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假裝”健康!這幾種病,沒有症狀時可能更危險!

具有“三高”、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群,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但這些人群因為知道自己有基礎疾病,時刻關注,往往出現情況也會及時就醫。

而在醫生眼中,另外一部分“健康”人群,才是他們格外擔心的猝死的高危人群。

 

健康時報 李浩 攝

這幾種病,沒症狀時更危險!

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症狀,身體很健康。但是這幾種疾病,沒有症狀時反而更危險!

1. 高血壓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和渝2017年做客“人民好醫生”直播節目時表示,無症狀高血壓隱蔽性強,其危害並不會因無症狀而降低,反而比有症狀的高血壓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如果你能感覺到血壓高了、不舒服了,這是你的身體在自我保護。如果你感覺不到,很可能任由高血壓損傷器官。

有些人血壓已很高,因為沒有任何症狀和不適,像正常人一樣,造成診斷治療不及時。等到突發腦出血、心梗等意外時,才發現血壓過高,情況就很危險了。

2. 心肌缺血

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李莉2022年在北京青年報刊文指出,無痛性心肌缺血更兇險。

無痛性心肌缺血,也稱為無症狀心肌缺血或是隱匿性心肌缺血。目前,引起無症狀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種情況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見。

看似不疼不癢的心肌缺血其實“殺傷力”不可小覷。雖然無明顯症狀或疼痛,但它對心臟的損傷與心絞痛並無明顯區別。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導致心肌永久性損傷,後期會有心律失常、心絞痛、心力衰竭、急性猝死等表現。

因此,建議患者定期做常規查體,一旦懷疑心電圖有異常,應多次反覆檢查心電圖,必要時進一步檢查包括冠狀動脈CT、心臟超聲等,以明確診斷,避免失去治療的良好機會。

3. 低血糖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王建華2020年在“醫脈通內分泌科”刊文指出,有少數病人,在發生低血糖時(<3.9毫摩爾每升)沒有任何先兆症狀,稱之為“無症狀性低血糖”,因為沒有症狀,因此難以察覺,病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昏迷,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容易被家人誤認為是睡著了,而延誤了搶救。

正因如此,“無症狀性低血糖”更加可怕,對病人身體的傷害更大,長時間低血糖會導致嚴重腦損害,嚴重者會導致植物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被稱為糖尿病患者的“無形殺手”。

4. 膽結石

膽囊結石症狀發作時,患者常常會因為耐受不了劇烈的疼痛,迅速前來治療。但是,往往那些與患者長期和平相處、相安無事的無症狀性膽囊結石,容易被忽視,但危險係數卻不低!

上海市東方醫院膽石病中心主任醫師胡海2020年在健康時報指出,膽囊內有結石,但沒有疼痛、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無症狀性膽囊結石”或者“靜止性膽囊結石”。

無症狀膽囊結石就像一枚潛伏在人體內的“定時炸彈”。最大的危害莫過於,因為沒有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的膽囊結石,可能會悄悄地隱匿發展為膽囊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即便是無症狀性膽囊結石患者,依然應該積極檢查和治療,建議定期進行B超檢查,一般是每半年檢查一次。患者切莫因為無症狀而忽視其危害。


不要再“假裝”健康了!

“假健康”的人,他們看上去身體健康,但因長期飲酒、高熱量飲食、久坐不運動,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慢慢侵襲,如同在體內埋下了多個不定時“炸彈”。

猝死彷彿離自己很遠,自然也不會有預防猝死的弦繃在大腦中,當在某一特定時間“炸彈”突然爆炸時,無法及時就醫,導致猝死發生。

1. 假裝很健康,依然熬著夜

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的生活壓力確實不小。白天干不完的工作,夜裡接著幹,第二天困了,喝杯咖啡、濃茶,依然精神抖擻。然而,熬夜的傷害往往是潛移默化、逐漸積累的,已經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劇發生,還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嗎?

2. 假裝很健康,依然應酬不減

很多中年人,下班後參加各種酒局應酬、煙霧繚繞。“只要不倒下,就接著喝!”實際上,在一場又一場無用的飯局之下,正在毀掉身體健康!啤酒肚是越來越大、頭髮卻越來越少,脂肪肝、酒精肝,更是一查一大堆。人到中年,沒有必要通過花費時間、精力,將自己消耗在飯局上!家中的粗茶淡飯遠比酒店的大魚大肉健康得多。

3. 假裝很健康,依然吃喝不忌

有人年輕時要攢錢買房買車,捨不得大吃大喝,中年有了家底,想吃什麼吃什麼;還有人壓力大,通過吃喝來緩解;更有些人不愛吃菜,無肉不歡……大吃大喝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行為,是引起胃腸道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中年後,人體代謝減慢,更容易在體內積攢多餘熱量,不利於體重控制。合理飲食應該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4. 假裝很健康,依然不體檢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查就是晚期?這或許說明很多人不瞭解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些人有“鴕鳥心理”,認為查出來病也沒招,還不如不查,心裡更清淨。這是不對的。健康由自己做主!定期體檢,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甚至不用藥或少用藥。

不要再“假裝”健康了!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戒酒、堅持早睡、定期體檢……只有長期堅持這些良好生活習慣,才會擁有健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