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65年1月20日,英國華威郡的凱尼爾沃思城堡內,圓桌四周的教俗貴族表情肅穆,騎士身上的甲冑反射著冰冷的日光;議席上的國王看似威嚴,在合約上簽字的手卻不停。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在這一天,國王亨利三世(Henry Ⅲ,1216-1272年)宣佈召開蒙塵已久的議會,西蒙·德·孟福爾(Simon de Monfort,1208-1265)率領全副武裝的英格蘭諸貴族,強制國王坐下來進行漫長的談判,歷史上著名的“西蒙議會”正式拉開序幕。
這一幕彷彿穿越了時空,與建安元年(196)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歷史景象重合了起來。不過,各民族的歷史自有其邏輯,曹操是不可能拉著天子召開議會的;同樣是武力脅迫下的政治行動,英國權臣之所以會選擇議會這種形式,也蘊含著英國議會起源的複雜歷史經緯。
無奈之舉
1214年,著名的布汶戰爭敗績傳來。英國大貴族對王權積怨已深,更對約翰王倍感失望,貴族們開始集結。1215年4-5月羅伯特·菲茨·瓦爾特等北方大貴族以封君未盡保護封臣與國民之義務為由,聯合各階層發動叛亂,叛軍直逼王城。當時的民意動搖到什麼地步呢?市民自動到陣前為叛軍助威,倫敦城門大開迎接叛君之師。6月15日,約翰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Magna Carta)。法律至上,王在法下;要徵稅,先開會,“議會”(Parliament)這種文化傳統就這樣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來。
約翰王簽署《大憲章》紀念畫。來源/大英博物館官網
然而,1215年簽署的《大憲章》只是約翰的權宜之計,無意真正去付諸實施。在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Ⅲ)的支持下,《大憲章》迅速被視作無效,並在往後的鬥爭中多次廢立。但是,《大憲章》的精神最終確立下來,四十四次重新簽署確立,並作為後來自由與革命的精神代表與歷史依據,成為英國曆史上重要的文化符號。
1225年《大憲章》再次確認再版。來源/大英博物館官網
1216年10月,約翰王病逝,其子亨利三世繼位,國王與貴族的鬥爭即將開啟新的階段。
極限反轉
少年國王亨利三世,他即位時年僅9歲,由攝政王和宰相等人輔政。親政後,為加強王權,極少召開議會,冷落英國貴族,擢用法國貴族,多次鎮壓大貴族反叛。娶法國王后、為教皇遠征、加徵捐稅,他似乎在走失地王約翰的老路。
美國眾議院前的孟福爾頭像。來源/沈漢等著《英國議會政治史》
亨利三世與反對派貴族,在一次次拉鋸的會議中矛盾日益加深,叛亂一觸即發。而這一次,領頭的貴族是具有法國血統的西蒙·德·孟福爾。孟福爾曾是亨利三世的左膀右臂,戰功赫赫,亨利三世還把妹妹許配給他。但在政治和經濟鬥爭中,孟福爾屢屢受疑,流亡他國,逐漸萌生反叛之心。英國史學家陶特這樣敘述1258年的英國:
“在這一年的頭幾個月,外國人繼續控制著英國的國王和政治,數量不斷增加,任何把他們驅逐出去的努力都無濟於事。羅馬教皇派來的特使充斥在這個國家,從教堂和神職人員身上賺走大量金錢。威爾士人和蘇格蘭人秘密結盟,頻頻威脅邊境地區的安全,法國人懷著敵意虎視眈眈,國內的貴族們分崩離析,群龍無首,毫無希望。去年莊稼的慘淡收成,讓稻穀變得昂貴,嚴冬以及緊接著的晚霜,陳死農民們暴養的小羊,奪取了他們對於即將來到的夏天的期望。”
民不聊生至此,然而這年4月,亨利三世還在倫敦召開御前擴大會議,要求大貴族繳納1/3財產,作為遠征西西里的軍費。高級教士憤然離開會場,世俗貴族一片躁動,昔日政敵孟福爾赫然在場,糾集武力,衝入王宮,迫使亨利三世驅逐法籍大臣,實行改革和召開御前擴大會議。貴族們身穿盔甲,手配利劍,與之前安全肅穆的議會截然不同,因而史稱“狂暴議會”(Mad Parliament)。在這次會議上,國王在百官武裝之下,被迫接受貴族請願書,即《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重申了《大憲章》的基本原則,確定議會法規的最高權威,規定議會每年必須召開3次。次年10月,又迫使國王頒佈《威斯敏斯特法令》宣佈保護貴族、騎士和市民的權益。
寫到這裡,如果是歷史課本,已經可以畫下短暫的句號;然而,這並不是一個歷史節點的結束。1260年夏,亨利三世與孟福爾舉行大辯論,批駁他的“議會”獨立主張,宣稱“議會”應是國王任意召開的會議,“議會”權力來自國王。亨利三世爭取到教皇和法王的支持,1262年下令取消《牛津條例》。對此,孟福爾組織了新的貴族武裝反叛,在1264年5月14日劉易斯(Lewes)一役中擊敗國王軍隊,並俘獲了亨利三世與太子愛德華。戰後孟福爾發佈了《劉易斯調解書》,重申了《牛津條例》,扣押王子作為人質。6月,亨利三世被迫在倫敦召開一次議會,孟福爾以成立推選團的方式建立起了貴族寡頭政體。
孟德爾雕像。來源/沈漢等著《英國議會政治史》
