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證的病機要點是脾胃陽氣俱虛,以陽虛為主,兼寒溼不化。脾主運化、主升清,胃主受納、主降濁,兩者生理功能緊密聯繫,病理變化也常相互影響。
理中湯證,重在脾陽虛,一方面脾寒累及胃寒,另一方面脾不升清,運化失司,內生之寒溼陰邪,易上逆於胃,影響其受納。故本方雖為脾胃同治之方,實以治脾為主。脾陽脾氣恢復,升清有權,則陰濁自降,胃納復常,最終恢復中焦升清降濁的功能。
《傷寒論》第396條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理中丸方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乾薑 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
“大病差後,喜唾”,不論是外感大病,還是內傷大病,康復之後,出現了口中涎唾過多,或見睡覺時流口水、舌苔水滑等表現者,均為脾陽虛寒,失於溫運,水溼內生而上泛所致。
“久不了了”,即長期有多涎唾的表現,說明不僅有脾陽不足,還有脾氣不足。
“胸上有寒”,可出現胸悶、胸痛等心胸症狀,此為脾胃陽氣俱虛,寒飲內生,上逆至心胸所致。
“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丸者,緩也,因病程較長,脾胃陽氣虛餒,更適宜用丸藥長期服用,緩緩溫助脾胃陽氣,扶正固本。如果病程較短,只有脾陽虛,單用甘草乾薑湯溫陽化飲即可。
但本條言“久不了了”,病程較長,必有脾胃元氣不足,臨床上可能還有神疲乏力、面虛胖少華、右寸關脈弱等表現,故必須加參、術,以健脾益氣,故更適合用理中丸治療。
乾薑:性溫味辛甘,入脾經、胃經,功擅振奮脾陽,兼暖胃陽,溫化內生之寒溼水飲。相比生薑,其性守而不走,更具溫補中陽之力。
白朮:性溫味苦氣香,專入脾經,功擅健脾運,升清陽。
人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大補脾胃之元氣,益氣生津,益氣生血。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胃經,性味平和,為藥中之國老,功擅緩急迫、助補力、守中氣、立根本:
①甘草味甘能緩,配伍乾薑既可緩和乾薑燥熱之性,又可逗留熱力,使其補力綿長,仲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等,均取其助緩補之功;
②固守脾胃之中氣,其核心功用是固守根本,斡旋升降。當中氣受損,則升降紊亂,輕則腹脹便溏、脘痞嘔吐、食慾不振等,重則霍亂吐瀉、下利清谷不止、四肢逆冷,甚至是除中證,故中氣至關重要。甘草有著固守中氣,立住根本的關鍵作用。仲景的理中湯、四逆湯等,均取其守中氣、立根本的功能。
全方溫陽守中、益氣助運、散寒化溼,脾胃同治,故為太陰病脾胃陽虛,寒溼不化的主方。
1.脈象:右關脈多見弦而芤弱。
2.望診:面色偏黃暗,舌苔多白膩等。
3.病史:多有使用苦寒清熱類消炎藥或免疫抑制藥史,病程長,多有慢性病史。
4.胃腸症狀:腹滿,時腹自痛,大便易溏稀或易腹瀉,脘腹部喜溫喜按,不喜涼食等。
5.寒溼上逆至胃:心下痞硬,胃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
6.寒溼上逆至胸:胸部憋悶疼痛,乏力氣短,脅下逆搶心等。
7.寒溼上逆至口:口水多而清稀,喜唾,久不了了。
8.寒溼中阻,清濁逆亂:霍亂,吐瀉不止。
9.其他:小兒遺尿,手足汗出溼而冷,酒渣鼻鼻頭色暗,溼疹等。
1.太陰本經證:腹滿而吐,食不下,大便溏黏,腹脹,時腹自痛,腹部喜溫喜按,食瓜果冷飲則易腹脹腹瀉等。
2.清陽不升,濁陰(寒飲)上逆證:清陽不升則見腹瀉、乏力;寒溼濁氣上逆,可見心下痞硬、噁心嘔吐、胸痺心痛、霍亂等。
3.寒溼不化證:脾胃陽氣虛餒,內生寒溼(寒飲)。停於脾胃,則有胃腸寒溼見症;寒溼上泛,則見口黏、多涎唾等;寒溼外發,則見溼疹、手足汗出溼黏而冷、腳氣等。治以散寒除溼等祛邪之法不效時,應考慮從本虛入手,改用理中湯類方,溫助脾胃之陽,則寒溼自化。
4.大病差後、久病:大病差後、久病不愈者,多有中氣虛餒的病機,故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大便不調、面黃少華等為常有見症。如以脾胃陽虛,寒溼不化為主者,最適合用理中湯,溫補脾胃陽氣以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