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的快樂和煩惱,要如何拼湊?

數不清的快樂和煩惱,要如何拼湊?

搭載想象力和創造力,

抵達更廣闊的未來。

“這棟帶院子的小屋,是奶奶家的老房子,這間老房子看起來特別溫暖。天空上懸掛著金黃的太陽,院子裡是五個人,手拉著手。稚拙的筆觸中,透出的卻是滿滿的幸福和溫馨,這幅全家福是二年級的小朋友馨馨(化名)的作品。”

湖北省麻城市第十二小學歧亭校區的談蕾老師介紹著這幅讓她印象深刻的畫。

  ● 馨馨的“悄悄畫”

“馨馨平日裡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但最近一段時間,我注意到她一直都很沉默,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情緒有點低落,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在座位上畫畫。

後來,談老師找馨馨談心。“原來是她的爸爸媽媽去外地工作了,現在留下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小女孩一時無法適應。”

“馨馨還告訴我,她很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留下很多美好的記憶,比如說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就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來。這樣的話,她就可以在想他們的時候,翻出來看看。”

畫畫就是馨馨的“日記”,也是她的“悄悄畫”,敞開心扉,沉浸在一筆一畫中,記錄下自己內心的珍貴時刻。

後來,談老師將馨馨親手繪製的畫發給了她的爸爸媽媽。平日裡,馨馨都將思念藏在心裡,現在,她將自己的思念和祝福潛藏在一幅畫裡,跨越1000多公里的距離,連接彼此牽掛的心。

  ● 談老師和孩子們合影

“我們學校有很多像馨馨這樣的小朋友,他們都是留守兒童,隔輩撫養,他們不知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苦悶,慢慢地,孩子們就會走向兩個極端——有些孩子會變得不愛說話,將自己封閉起來,但有些孩子會用調皮搗蛋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

學校也格外關注這些留守兒童,設有專門的心理活動室,老師每週都會與班上的留守兒童“談談心”。

  ● 用畫筆描繪豐富的內心世界

“可有些孩子不願說,也不知如何開口,但我們往往可以從孩子們的畫裡,發現他們內心很多說不出口的秘密。從對父母的想念到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孩子們喜歡用多彩的畫筆,去捕捉自己內心那些讓人捉摸不透的情緒和煩惱。

“我們學校是鄉村小學,38名老師,617名學生,師資較為緊缺,基本上每一名老師都身兼數職。”


談老師介紹著學校的情況,她擔任二年級語文和班主任的同時,也是一名兼職美育老師。

2021年,談老師剛從學校畢業,來到了麻城市第十二小學歧亭校區。恰巧也是這一年,學校申請了“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一間芭莎美育教室、豐富的課程資源和物資、每週固定開展的美育課程,都讓這所學校原本沉寂的美育氛圍活躍起來。2022年,“致美計劃”項目申請成功並落地後,學校得到了更多美育物資和課程的補充,越來越多鄉村孩子的美育之路被點亮。

自從有了這間芭莎美育教室,孩子們對於美術的興趣日益高漲,如果下一節課是美術課,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就會衝到芭莎美育教室等著上課。

芭莎美育教室好像有“魔法”,孩子們一改往日的調皮搗蛋,在教室成為安靜的“小畫家”。談老師發現孩子們在芭莎美育課堂上,在觀察事物、理解事物、用畫筆表達事物的過程中,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專注力正進一步提升。

  ●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小滿的畫作

“我們班叫小浩(化名)的孩子,平時上語文課經常屁股挨不著凳子,不是轉頭就是鑽桌子,但是隻要上美育課,他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能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課,然後一筆一畫地沉浸在畫畫當中。”

談老師開玩笑地說道,感覺自己在學校越來越受歡迎,每次見到學生,孩子們都會圍著她。“‘老師,我們今天畫什麼呀?’‘老師,什麼時候能上美術課?’每次學生見到我,就會迫不及待地問我什麼時候會上美術課。”

  ● 談老師和孩子們做遊戲

我記得第一節課是畫臉譜,二年級的小朋友面對著這節新奇的美術課犯了難。“老師,這個看著好難啊,我不會畫。”但這節課結束後,孩子們又爭先恐後地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我看。從不會畫到興高采烈地展示作品,孩子們臉上綻開了自信的笑容。

孩子們在美術方面的進步肉眼可見,剛開始無從下筆、毫無章法,他們學著觀察形狀,搭配色彩,還加入自己想象的故事情節,畫面變得獨特且有趣。還有很多手工課程,比如說製作青銅器這一節課,孩子們需要先在畫紙上描形,再將畫面製作成立體的形狀,孩子們動手能力很強,好奇心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孩子們動手製作青銅器

水彩、扎染、剪貼、節氣拼貼畫、美術鑑賞等多種美術課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學生身上,談老師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和內容。“相較於之前照本宣科,現在美術課前我會查找很多資料,找很多有審美啟發的視頻和照片,再增加手工製作的趣味性內容。”

  ● 談老師在指導孩子們畫畫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二年級的小朋友今天在語文課上剛好學了這首古詩,我就想著結合‘紙鳶’這節美術課,將兩節課程融合起來,帶著孩子們製作風箏,再給風箏配上古詩,體驗式的課堂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 語文古詩課與紙鳶課的融合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專業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雖然不是美術專業出身,但談老師認為,身兼這門課程就應該盡一份職責。

“我會盡可能地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美術相關的基礎知識,通過網絡課堂和教師培訓學習美術方法和技巧,芭莎公益提供了許多美育教師培訓課程和活動,比如‘校園美育環創營’‘中國傳統藝術鑑賞會’,我都會參加,在跟隨專業老師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提升自己的美育技能,獲益良多。”

  ●孩子們製作出形態各異的花燈

面對這群質樸的孩子,談老師總想傾其所有。相較於樸素的鄉村課堂如何讓孩子擁有豐富的生命體驗,如何進一步拓寬鄉村孩子人生的視野和緯度,如何讓他們搭載想象力和創造力抵達更廣闊的未來,是談老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END-

* 圖片來源:本期項目校老師—談蕾

📑

監製:CY

責編:哲Zhe

撰文:Zz

排版:Zz&Tong

📖

推薦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 

助力孩子們的美育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