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愛牙日,想必牙疼是人人都經歷過的牙齒問題,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尤其對於慢性牙疼的患者來說,往往被折磨得寢食不安。在中藥裡,有這麼一種“草根”,雖是植物卻有治骨補腎的功效,在治療牙疼時必不可少,今天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骨碎補首見於《開寶本草》,其功用為“主破血止血,補傷折”。《本草綱目》雲:“(骨碎補)主補腎,故治耳鳴及腎虛久洩,牙痛。腎主骨,故治折傷,耳痛。”餘在臨床中,用骨碎補治療以下兩種疾病,效果頗佳。
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牙痛有寒、熱、虛、實之分。寒者宜溫經散寒,麻附細加骨碎補;熱者宜清熱解毒,清胃散加骨碎補、金銀花;血虛者宜調補氣血,四物湯加骨碎補。
最為難治的牙痛,是腎虛陽浮之牙疼。此牙痛,時發時止,發作時疼痛難忍,伴有面色潮紅,舌淡嫩,脈寸關洪大,兩尺弱。此時當用引火湯加骨碎補,因骨碎補性降,能補肝腎而收浮陽。
王某,女,20歲。2018年6月24日初診。
主訴:牙痛1個月。
病史:患者1個月來牙痛時輕時重,發作時灼熱、腫脹、不能飲食,甚以為苦,牙醫診斷為過敏性牙痛。
刻診:舌淡苔薄,脈寸關浮弦,尺弱。
辨證:腎虛牙痛。
方藥:引火湯加味。
熟地黃40g,天冬10g,麥冬10g,五味子10g,附子7g,炮姜10g,茯苓30g,肉桂3g,砂仁10g,龜甲10g,黃柏10g,人中白10g,琥珀5g,骨碎補30g,生薑10g,紅棗6枚。7劑。
二診:患者自訴疼痛明顯好轉,繼續鞏固,21劑痊癒。
某患者,男,18歲,有急性期病史。患者左下肢髖關節處有一個瘡面,流出稀膿,發病4年,經久不愈。
刻診:瘡面凹陷,局部紅腫,灼熱疼痛,苔白,脈細。
予以驗方骨碎補60g、豬精肉60g,燉水,取湯連肉服,每天1次。同時以三味洗藥,即黃柏15g、蒲公英30g、白礬10g,外洗,麻蛇散外敷,連用5個月,瘡面病癒。
《徐書用藥如用兵.2》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徐書教授素勤研經典,博涉諸家,上承傷寒千金,下繼孟河學說,提出了以脈診為中心,以經方為龍頭,時方為龍尾,專病專藥畫龍點睛的學術思想。著有《徐書專病特效方》等暢銷學術著作。徐書教授注重脈證、謹守病機,善用經典名方治療肝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等疑難雜症,臨床療效廣受好評。本書是其用藥方面的專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