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顯示,微信方面在App Store上線了一款名為“秒簡相機”的 App,這是一款集拍攝、影像美化、拼圖分享於一體的相機類工具產品,並號稱夠幫助用戶“告別反覆修圖,按下快門就能得到滿意的影像”。
據瞭解,秒簡相機App能提供質感濾鏡、焦距預設、專業構圖工具、高畫質拍照、HDR、高清高幀率錄像、超級防抖等功能,可最大程度發揮相機的能力,並實時預覽成片效果、做到所見即所得。而且在其他細節功能上,秒簡相機還可根據用戶選擇記錄拍攝時的時間、地點、天氣等環境信息,為影像增添故事感。
看完了秒簡相機的基本情況後,想必許多朋友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微信為什麼會在此時推出這樣一款創作類工具App呢?
除了試水本就熱門的相機類工具App外,答案或許還是與視頻號有關。
作為此前馬化騰欽點的“全場的希望”,肩負振興廣告、電商等業務重任的視頻號,如今無疑是騰訊最為重要的項目之一,並且視頻號也確實不負期望,屢屢成為財報中的亮點。例如就在今年第二季度,騰訊方面就首次披露了視頻號的業績,顯示其3個月的廣告收入超過30億元。雖然這個數字相比抖音、快手並不算多,但要知道視頻號引入信息流廣告才不過一年時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後起之秀,視頻號在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上,目前與先行者抖音和快手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知道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內容豐富程度在培養用戶的習慣,以及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方面十分重要,而這也是視頻號在用戶規模相近、甚至超越抖快兩家的前提下,用戶使用時長上卻遠遠不及兩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抖快此前就已證明,龐大的內容庫更是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變現的基礎。
所以如今擺在微信面前的是如何促進平臺內的既有優質圖文創作者向視頻遷徙,以及怎麼站外創作者來豐富內容生態。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款高效的工具對內容產出的重要性顯然不言而喻。
更何況在短視頻這個以UGC為主的生態中,畢竟精通PS、PR、達芬奇等專業工具的創作者只是少數,更多的創作者並不精於此道。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自身的內容體系,開發一款足夠方便快捷的拍攝、剪輯工具,對於希望讓“人人都能表達”的視頻號而言,顯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此前,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早已陸續推出自己的創作工具剪映、快影、必剪。其中剪映也正是憑藉著“剪同款”這類極為便捷的創作模式,幫助大批用戶實現了從觀眾轉向創作者的第一步。如今剪映已長期位居App Store“攝影與錄像”類目免費App排行榜首位,更是有不少創作者依靠產出視頻模板等,在此實現了變現。
而且從用戶的角度看來,微信的工具更適配在微信生態進行內容創作這個邏輯,顯然也能做到自洽。這一點從微信表情的成功,離不開當年其推出“自拍表情”功能這個先例上就不難發現。
那麼微信為什麼不直接在App內集成這樣的工具呢?原因或許是因為微信不希望自己繼續“重下去”,所以將涉及功能複雜的工具拆出,也符合其“即用即走”的產品理念。再加上大體量App基於自身生態做業務延伸已經是必然的規律,同時也是行業的通行做法。
總而言之,秒簡相機之於視頻號就如同剪映之於抖音、快影之於快手、必剪之於B站,都是主打降低用戶創作門檻、讓視頻生產更便捷,進而提升平臺內容的豐富程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實這並非是微信方面首次推出這類工具。事實上,微信早早就的就意識到了“利其器”的重要性,2020年就曾推出定位為朋友圈短片製作神器的“秒剪”App。而且這款App隨後也逐漸與視頻號打通,支持用戶一鍵將製作好的視頻發佈。此外同樣是在2020年,騰訊方面還收購了具有剪輯功能的短視頻平臺VUE VLOG。
但由於模版數量和剪輯功能相對有限,再加上沒有提供拍攝功能,所以時至今日秒剪依舊只是不溫不火,在App Store“攝影與錄像”類目免費App排行榜中,也落後於剪映、快影、醒圖、美圖秀秀、輕顏相機等競品。而且由於定位的關係,秒剪與視頻號並不能做到完全適配。而至於VUE VLOG,則早已徹底關停、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微信此次推出覆蓋從拍攝到剪輯等視頻製作全流程的秒簡相機,或許也抱有賽馬的意圖,希望能夠真正打造出一款與視頻號相輔相成的創作工具。那麼未來秒簡相機能否成長為像剪映、快影這樣的視頻創作剪輯常用工具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依舊是尚未可知。
不過面對剪映、快影等先行者的競爭,秒簡相機也並非全無“底氣”。雖然目前秒簡相機尚未上線背景音樂等功能,但從剪映、快影等同類產品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到,工具類App一定會不斷進行相關功能的疊加,以提升用戶粘性。並且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後,如今騰訊在文娛、音樂、體育、遊戲等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的版權,所以如果秒簡相機和視頻號能夠憑藉這些儲備來深挖差異化內容,便足以打造出自己的護城河。
此外近年來AIGC相關技術的突飛猛進,或許同樣也是秒簡相機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在這股技術浪潮下,用戶一個指令就實現在短時間內完成故事撰寫、腳本整理,已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在快手生產和社交業務負責人肖新攀看來,“通過AIGC,視頻創作這件事將變得如呼吸一樣簡單”。
就在不久前,騰訊方面已經正式發佈了自研的混元大模型,並且其已通過備案、面向公眾開放。相比之下,無論抖音還是快手,雖然也曾多次有大模型的相關消息傳出,但截至目前相關產品仍在測試中,並且真正上線。
所以搶佔了這一先機的秒簡相機,後續未必就沒有贏面。
雷電5標準解析:最高120G帶寬、更強但也更貴了
剛剛發佈的雷電5接口標準,這些信息更值得關注。
不甘人後,字節跳動如今也開始提供公共DNS了
對於字節跳動來說,此舉顯然不是“重複造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