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回歸,又來放大招了?

頂流回歸,又來放大招了?
點擊上方藍字“新浪娛樂”→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就能快速找到我們啦!

前幾天微博上有這麼一個爆火的熱搜話題,為什麼劉德華很少演反派?
拋開玩梗的成分,倒不是劉德華塑造不了反派,而是他本人形象真的太好太正派了,很難讓觀眾相信他是一個壞人,另外也正如他自己所言,每次演反派好像都有足夠的理由。
他不是沒演過反派,而是他演過的所謂反派都不是傳統黑白二元對立敘事下的純粹反派。
《無間道》裡的警察臥底劉建明是大反派吧,但劉建明本身又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一個“我想做個好人”的壞人。
《天下無賊》裡的王薄則是一個迷途知返的壞人,生而為賊,卻相信了天下無賊,用生命守護了傻根心裡的烏托邦。
《門徒》的反派毒梟阿昆甚至還讓劉德華拿了金馬影帝,阿昆賣毒販毒內心又無法自洽,最終為了保護家人自裁。
《拆彈專家2》裡潘乘風這個角色更是很難用“好人”或是“壞人”去簡單界定,身份幾次轉變,從好人到壞人再到好人,你是能理解他的每一次選擇。
《拆彈專家2》當年票房達到13億元,一度登頂港片票房冠軍。
時隔三年,劉德華+邱禮濤的組合再度迴歸,帶著新片《莫斯科行動》殺入國慶檔。
作為國慶檔唯一一部犯罪動作大片,這次《莫斯科行動》賣相如何?
《莫斯科行動》最大的賣點之一,改編自90年代真實大案。
一直以來,90年代的奇案大案都是電影創作者們偏愛的故事素材。
這類真實案件被搬上大銀幕,對觀眾總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
《莫斯科行動》的故事取材就有一個駭人聽聞的真實基底在支撐——“93國際列車大劫案”。
1993年5月27日,在一輛由北京開往莫斯科的K3列車,發生了一起影響極為惡劣的大劫案。
先後四波歹徒輪番上車洗劫,千餘位乘客遭歹徒暴打、搶劫,多位乘客被打傷、刺傷,甚至還有女乘客經歷歹徒輪番侵犯的噩夢。
那個時候正處於蘇聯解體,俄羅斯亂象叢生,生活物資極度匱乏。不少中國“倒爺”看中了其中的商機,紛紛遠赴俄羅斯做跨國商貿。
K3列車就是當時從中國通往莫斯科的唯一路線。
從北京出發,路過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終點站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全程長達7858公里,需要行駛六天五夜。
由於K3列車是跨國列車,在駛出中國境內後,原本負責車上安保問題的中國乘警必須要從列車上撤下,但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乘警卻不一定會上車。
正是這樣一段無秩序可言的法外之地,給了犯罪團伙們可乘之機。
電影一上來,就把在K3列車上那些真實發生過的殘酷細節展現在觀眾面前。
劫匪們上車後面罩一帶,對準提前“踩盤”物色好的目標一頓暴行。
女悍匪一個看不順眼,指使自己的同居男友扒下女乘客的衣物強行侵犯。
男乘客跳車逃跑,匪徒們們不惜拉下列車的緊急制動閥門,追下車行兇。
但K3列車上所發生的一切匪徒暴行,只是電影的一個開胃前菜。
列車停靠後,又是下一個故事陣地。
匪徒兇途末路下的瘋癲、國內警方跨國捉捕的艱難、警匪間的生猛對峙,隨之而來。
電影根據真實案件的信息又做了不同程度的填充和擴寫。
比如,莫斯科地下有著舉世聞名的下水道,四通八達,複雜至極。
當年很多地下賭場的入口都被安排在下水道,上面是紙醉金迷的賭場,下面是陰暗潮溼的下水道。
《莫斯科行動》一場警匪追逐的重場戲就發生這裡。
比如,當年中國警方在俄羅斯沒有執法權,跨國追兇只帶了擀麵杖等物品防身。
於是你能在電影裡看到張涵予用擀麵杖對陣手槍。
再比如80、90年代中國倒爺到底有能有多賺錢,最著名的一個案例,被稱為“中國第一倒爺”的牟其中,用500車的積壓罐頭倒賣了4架蘇聯飛機。
這個真實案例,也在電影中用了一種相對巧妙的方式呈現。
劇組在場景還原上的做法,和電影風格一樣硬核粗暴:莫斯科賭場的地下水宮、中俄列車換軌站、廢棄火箭基地都被她們1:1直接復刻。
看《莫斯科行動》一個最大的觀感,槍戰戲、爆破戲不只是邱禮濤的舒適區,還是他的統治區。
地下水道飆車↓
汽車逼停直升機↓
火車劫持極限一換一↓
種種激戰、爆破大場面輪番上陣,是你應接不暇的程度。
國慶檔如果單純追求視聽特效,把電影票貢獻給《莫斯科行動》,不虧
再看演員陣容。張涵予與劉德華繼《天下無賊》後時隔20再度上演警匪追逐戰同樣也是看點之一。
張涵予扮演的警官崔振海,臨危受命,跨國追捕。
崔振海雙商在線,又武力值爆表。
演起這類正面硬漢的角色,對於張涵予來說可謂駕輕就熟,一如既往的穩。
同樣穩的自然還有劉德華。
他飾演的瓦西里,一個卡在世界灰色縫隙裡,遊離在黑與白邊界的人。
瓦西里曾在國內靠走私起家,成為通緝犯後被迫逃亡莫斯科。
可哪怕遠走他鄉多年,他心裡始終舍不下對女兒的愛,善惡交織,互相拉扯。
最後瓦西里的選擇成就了他的角色弧光,也應了電影裡的那句臺詞:“人生就是一本賬,欠債得還。”
黃軒飾演的悍匪頭目苗青山可能整部影片裡反差最大的那個人。
這種反差不僅僅是演員本身形象帶來的反差,還因為這個角色本身就在斯文和兇殘間反覆橫跳。
一個喜歡肖斯塔科維奇,會打扮得西裝革履去聽交響樂的人,實際上是個極端扭曲、喪心病狂的亡命之徒。
對無辜的陌生人能狠下殺手,對共進退的手下同樣也能殘暴無度,並且對自己的罪行毫無悔意,以之為傲。

