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退燒三步曲
第一步:揪大椎
孩子明天就滿兩週歲了,我和孩他爸想著趁週末帶孩子出去感受一下初秋的氣息。計劃趕不上變化,今天一大早起來孩子有點蔫兒,不讓我們碰,只是說“暈”,趕緊拿起體溫計量了一下體溫37.6℃。
全家人趕緊覆盤了一下孩子昨天飲食起居情況:昨天孩子的姑媽過來玩,帶著孩子吃了好幾塊排骨、還有水果、牛奶,厚朴的四大不能吃一樣都沒落下。爺爺還順便補充說,昨晚奶奶帶著孩子睡覺吹了一夜風扇,我們都是蓋著涼被睡覺的。我心裡估摸著,這孩子十有八九是積食加上外感引起的發燒了。
自從今年4月份參加完厚朴修習營的艾灸和刮痧課回來,趕上孩子生病這還是頭一遭,怎麼辦呢?我冷靜下來搜索大腦裡面一切關於退燒的方法。
韓姝老師在課上講的孩子退燒三部曲還歷歷在目:
1.揪大椎:大椎揪痧可以振奮陽氣,就是有點疼,但必須下狠手,孩子疼哭了出一身汗也有助於退燒;
2.摩腹:通過摸肚子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揉通中脘和天樞區域,讓胃氣往下降;
3.艾灸大椎1小時以上(如果是夾溼的外感病一般需要灸三天才能退燒緩解)。
這三步缺一不可。有條件去找中醫開方子退燒,上述都做了,不退燒,最後一步再吃退燒藥。好吧,既然思路已經非常清晰了,那就開幹吧,爭取早點拿下,因為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我希望這一切都是我可控的。忘了說最重要的一點,媽媽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母子連心,母親的心態穩定,孩子的病情也會更加穩定。
圖1:課堂老師示範–大椎揪痧
孩子目前精神一般,但沒有往常活躍。趁她在床上玩兒,我揮起手給她一頓“猛操作”-大椎揪痧,大概揪了7下,已經明顯出痧了,她還不會說疼,一直在那兒說癢,看著她可憐巴巴地邊哭邊說,我也就收手了,恐怕媽媽溫柔的形象不保,以後記仇了不讓我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