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藏”在臉上?長壽的人臉上或有5個特徵,佔一樣也恭喜

壽命“藏”在臉上?長壽的人臉上或有5個特徵,佔一樣也恭喜

王大媽今年67歲了,一直是微胖界的時尚女神,但由於年輕時身材問題留下的不良回憶,她非常羨慕纖細的身材。

即使已經過了半百,王大媽仍然不滿足現狀,四處尋找減肥秘訣,期望獲得更加完美的身材。從節食到喝減肥茶、從中藥到健身,最終發現自己瘦了十幾斤。
然而,成功後的王大媽並沒有感到開心,因為自從瘦下來之後,王大媽總是感到頭暈,有時坐久了站起來走兩步,也感覺天旋地轉。
她原本以為可能是累了,過些日子就會好,但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王大媽不得不去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出人意料,她出現了營養不良和嚴重的骨質疏鬆。
老來瘦=人長壽?研究告訴你答案
許多人信奉“老來瘦等於老來壽”,然而,老年人過於瘦弱並不一定意味著長壽。近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nnals of Epidem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該研究表明,相比那些一生體重都處於正常範圍內的成年人而言,如果成年時處於正常範圍,但在晚年體重適當超標壽命會更長,而那些成年之後就一直處於肥胖狀況的人死亡率最高。
這項研究跟蹤分析了4576名測試者及其3753名後代的數據,從1948年開始,一直追蹤到2014年。
通過對這些人的生活習慣和肥胖程度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開始時體重處於正常範圍,但在生命後期適當超重的人是最有可能存活的人。
胖和瘦最簡單的判斷依據是體質指數(BMI)。BMI等於體重(以千克為單位)除以身高(以米為單位)的平方。
根據中國成人的衡量標準,BMI小於18.4為消瘦,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大於等於28為肥胖。
對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體重控制在24-27.9為超重較好,可見並非越瘦越好。老年時適當超重可以提高生存率,而過度消瘦則可能增加死亡率。
長壽的人臉上或有5個特徵
1.眼睛明亮有神
眼白渾濁、白內障等問題常常困擾著許多老年人,導致他們視物模糊。如果老年人能夠保持眼睛明亮,沒有老花眼等問題,那麼他們獲得長壽的幾率也會相應提高。
2.面色紅潤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逐漸減緩,面容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紅潤。然而,如果面色仍然顯得紅潤,那就說明血液循環相對順暢,各個組織器官得到了充足的血液供給,健康狀態也相對較好。
3.笑容常掛臉上
“笑一笑,十年少”這句話確實有科學依據。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表明,愛笑的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可分別延長11%和15%。
當人笑的時候,大腦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可以帶來明顯的幸福感和愉悅感。通過提高幸福度,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延長壽命。
4.牙齒堅硬
良好的口腔健康與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和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聯繫。健康的牙齒可以讓老年人正常咀嚼食物,充分吸收營養,進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5.面部肌肉飽滿
古人有一句諺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意思是不要和臉上沒什麼肉、顯得扁瘦的人交往。雖然這句話缺乏科學依據,但無論是面部還是全身,老年人最好能多點肉。
2022年,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對高齡老年人具有保護作用。對於80歲以上的老年人,BMI達到29.3kg/㎡時,全因死亡率最低。
許多人在年齡增長後,身上的肌肉逐漸減少,肌肉生理功能減退,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走路搖晃、握力下降、體弱乏力,免疫力降低,摔倒和骨折等風險大大增加。
如果老年人稍微胖一點,恰好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應對日常活動,這樣即使不幸生病,也有利於抵抗疾病的消耗性折磨,更快康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