窮兇極惡的人或許是最沒有資格幻想美好的人,苗青山在電影裡最期待的場景是:“這個世界給我的都會是掌聲和鮮花”。

苗青山和瓦西里在電影裡就像是一個在善惡徘徊下不同選擇的對照組。
他們有著相似的初始狀態,一個不曾回頭一再墮落,一個無法與愛割捨選擇了回頭。
文詠珊繼《消失的她》後再演蛇蠍美人。
她飾演的真真是全片的美貌擔當,一頭復古大波浪捲髮,危險又迷人。
同時也是全片的悲情擔當,與瓦西里相愛不能相守,他不願她受自己拖累,她甘願為他以身犯險。 
在那個兇猛的年代,她也有她的不得已而為之。
《莫斯科行動》不是單純的視覺爽片,也有對動盪時代複雜人性的洞察。
張涵予在回憶自己的1993年時說,當年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身邊所有人都在想法設法做生意。
包括“倒爺”這一特殊群體是怎麼產生的?
你可以說他們是踩中了時代的風口,也可以說他們是鑽了制度的空。
事實上“93國際列車大劫案”裡不少劫匪頭目,一開始就是“國際倒爺”,他們遠赴海外賺取鉅額利潤後, 在貪慾中沉淪,才開始鋌而走險。
有個女劫匪頭目趙金華,原本是北京西單擺服裝攤的商販。
只是短短一年的時間,她就從一個普通商販變成了無惡不作的劫匪頭目。
如今的90年代被加了越來越多懷舊濾鏡後,成了很多人口中的黃金年代:自由、開放、充滿希望。
可真正經歷過的那個年代的人,切身感受更深的還有瘋狂和混亂。
野蠻生長的轉型時代似乎真的遍地黃金,而在動盪和誘惑中瘋狂滋長的,是野心、是機遇,也可能是慾望,是罪惡。
視效爽感之外,或許我們還能透過這部電影窺見一些那個年代更為殘酷的現實。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