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腹脹便溏,這張仲景經方好用

頑固腹脹便溏,這張仲景經方好用

小編導讀

現代很多人吃得好、運動少,難免出現腹脹的情況。不少人不把腹脹當回事,難受了就自己吃點藥,可往往反覆發作難以徹底緩解。其中關鍵就是辨證不準確,沒搞清病機。安老師曾經也遇到一個類似的案例,讓我們跟著安老師的思路,手把手學習治腹脹的思路。

病情資料

宋某,女,40歲,2021年1月6日初診。

主訴:腹脹伴大便不成形2年

現病史:患者2年前出現臍下腹脹、大便不成形,大便1日1行,曾學過一點中醫知識,認為屬於中氣不足,1周前自服補中益氣丸後感腹脹加重,又服牛黃解毒丸,上述問題仍未解除。

刻下症:臍下腹脹,右側肝部悶脹,易口腔潰瘍,納食正常,眠安,大便1日1行,不成形,便後不暢,小便正常,腹部無突起,按之柔軟,壓之不痛,舌尖紅,苔淡黃膩,脈弦滑。

個人史:平素急躁易怒。

體格檢查:腹部無突起,按之柔軟,壓之不痛。 

病因理論

1.問診求因

通過問診可知,服補中益氣丸後自感腹脹加重說明不屬虛證,應為氣滯實證,服牛黃解毒丸,腹脹解除,說明不屬於熱毒;平素急躁易怒為肝旺有熱之象。綜合分析,病因是氣滯,肝旺有熱

2.審症求因

通過審症獲得的病因是肝脾氣滯。

病機理論

從患者服補中益氣丸後自感腹脹加重的情況看應屬實證,牛黃解毒丸針對三焦鬱熱引起的病證,有清熱解毒之功,無理氣除脹之效,故服後脹滿不消。平素急躁易怒,鬱怒傷肝,使得肝鬱氣滯,進而造成中焦氣機雍滯、腸道氣機不暢,故腹脹,便後不暢,氣鬱可化火熱鬱心經容易口腔潰瘍;舌尖紅為上焦有熱之象,脾氣雍滯,運化失職,溼濁內生故大便不成形,苔膩,苔淡黃屬有熱,體內有溼熱停聚可出現淡黃膩苔;脈弦,結合右側肝部悶脹、平素急躁易怒,與肝有關,屬肝鬱氣滯之象,脈滑結合腹脹、苔膩、大便不成形,與溼證有關

綜合以上分析,病位在腹部,與肝、脾關係密切,屬實證,氣滯重,溼熱輕,病機是肝脾氣滯。

 

方藥分析

1.處方資料

醋柴胡10克,鬱金10克,木香6克,佛手10克,炒白芍10克,枳實10克、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炙甘草6克,7劑,水煎服,日2次。

2.方藥的選取

患者屬實證,為肝脾氣滯、肝脾不和之證,治療以疏肝理脾、舒暢氣機為法。方以四逆散加減。四逆散出自《傷寒論》,主治肝脾不和證,由甘草、枳實、柴胡、芍藥組成,具有透邪解鬱、疏肝理脾的功效,方中藥物均選用。本病案符合肝脾氣滯實證,脾氣雍滯需破氣散結,肝氣雍滯需疏肝理氣。

手把手教你做臨床

《從中醫理論到臨證實踐:安老師手把手教你做臨床》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書選擇具有代表性且臨床資料較全的臨床初診案例,對辨證治療過程給予詳細的分析與歸納。抽絲剝繭地揭示出了將中醫理論運用到臨床實踐的全過程,適合中醫院校的學生、畢業後的年輕醫師以及一切中醫愛好者閱讀學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