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嘴貧裡都是愛!好羨慕他們的相處模式啊!

吐槽嘴貧裡都是愛!好羨慕他們的相處模式啊!

在這個數據嚴重注水的時代,什麼叫有效播出?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大概就給娛圈的各位打了個最好的樣吧!

雖然這部電影的票房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的30億+,但對於國產影市來說,它的製作,拍攝方法,故事創新以及團隊管理模式,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當然,觀眾在戲劇本身之外體感最明顯的,就是幾乎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特別是演員們,幾乎到了全員上桌的地步。

主要角色,比如紂王妲己質子團以及崑崙快遞三人組不用多說,其他配角們也都吸引到了不少關注,體會到了新時代流量帶來的紅利。

有兢兢業業演戲多年的各位老戲骨們:飾演四大伯侯、比干、殷啟等。

國民演員袁泉夏雨陳坤:飾演申公豹、姜王后、元始天尊↓

甚至還有在彩蛋裡出場只有幾秒鐘的飾演聞太師、鄧嬋玉以及四大天王的幾位演員↓

而若要問出場少卻最討喜,賺足大眾好感度和路人緣的角色,必須是楊玏飾演的伯邑考了↓

一舉一動都讓人如沐春風,宛如謫仙下凡,用翩翩公子溫潤如玉來形容這一版的伯邑考最合適不過。

而他無懼權勢淫威,為保護所愛之人勇敢赴死更是感動了無數人。真正詮釋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正如他帶著聖光悲憫的品性一樣,影片在貫徹始終的陰冷色調中把為數不多的暖光大部分給了伯邑考↓

隨著電影《封神第一部》熱度持續走高,伯邑考這個角色也出圈了↓

而飾演伯邑考的楊玏,因為精湛的演技,也收穫了不少關注度和路人緣。

其實相較於片中年輕觀眾比較陌生的老戲骨和新人演員,楊玏算是知名度較高的↓

出生於1987年的他,很早就開始演戲,參演的影視劇非常多,已經是觀眾熟臉了。

最近幾年也靠著一些大熱劇逐漸打開了知名度。

比較有代表性的角色,有早一點電視劇《小丈夫》,劇中飾演陸小貝,和俞飛鴻搭檔上演姐弟戀↓

電視劇《匆匆那年》中的渣男男主陳尋↓

大爆劇《三十而已》中以自我為中心的陳嶼,人稱“陳養魚”↓

“陳養魚”可以說是楊玏演藝生涯中最為出圈的一個角色啦!

雖然這個角色人不壞,卻過度呆板無趣,不顧妻子感受,還大男子主義,某種程度上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了。

個性鮮明加上人設蠻寫實,映照出現實中某些群體特徵,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外,楊玏和毛曉彤搭檔飾演的“養魚夫婦”鍾曉芹&陳嶼雖然抓馬狗血,還是挺好嗑噠!圈了不少cp粉

“嶼過天芹”也是近兩年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BG組合~

因為熱度高有話題,兩人還趁熱打鐵給粉絲們來了幾波超強甜蜜輸出——連續合作拍攝了兩個短片、三個雜誌,線下各種互cue。

比如在最美表演中二搭演情侶↓

拍了時尚芭莎的“婚慶”大片↓

總之呢,楊玏終於靠著不討喜的“陳養魚”嚐到了流量時代的一點甜頭。

不過也因為飾演的渣男類型不少又出圈,加之本人長得也有點斯文敗類的帥氣,大家提到楊玏時,總免不了跟角色掛鉤,調侃討論時會不自覺貼上“自私”“渣男”的標籤。

這些刻板印象,因為伯邑考的出圈發生了兩極反轉!!!

電影中伯邑考才四場戲,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十來分鐘,但每一場都非常精彩,角色最後慘死更是惹人憐愛心疼。

現在,楊玏是網友心中的“西岐白月光”、“西岐長公主”、“最好的哥哥”。

大家紛紛調侃他簡直是“十年渣男無人知,一朝“肉餅”天下聞”(地獄笑話)!

試問誰看完這部片,不為西岐父子情兄弟情落淚呢!