然後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場景。1265年1月20日到3月17日,孟福爾在華威郡的凱尼爾沃思城堡(Kenilworth Castle)挾持國王主持召開了擴大的“議會”。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員有約克大主教、12名主教、4名教長、65名修道院院長、35名隱修院院長、5名伯爵與18名男爵。此外,每個郡選出2名騎士代表外,還要求每座城市也選出2名“賢良、守法、正直”的市民代表出席議會,從而使市民也開始逐步進入議會。席上,國王向議會宣誓,遵守《大憲章》和《牛津條例》。3月14日,亨利三世發佈“時局聲明”,簽署最後和約。這就是英國曆史上所謂的“孟福爾議會”,亦譯“西蒙議會”。
這次會議以強制的方式開創了市民參加議會的先例,議會在吸收地方等級代表方面也變得更加完備,因而一些英國憲政史的學者將其作為英國議會產生的里程碑事件。但同時也要認識到,這次“議會”是在君權政治體制上出現的,註定難以持續。被封建關係束縛的土地上只能生髮出封建主義的花朵,這一時期的議會離真正的代議制度還相去甚遠,議會對限制王權所起的作用畢竟還相當有限;在形成之初乃至此後非常長的時期內,英國議會的封建性都是非常明顯的。
戲劇性的是,作為當時英格蘭的實際掌權者,孟福爾只是短暫地坐上了鐵王座。1265年年初,他還能發號施令,但他居然連這一年的夏天都沒能過完。議會雖然開完,貴族的內部鬥爭卻異常激烈,政治經濟利益與民族偏見交織,反孟福爾聯盟放走了作為人質被拘禁的愛德華王子。1265年8月4日,孟福爾在伊夫舍姆戰役中(Evesham)被愛德華屠殺至死,死狀悽慘,令人唏噓。
1269年,亨利三世重申,沒有國王的允准和召集,“議會”不得召開。以後數年,亨利三世漸漸將實權交付愛德華,1272年愛德華一世(Edward I,1239-1307年)即位,這場君臣遊戲又即將邁入新的階段。
反覆拉扯
這個心狠手辣的年輕王子愛德華,就是著名電影《勇敢的心》中,下令追殺主角蘇格蘭獨立領袖威廉·華萊士的國王。即位不久,愛德華就廢除了《牛津條例》,將其視作非法僭主的文件;但為安撫人心,他重申《大憲章》的原則。
但到了1295年夏,英格蘭內憂外患,司法案件、對外戰爭、威爾士叛亂、對蘇格蘭作戰等一系列問題迫使愛德華一世再次召開議會。1295年11月13日,愛德華一世特地仿照當年孟福爾召集會議的方式,召開了400多人出席的大規模議會,除教、俗貴族外,還有由郡守主持選舉產生的騎士和市民代表。該議會完整地囊括了中世紀英國議會的三個要素,即君主、大貴族、地方等級代表,因而被憲政史家譽為“模範議會”(Model Parliament)。雖然會議仍由封君封臣性質的國王和貴族主導,但已經有了選舉所代表的部分代議性質。這一次愛德華一世召開的里程碑式議會,實現並超越了曾經仇人孟德爾的創想。
除了在威爾士和蘇格蘭留下的政績外,亨利三世時期大貴族為建立議會制度而鬥爭的成果,也在愛德華一世時期體現了出來。文治武功的愛德華一世,將召開議會以實際行動變為固定制度。他在位35年,議會召開了52次,基本固定在威斯敏斯特召開;1275年6月愛德華一世在寫給教皇的一封信中說,一年召開兩次議會已經形成制度。這一時期頒佈議會法的數量超過了16世紀以前任何一個君主統治時期。愛德華一世也因而有了“英國的查士丁尼”之稱。到了愛德華三世在位期間,代表市民利益的底層人已經開始單獨開會,制約貴族階層,從而形成了上下兩院。從1313年到1325年,只有兩屆議會沒有平民代表。1325年後,無平民代表不能召開議會。英國議會制度,逐步在無數的制衡與妥協中建立起來。
英國威斯敏斯特宮。攝影/Future,來源/Adobe Stock圖蟲創意
從《大憲章》到後來的《權利法案》,英國用了四百多年時間,君主往往出爾反爾,《大憲章》時常形同廢紙。真正的民主,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仍要注意,這並不是民眾的勝利。和當時低下的社會生力匹配的,只可能是一套封建土地制的上層建築。國王仍是議會的決定因素,召集各個階層也只是為了更好地徵稅;英國雖然有貴族這種特殊情況,但其本質仍然是榨取底層經濟價值。騎士的力量正在衰退,市民的話語權尚且微弱。要徵稅,先開會,召開議會的憲政傳統之所以能在英國最先確立,體現了各方博弈的結果。
參考文獻:
錢乘旦:《英國通史》,第二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沈漢等:《英國議會政治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
劉建飛等:《英國議會》,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項焱:《英國議會主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孫驍驥:《英國議會往事:議會不是一天開成的》,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