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從這天之後,晝短夜長,晝夜溫差變大,逐漸進入深秋時節,對應著我們的身體內陽消陰長。
俗話說“秋分不養,一年白忙”,如何抓住秋季養生的關鍵期,為即將到來的冬天打好基礎呢?
都知道秋天的燥邪傷人,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秋分過後,燥邪的屬性也會發生變化,秋分前屬於暑熱未散的溫燥,而現在要開始防涼燥。
之前我們常吃的梨確實是滋陰潤燥的好選擇,但它比較寒涼,更適合祛溫燥,針對涼燥更適合用杏仁、紫蘇等溫潤之品。
杏仁甘溫,潤肺止咳,北杏仁功效更強;紫蘇辛溫,解表發散、化痰理氣、止嘔。
秋季養生,飲食有兩大原則,一是增酸減辛,二是多吃谷薯、少吃瓜果。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潤肺、健脾,減少秋燥引起的不適。
花生入脾、肺經,有健脾補肺、潤腸通便的作用,早上空腹取一小把花生米,細細咀嚼至出白漿再吞嚥,是流傳已久的養胃妙招。
秋季吃花生,最好的方式是煮著吃,避免油炸的做法,以免加重秋燥。
1、糯米提前泡兩個小時,和花生以1:1的比例,放入破壁機打汁。
2、倒入鍋中小火不斷攪動至其成糊狀,最後淋上桂花蜜即可。
中醫認為,核桃味甘、性溫,有補腎益精、溫補肺腎、潤腸通便、安神的作用。
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有助於護血管、健腦,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零食。
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把核桃磨成粉,拌在牛奶、粥裡食用。
核桃和黑芝麻各打成粉,每天各取一勺,用來沖水、泡牛奶、拌粥都可以。
芝麻也是滋潤之品,可以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和核桃搭配起來,是中老年人的養生佳品。
紅薯是公認的“長壽食品”,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促進腸道蠕動。
但因為紅薯含糖量較高,很多人食用後會出現反酸的問題,可以通過鹹吃、搭配牛奶等方法,減少胃酸分泌。
1、紅薯蒸熟搗碎成泥並過篩,在鍋中一邊加熱,一邊加入牛奶(比例約為1:1),攪拌均勻備用。
2、鍋中放油,放入肉餡小火煸炒5-6分鐘,烹入醬油炒出顏色。再放入香菇丁和毛豆煸炒,加入清水、鹽、胡椒粉,燒煮5分鐘。
3、用叉子將紅薯泥刮出紋路,將燒好的汁澆在紅薯泥上即可。
秋分之後,睡眠時間應逐漸調整至早睡早起的狀態,即晚上9、10點鐘入睡,早上6、7點鐘起床。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和初秋時節相比,秋分後氣溫會有明顯下降,晝夜溫差變大,有些朋友可能現在還保持著夏天的生活習慣,睡涼蓆、吹空調電扇等。
建議把這些納涼物品收起來了,晚上睡覺時也蓋好毛毯、薄被子,以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