值得一提的是,楊玏在片中和李雪健(飾演西伯侯姬昌)演的是父子↓

現實生活中,他與飾演東伯侯姜桓楚的楊立新老師才是真父子。

楊立新是與李雪健,陳寶國一樣的戲骨級演員,1957年出生於北京,18歲時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北京人藝是什麼地方?簡單來說,就是老戲骨扎堆的“藝術殿堂”。

從業生涯中飾演的角色也都是十分的經典,像《我愛我家》中的賈志國、《楚留香傳奇》中的左輕侯、《正陽門下》的楊書記和《大江大河》的水書記等角色。

可以說,楊玏作為他的兒子,算是早期星二代代表了。

《封神第一部》中對中國式的父權和父子關係進行了探討,四大伯侯和四個質子有一場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對手戲,映照出了背後完全不同的四種家庭教育種下的因果↓

伯邑考雖然不是質子,但他與西伯侯雙向奔赴的父子情令人感動不已,更是一種成功的親子教育典範。

有趣的是,最近楊玏和楊立新父子的一些有趣互動也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尤其是兩人互相貧嘴吐槽挖坑的點滴實在爆笑,被大家調侃是雙向辜負的父子情。

《封神》剛上映那會,楊玏還以片中角色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的名義為楊立新角色東伯侯包場↓

結果楊立新接受採訪時,記者提到楊玏↓

老人家回答:得到了一些好評在這個戲裡(封神/伯邑考),我才想起來這個電影有他嗎?

父子倆接受訪問時互相貧嘴:兒子現場拆臺父親說錯雜誌名稱,還大膽放話自己要是能演回爹就好了

楊立新老師露出寵溺的笑:大膽我兒不過好可愛哈哈哈哈

楊立新得意於自己切面條,楊玏在旁邊的表情也太搞笑了吧哈哈哈哈↓

楊玏還爆料因為父親口風不緊,導致自己被爆了戀情222333

楊玏:坑我是吧?大半夜把你從床上薅起來給我上表演課↓

玩笑歸玩笑,這對父子生活中相處模式還是非常和諧的,家庭教育也更偏向西伯侯姬昌式的自由有愛。

即便是吐槽,也帶著愛——

比如,楊立新咬牙切齒說起楊玏小時候特別能吃,一天十袋奶還加雞蛋黃和糕乾粉,一個月六十多塊錢的工資基本全給他吃完了↓

話說這才是管娃的好爸爸,啥都記得清!換個不管娃的生日都記不住。

《封神》中姬昌對姬發說: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而現實中楊立新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如此:不多加干涉,但對方提要求就會有回應。

在楊玏小時候,楊立新會蹲下甚至跪下以視線齊平的方式與小孩對話。“大人怎麼教育孩子,他就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楊玏說因為爺爺去世的早所以知道父親可能不太善於和兒子相處,但楊立新會當場找方法補救因為自己沒有規劃而導致的問題,日常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的溝通↓

而楊立新知道有些話說不出口,所以會改用文字表達,在孩子開啟獨立生活後,告別的時候會一路走一路拿賓館的信紙把內容寫給他。

楊玏對父親的方法也很受用,受益最多的是情緒穩定,即使著急也從不會表現在孩子面前或者帶給其他人↓

並對父親的這些“小毛病”表示理解↓

雖然成長過程中,楊玏也無可避免的會遇上爭取父親認可的課題,他曾坦言“你有一天給我一個奧斯卡,都比不上我爸誇我一句”↓

但這種爭取並不會讓他感到壓抑和心累,相反在成長過程中,父親楊立新一直是他堅實的後盾和支持者。

在父母離異後,楊立新更是兼顧起來兩個角色,成為兒子生活的支柱。

正是這樣一個在表達愛方面略為笨拙卻從不吝嗇展示愛的父親,才培養出楊玏這樣幽默又紳士的孩子吧!

楊玏曾在採訪中自曝,和父親平時生活中會像朋友一樣相處,輕鬆愜意,沒有壓力。

父子倆曾一起參加了一檔綜藝,兩人在雲南逛古鎮、看白劇、露營、野炊,楊玏在父親身邊就是個“大孩子”,和父親插科打諢開玩笑,就像在逃相聲演員,幽默又自然~

楊玏和父親楊立新之間的關係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庭之中父親和孩子的關係,父親沉默但對孩子的關愛並不少,孩子把父親當作榜樣,覺得父親的認可才是終極認可。

更難得的是,兩人卻沒有很多中國式父子關係中的一個槽點bug:比如父親普遍想樹立威信,但自己往往又不是很優秀,或者說知識面又不足以碾壓兒女,所以經常形成父子,父女關係對立。

楊玏和楊立新父子“雙向辜負”的叛逆相處,除了充滿笑點,還讓我們看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溫馨互動,感受到了背後蘊藏的強大親情能量,這種真誠和有趣,能夠讓我們在歡笑中,切實感受到生活的溫暖。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像他們那樣,擁有一份堅固又自由,健康又平等的親子關係,真正能享受到和諧互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