們聽聽專家是如何解讀的。
04
傳奇新生
IWC
2023年,在IWC眼中是屬於工程師的年份,全新推出的四款工程師自動腕錶40,重新演繹了傑羅·尊達在20世紀70年代的前瞻性設計,並將其與21世紀運動腕錶的人體工學設計、高水平的細節處理和多功能性相結合。IWC萬國表工程師系列是來自未來的設計。
帶有五個凹槽的旋入式表圈、結構獨特的錶盤以及一體式“H”型鏈節錶鏈,這些就是50年前尊達先生的標誌性設計,這些特徵也全都被複刻到今年的新作之中。
一體式“H”型鏈節錶鏈是傑羅·尊達設計的精鋼運動腕錶的一個顯著特徵,錶鏈的無縫連接不僅設計獨特,而且頗具佩戴感。工程師自動腕錶40中萬國表研發了一種新的“中間鏈節”式連接件,為手腕提供了良好的人體貼合度。每個鏈節的比例和靈活性都經過重新設計,並完善到最小細節。
5個凹槽分佈於表圈不同位置,表圈由5個凹槽旋入並固定於錶殼。工程師自動腕錶40最重要的改進是在表圈使用了真正的螺釘。表圈由5顆多邊形螺釘固定於錶殼。因為螺釘具備相應功能而非僅是裝飾,所以它們的鎖定位置形態可以保持不變。
工程師自動腕錶40的錶盤還配備了獨特 “網格”結構。鍍鋅和著色之前,將纖細線條和小方格壓印在錶盤上構成獨特的“網格”,夜光時標為錶盤增加了額外的視覺深度,同時提升了時間的易讀性。
當然,工程師系列中一定會有革新,鈦合金工程師自動腕錶40就是那個打破常規的全新“異類”。
其實早在1980年,IWC萬國表就曾推出保時捷設計泰坦計時腕錶,這是全球首款配備鈦合金錶殼和錶鏈的腕錶。為了彰顯萬國表在材料方面的獨特專長,在常規款式之外特別推出了配備鈦合金錶殼和錶鏈的工程師自動腕錶40,灰色錶盤與啞光灰色鈦合金外觀相得益彰。
雖然工程師系列是IWC萬國表譜系中一個低調的存在,但是在今年的Watches & Wonder上海表展中,萬國表展廳一定會是個星光熠熠的所在,品牌大使張若昀、品牌摯友邱天、著名演員王陽、盧靖姍紛紛現身,暢談了他們心中的工程師精神。
IWC萬國表工程師系列正是憑藉著這些可依之形與可循之技,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當中。雖然他仍然保持著上世紀70年代的外形,但是當你回頭再看那個時代,就會意外地發現那時的設計帶著極強的未來感,從建築到流行文化,藝術和設計。那個時代創造的許多產品特色鮮明,擁有簡約、功能性的美學設計和先進的技術特色,而工程師腕錶,不就是這樣嗎。
不要忘記給鵝娘點贊👍加 “星標🌟” 哦!你們不會讓鵝孃的努力付之東流的對不對!愛你們!
也歡迎加入鵝娘粉絲社群,每日不定時嘮嗑分享美好生活。
🌟🌟🌟
– END | 騰訊時尚 –
沒看過癮?本週熱門餵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