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隱藏的煎藥秘訣

《傷寒論》中隱藏的煎藥秘訣

張仲景在臨床中應用湯劑最多,對湯劑煎煮法也非常重視,每個處方都有詳細的煎煮方法。

湯劑煎煮法,首先要關注溶媒的用量和煎煮的火候,煎煮過程通常是所有處方藥物一同煎煮,但由於藥物的性質不同。

為發揮最佳功效,張仲景便採用了一些特殊的煎煮方法,如某些藥物或要求先煎,或要求後下,或要求包煎,或要求分別煎煮後再合煎。

有些特殊藥物需烊化或煎湯後以藥汁溶解再服用,有些藥物不經煎煮而採取浸漬、麻沸湯浸漬或酒浸漬製備湯劑供服用,另有特別要求藥物煎取藥液後,再行煎煮供服用的,實際是濃縮後再服。

溶媒的用量、煎煮火候及煎煮終點的判斷

1.溶媒的用量:湯劑製備最常用的溶媒是水,加水量的多少,對湯劑的質量至關重要。李時珍曾說:“劑多水少,則藥味不出;劑少水多,又煎耗藥力也。”即相對處方藥量,加水量較少,則藥效物質不能完全溶出;相對處方藥量,加水量太多,就會因延長煎煮時間,使藥效物質發生變化,如方中有大黃,煎煮時間過長,發揮峻下作用的藥效物質二蒽酮苷會水解,使瀉下作用降低,即所謂“煎耗藥力”了。

總體看來,《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湯劑的加水量以處方藥量的6~8倍居多,一些特殊方劑可能會增加或減少。對此,南北朝時期醫藥學家陶弘景總結曰:“凡煮湯,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數依方多少,大略二十兩藥,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為率。然則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補湯欲熟,多水而少取。好詳視之,不得令水多少。”

清代名醫徐靈胎對此進一步解釋說:“大都發散之藥,及芳香之藥,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蕩。補益滋膩之藥,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總決也。”

2.煎煮火候:影響湯劑療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火候。李時珍曾指出:“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表明湯劑煎煮火候的重要性。早在東漢,張仲景就已非常重視煎藥火候了,在湯劑製備過程中多有提及,如桂枝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等要求“微火煮取”,乃因方中有藥物含揮發油(如桂枝),微火煎煮可避免該類藥效成分的損失,能更好發揮藥效。

又如大建中湯、小建中湯,兩方中都有膠飴,且都要求方中其他藥物煎煮去滓取藥液後,再下膠飴,以“微火煎取”供服。此處“微火煎取”是將其烊化入湯,可避免焦著煮湯容器,更好發揮療效。

再如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兩方中均有芒硝,並要求其他藥物煎湯去滓取藥液後(大承氣湯大黃後下),再入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供服用,乃是在一兩沸的短時間內令芒硝充分溶解,不至於令已溶出的藥效物質(如大黃裡瀉下物質)變化,仍能很好地發揮藥效。

而《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更要求“微微火煮”,較微火更弱些,亦是基於療效考慮。對這些有明確要求用“微火”煎藥的方劑,陶弘景稱“凡煮湯,欲微火令小沸”,指出都是在平和的火候下煎煮的,這樣更利於煎出藥效物質,而且有利於藥效發揮。

此外,《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還有諸多方劑未明確註明煎煮火候,一般在開始煎煮時火力比微火強些,待煮沸後,用微火保持沸騰狀,直至煎成去滓,取藥液供服用。

3.煎煮時間:影響湯劑質量的,除溶媒的用量和火候外,還要注意煎煮時間。現代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湯劑煎煮都是沸騰後再煎半小時左右,即可去滓服用了。但古時無精確的計時工具,衡量湯劑是否煎好,多在一定的加水(或其他溶媒)量和火候條件下,以煎煮前後液體容量的變化為依據。如芍藥甘草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即煎取二分之一量為準;乾薑附子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即煎取三分之一;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即煎取四分之一。可見煎煮時間是隨“方”具體要求而定的。

亦有采取特殊要求來表示“湯成”的方劑,如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附子粳米湯,方中皆有粳米,除竹葉石膏湯要先煮諸藥,取藥汁煮米熟,湯成去米供服用外,另三方的粳米皆與方中諸藥同蒸,以“煮米熟,湯成去滓”,供服用,是以米熟作為湯劑煎煮終點的判斷指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