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東西模糊不清、偶爾眼睛脹痛不適……很多人以為是用眼過度或近視加深了;頭痛、噁心、嘔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感冒了或者胃腸道毛病。殊不知,有時候這幾個症狀同時出現,也可能是眼睛出了問題。
關燈玩手機,當心這個致盲性眼病
據廣州日報,廣東佛山一名27歲陳先生(化名),因為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眼睛偶爾還會脹痛不適,他到醫院眼科就診後,竟發現是青光眼中晚期。
原來早在半年前,陳先生就發現自己看東西越來越不清,一開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以為自己本來就有600度近視,又經常看電腦做設計,視力有點變差也不奇怪;結果,沒想到到醫院就診後確診青光眼中晚期。而因為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小陳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廣東省佛山市二醫院眼科醫生吾敏輝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表示,過度的近距離用眼以及黑暗中看手機,容易引起眼壓增高,而長時間的高眼壓就可造成視神經損害,導致閉角型青光眼。
近年來這樣的青光眼患者不斷增加,“他們並無典型青光眼症狀,而是出現了視力下降、眼脹、視疲勞、看燈光有彩虹樣感覺、頭痛、失眠等症狀。有些患者像小陳一樣,本身有近視,會誤以為只是近視加深,越拖越久,直到去醫院做了檢查才知道自己是青光眼,但往往已經是晚期,這個時候就很難治療了。”吾敏輝醫生說。①
哪些情況可能引發青光眼?
北大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王凱2016年在健康時報採訪中介紹,青光眼分為四種:先天性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不同類型的青光眼發病原因不同。
▶ 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髮育過程中眼前房角發育異常,引起眼壓升高。
▶ 原發性青光眼:又分為急、慢性閉角型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等。在誘發原因中,目前能確定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情緒激動、用眼過度、長期失眠,或局部、全身用藥不當等。
▶ 繼發性青光眼:大多是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比如屈光不正(近視、遠視)繼發青光眼、白內障繼發青光眼等。②
哪類是青光眼高危人群?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尹厚發2023年在健康浙江刊文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光眼的風險因素會增加。超過45歲,從未進行過眼部檢查的人,要定期做眼部檢查。
▶ 家族中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患有青光眼,這類人其發病率會增加5~10倍,要注意預防。
▶ 高度遠視或高度近視的人尤其要注意,兩者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 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 精神壓力較大,負性情緒頻發且劇烈變化的性格心理因素也容易誘發青光眼。③
生活中做好5件事,遠離青光眼
1. 避免關燈看手機
廣東省佛山市二醫院眼科醫生吾敏輝提醒,“經常近距離對著電腦,眼球的集合聚焦功能持續調節,會讓眼睛眼壓升高,可能會誘發閉角型青光眼;關了燈躺在床上看手機,光線暗,瞳孔容易散大,房角變窄,房水排出受阻,也容易誘發閉角型青光眼。”①
2. 避免短時間大量飲水
福建省廈門市中醫院主治醫師鍾瑞生2023年2月接受廈門晚報採訪時提醒,一次性喝水不要超過1000毫升。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這會造成眼壓突然增高從而誘發青光眼。④
3.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容易引起眼部疲勞。精神緊張及眼部疲勞,都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功能紊亂,通透性增加,房水分泌增多,而導致眼壓升高。⑤
4. 減少趴著睡覺
許多年輕人每天長時間使用電腦,或低頭看書,生活節奏快,中午時間緊,就趴在桌上休息。長期保持低頭的姿勢,頭部充血,使得血液在眼部聚集增多,眼壓升高。⑤
5. 注意控制近視度數
在年輕人群中,高度近視的發病率近年來有所提高,而高度近視的患者由於眼球結構的改變,使得視神經更容易受到眼壓的損害,因此更容易患開角型青光眼。⑤
6. 定期做眼底檢查
定期檢查眼底和眼壓,是有效篩查青光眼的唯一方式,可以及時發現、提前干預,最大限度減少疾病對視力的影響,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