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要養肺,我們都知道可以多喝湯、多吃白色的食物。那您試過竹蓀嗎?
竹蓀,也叫竹笙、竹參,其實是一種菌菇類,長在竹子的根部,外形頂端有網格狀的白色裙襬,也被稱為“雪裙仙子”。
鮮品竹蓀在9月大量上市,當然我們日常食用更常見的是幹品,易得易儲存。
它是“草八珍”之一,以前是宮廷貢品,現在是國宴常客,常和雞肉、排骨等燉湯,口感脆彈、清香鮮美,有“菌菇皇后”的美稱。
秋天“菌菇皇后”別錯過
竹蓀補氣補益,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高蛋白、高膳食纖維、低脂肪,氨基酸達16種之多,富含鉀元素、維生素、礦物質。
有助於防治血栓、預防心血管疾病,適合三高、人胖人群食用。
保護心臟、調血壓
竹蓀是高鉀食物,每100克含鉀11882毫克,是香蕉的42倍!鉀元素可促進鈉從尿液中排洩,並對血管的損傷有防護作用。
竹蓀中的鎂和鈣相互作用,可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
強免疫、防腫瘤
竹蓀富含的高分子多糖,大多為異多糖,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抵制腫瘤細胞侵襲,中西醫都認為它有預防腫瘤的功效。
健脾潤肺
竹蓀顏色又黃又白,而白色入肺,黃色入脾,總的來說偏於補肺,有健脾潤肺、止咳的作用,秋天吃緩解肺虛熱咳。
促消化、通便
竹蓀高膳食纖維,能解油膩助消化,去除腹壁脂肪,幫助中老年人排便更順暢。
竹蓀和它是絕配!
竹蓀不僅是燉湯佳品,還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將養生功效最大化。
竹蓀+白菜 —— 潤肺
秋冬適合吃白菜,補充水分、潤腸通便,大白菜和竹蓀一起吃,生津潤肺。
白菜開花
做法:1、白菜首尾各切一刀,留菜幫部分放入砂鍋,鹽水浸泡十分鐘後倒出水,用手把白菜撥散成開花狀,將肥牛卷和白玉菇放入縫隙。
2、鍋中倒入底油,將切好的西紅柿丁下鍋煸炒上色後加入兩勺番茄醬,炒至成熟將醬汁淋在白菜上。
3、鍋中倒油放蒜蓉煸炒,過程中放入蔥花、生薑米和小米辣,再加入兩勺蒜蓉辣醬熬製出香味後放老抽生抽調味。
4、熬好醬汁後將切好的蟶子和竹蓀下鍋煸炒,將炒好的醬汁淋在白菜上。
竹蓀+香菇 —— 補益強免疫
菌菇湯特別適合嗓子癢疼、口乾舌燥、咳嗽、乾咳無痰的人喝。
香菇補脾胃,竹蓀入肺,羊肚菌補脾、補腎陽,一起吃具有脾肺腎三補、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菌菇湯
做法:1、竹蓀、香菇、羊肚菌用水泡發,焯水。
2、鍋中少油,加入蔥姜熗出香味,加入開水,放入鹽、雞精,放入菌菇煨十分鐘。
3、南瓜、胡蘿蔔按照2:1的比例,切片上鍋蒸熟,然後製成泥。
4、熱鍋冷油,放入南瓜胡蘿蔔泥小火慢炒,加入少量鹽、雞精、蠔油,熬煮3~5分鐘,放入煨好的菌菇即可。
竹蓀+蘆筍 —— 保護血管
蘆筍是世界公認的排名前十營養食材,含有甘露聚糖、生物鹼類、甙類,也有助於預防血栓、心腦血管疾病,和竹蓀強強聯合,適合三高、肥胖人群。
竹蓀卷
做法:1、裡脊肉切碎,加入雞蛋液增嫩,少許蔥、姜、洋蔥、生粉攪拌均勻備用。
2、竹蓀處理乾淨,擦乾水分,釀入肉餡和蘆筍尖,撲上生粉。
3、油熱五六成下鍋煎至表面金黃。放少許蔥花倒熗鍋,少許鹽調味,適量清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
享受美味竹蓀,注意2點
挑選
挑選竹蓀時,要注意顏色偏黃的,這種竹蓀自然醇香,味道清甜。顏色過白的可能是用硫磺燻過的劣質竹蓀,聞起來味道刺鼻,口感酸澀,不宜選購。
處理
買回來的幹品竹蓀可以這樣處理:
1、用清水泡發15分鐘,再擇掉竹蓀的“裙邊”部分,最後用生粉輕輕抓揉,去除裡面的沙子。
2、清水洗淨後,用廚房用紙吸掉多餘的水分。
“竹蓀營養豐富,能潤肺、保護心臟。”這個說法對嗎?
如果秋天喜歡喝湯
不妨試試竹蓀吧
菌菇裡的“皇后”
補鉀護心、潤肺通便
還能增強免疫力
曾經的宮廷貢品
現在也已經上了百姓餐桌
最近咱們也趕緊吃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