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柔性OLED如今已成氣候,未來更具想象力

國產柔性OLED如今已成氣候,未來更具想象力

隨著OLED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如今中高端智能手機已逐步轉向這一面板,並且柔性OLED屏幕也已經在越來越多機型上出現。而備受關注的摺疊屏手機更是如此,例如在OPPO方面在不久前發佈的小摺疊機型Find N3 Flip上,所採用的6.8英寸AMOLED內屏除了支持1Hz-120Hz的自適應多頻動態刷新外,峰值局部亮度可達1600nit、全局亮度也達到了1200nit的水平。

但與以往三星、LG在高端OLED面板幾乎壟斷的市場格局不同,目前包括OPPO、vivo、小米、榮耀、華為在內的主流廠商,已經正在將國產屏幕面板逐步引入到中高端、甚至是頂級旗艦產品上。甚至有傳言稱,蘋果方面也在考慮在iPhone的供應鏈體系中增加國內屏廠。作為目前已經在智能手機中非常普遍的柔性OLED面板,更是成為了國內各屏廠的必爭之地。

柔性OLED屏幕的幾種基本形態

所謂柔性OLED,實際就是製作在柔性基板上的OLED屏幕,並憑藉著柔韌性更好等特性,自出現以來就受到了諸多終端廠商的青睞。目前柔性OLED的主要應用還是在手機市場,也已經被廣泛用在中高端機型上。而對用戶來說,由於柔性OLED面板所使用的COF(Chip OnFilm)和COP(Chip On Pi)特性,可以將部分組件彎折到屏幕下方或背部封裝,因此屏幕邊框可以做得更窄,使得視覺效果更為出色。

此外柔性OLED的更大亮點,就是催生了摺疊屏手機這一全新產品形態的誕生。不過由於需要同時兼顧顯示效果和可摺疊的特性,因此製造難度較高,所以在摺疊屏手機中屏幕的成本相對較高,往往佔據了整機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而後續進一步降低可摺疊柔性OLED面板的成本,也將成為摺疊屏手機逐步普及的關鍵因素之一。

平板電腦除了OLED,還有Mini LED這樣成本更低、顯示效果更好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在更大尺寸的平板電腦上,柔性OLED面板的應用卻並不多見呢?其實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其一,是由於平板電腦的產品特性,使得其對於屏下指紋識別的需求並不敏感,而手機則恰好相反,但目前只有OLED屏幕可以搭配屏下指紋識別模組使用。其二就是平板電腦除了OLED之外,還有成本更低、顯示效果同樣出色的選擇,例如Mini LED屏幕。再加上由於平板電腦的體型相對較大,所以柔性OLED可有效縮小屏幕邊框的優勢並不那麼明顯,尤其是與屏幕尺寸更小的手機相比,並不那麼突出的視覺效果也阻礙了相關廠商使用OLED的熱情。

由於近年來國內屏廠在技術方面的不斷進步,也使得其在面對三星、LG等此前的頭部OLED面板廠時有了更多的底氣,因此諸多主流手機廠商也願意將優秀的國產面板引入到自己供應鏈體系中,甚至還會採用聯合研發的方式來實現相關產品的差異化。

強調護眼功能、並在防藍光認證等相關功能上下功夫,也成為了許多廠商力推的方向

例如小米的頂級影像旗艦小米13 Ultra,就採用了與TCL華星聯合研發的6.7英寸2K柔性OLED屏,由於使用的是新的C7發光基材,因此能夠實現2600nit的峰值亮度。此外這塊屏幕的亮點還有諸如支持1-120Hz的自適應刷新率,在專業原色屏模式下色彩還原更真實、視覺體驗更出色等特性。

諸如OPPO Find N3 Flip配備的6.8英寸京東方柔性OLED內屏,就採用了COE無偏光片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環境光反射,大幅提高顯示透過率,避免屏幕顯示受到環境光的影響。同時其所支持的Pro XDR,不僅能大幅減少了畫面的卡頓和延遲,而且在影音娛樂等應用場景中還能帶來更好的體驗。

1mm屏幕邊框的視覺效果

此外,目前各大主流廠商的相關機型大多還提供了諸如高頻PWM調光、類DC調光等護眼措施,並且在在防藍光認證、護眼功能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有廠商已經將PWM調光提升到了3840Hz的地步。為了進一步提升視覺體驗,TCL華星通過優化創新電路結構,還實現了屏幕四邊邊框僅1mm的極限寬度,同時還實現了約為8%的功耗降低。

在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內屏廠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儘管目前國內屏廠正在逐步崛起,但韓國面板廠商依舊還佔據一定的優勢。據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韓國去年以81.3%的全球OLED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但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柔性OLED面板的出貨佔比就達到了41.8%,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據調研機構Stone Partners預測,2023年第二季度TCL華星、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國內屏廠將出現大幅增長,出貨量佔比或將達到50.2%,並超越韓國面板廠商。

當國產柔性OLED面板成本優勢凸顯,以及良率的不斷提高,也使得其受到了越來越多手機廠商的青睞,並逐步降低對於韓系面板廠商的依賴。並且隨著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國產屏廠也正在不斷拉近與三星、LG的技術差距,特別是在面向主流市場的產品上,包括京東方、TCL華星,以及天馬等廠商的產品與後者同類面板基本已無差距,但在旗艦產品上,三星的高端面板目前依舊還是國內屏廠追趕的目標。

車載顯示或將是柔性OLED屏幕發力的重點方向

未來隨著各類終端產品對於OLED屏幕需求的擴大,柔性OLED面板顯然還將有著更大的市場空間。諸如在三星Galaxy Z Flip5上已經出現的異型外屏,就可能會成為這類摺疊屏機型的一大方向,而受車內空間設計的限制,柔性OLED也極有可能會以異型屏的形式出現,這些屏幕通過設計師的奇思妙想,將為用戶帶來更具科技感的視覺體驗。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也勢必將會為國內屏廠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中國首個自主操作系統的生態之路,與它的轉型之痛

最初的Hopen OS,路可能走得有點偏。

多家頭部企業攜手,要為元宇宙插上翅膀

不久前成立的OpenUSD聯盟,或將為元宇宙插上翅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