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大展“人與獸”(Man and Beast)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呈現,40多幅培根畫作首次齊聚英國。在展廳門口,你會看到地板上豎立著這樣一塊內容提示板,再看看牆上掛著的作品,不由讓人發出質疑:就這?
“弗朗西斯·培根:人與獸”(Francis Bacon: Man and Beast)展覽現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2022年
儘管限制級內容主要針對幾幅畫面色情、與男同相關的作品,但展廳隔壁的裸女畫作卻並沒有如此“待遇”。這不禁令人迷惑:什麼樣的內容需要預警?這樣的提示是否小題大做、具有雙重標準?
“翠西·艾敏與愛德華·蒙克:孤獨的靈魂(Tracey Emin / Edvard Munch: The Loneliness of the Soul)”,展覽現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2021年,該展也含有內容預警。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觸發預警”(trigger warnings) 。該詞又稱為“內容預警”(content warnings) ,與心理學發展密切相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許多參與過越戰的士兵出現心理問題,專業術語“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由此誕生,其觸發因素(triggers) 也成為心理學家的研究課題。
在英劇《神探夏洛克》中,華生醫生因參加阿富汗戰爭而患有PTSD。
到了八九十年代,“觸發預警”開始出現在一些女性主義線上論壇,主要提示內容包括性別暴力、飲食障礙和自殘等行為。直到2010年左右,推特等社交網絡的大肆興起,該詞才逐漸進入主流視野,並延伸至性別之外的更多主題。如今,點開一篇文章或一條視頻前,你都可能看到過相似預警。除了社交媒體,它還被廣泛運用於教育、新聞、文化和藝術等領域。
圖1 :美國一所大學裡的“觸發預警”
圖2 :影視劇片頭的“觸發預警”
在電影行業,分級制度的依據正是可能引發人不適的髒話、暴力、恐怖和色情等內容預警。在教育方面,國外大學在給學生提供閱讀清單時,也會標註書目內容可能與殖民、種族歧視、宗教迫害等相關。
近幾年,藝術展中開始頻繁使用觸發預警的標識,內容大多包含以上提到的主題範疇。2020年,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 在展覽“英式巴洛克”(British Baroque) 的一間展廳曾提醒觀眾“部分作品涉及奴隸制內容 ”。
Benedetto Gennari 《Portrait of Hortense Mancini as Diana by Benedetto Gennari junior》,1715年,展出於泰特不列顛美術館“英式巴洛克” 展覽,涉及奴隸制主題。
除了這類與社會歷史、個人經驗相關的預警外,可能誘發人心臟病、幽閉恐懼症等疾病的聲光電裝置作品通常也會有觸發預警提示。 可見,內容預警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而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被預警,也引發業內外的討論與爭議。
英國V&A博物館在汽車主題展“Cars: Accelerating the Modern World”上提供了內容預警,提醒觀眾一些裝置可能引發不適。
可以,且有必要?
觸發預警在藝術展的興起並非空穴來風。2016年,美國聖路易斯當代藝術博物館(Contemporary Art Museum in St. Louis) 展出的一件Kelley Walker 作品引發爭議。該作採用巧克力與牙膏塗抹於照片,讓場館黑人員工聯想到白人警察的暴力,從而聯名抗議其“觸發了種族創傷”。於是,博物館在展廳外豎立了警示板,這一形式也在策展中流行起來。
Kelley Walker《Black Star Press》,2006年
沒有相關經歷與經驗的我們或許很難感同身受,但不能粗暴否定這種應激反應的可能性。 而站在博物館的角度,這種做法無可厚非。2017年,在惠特尼雙年展上,藝術家達娜·舒茨 (Dana Schutz) 的畫作《Open Casket》 以一位被施行絞刑的14歲黑人少年為原型,引起軒然大波。
2022年,卡塞爾文獻展上的一件作品被指為反猶主義,導致作品被撤、策展人道歉、部分參展藝術家退出、負責人離職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有“內容預警”,這些爭議或許不會鬧得那麼大。
圖1 :在達娜·舒茨的畫作《Open Casket》前,T恤上寫著“黑人死亡奇觀”(Black Death Spectacle)。
圖2 :印度尼西亞藝術團體Taring Padi創作的壁畫《People’s Justice》局部,在卡塞爾文獻展上被指責含有反猶太主義內容。
同時,這類預警也是博物館對相關話題的立場申明。 正如上文提到,泰特美術館對奴隸制內容的“敏感”,正是因為其創始人亨利·泰特(Henry Tate) 憑藉製糖業發家,而製糖貿易的興盛與奴隸制密不可分。歷史無法改變,泰特決定直面這段過往。
另外,想必大家都有體會,當下在網上心平氣和的理性討論越發困難,說一句話要用十句話來表達“求生欲”。因此,內容預警從某種程度上也是藝術機構的“防槓”與“免責聲明”。 然而,預警的前提在於,主辦方能提前對內容進行審查、貼標籤,而且尺度的把握十分微妙。
圖1 :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的展覽“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提供內容預警,提醒觀眾作品包含暴力、折磨場景。
圖2 :威廉·布萊克《Nebuchadnezzar》,54.3×72.5cm,1795年
這也引發人們對創作表達權利讓渡的擔憂。 畢竟,一千個觀眾可能有一千種觸發因素。博物館能預警得過來嗎?究竟哪些內容必須有預警?儘管許多國外藝術機構成立了道德委員會(Ethics Committee) ,但仍在初步探索階段,還沒有統一的預警標準。
當然,預警並不代表“取消”或“封殺”,而是為觀眾提供一種選擇。 這背後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與尊重。以往,博物館不由分說地將所有視覺內容暴露在觀眾面前,並不考慮觀看者的感受。
這就像小時候父母強迫不愛吃肥肉的你——只要有營養,喜歡與否不重要。而內容預警讓觀眾可以選擇看或不看。 這背後也代表著社會道德觀念、準則、習俗的演變 ,因為存在爭議的預警通常與種族、性別、歷史文化有關,人們對可能誘發心臟病這類的提醒並無異議。
圖1 :意大利藝術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作品展覽現場
圖2 :提香《搶掠歐羅巴 》(The Rape of Europa ),布面油畫,178×205cm,1560-1562年
比如,卡拉瓦喬作品中被割下頭顱的畫面被加上了內容預警;宙斯性侵歐羅巴這一源自神話的常見主題也常被列入提示範圍。這與人們對文明懲罰方式、性別問題的看法轉變不無關係。同時,隨著兒童觀眾越來越多,成人限制內容的預警對家長而言也十分有必要。
Artemisia Gentileschi《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布面油畫,158.8×125.5cm,1614-1620年
對於部分觀眾而言,觸發預警則可能會影響觀展體驗,就像是劇透,讓人對這件作品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理解。 不僅如此,根據最新的心理學研究,針對PTSD這樣心理問題的觸發預警可能並沒有用。也就是說, 避免觸發因素並不是應對PTSD的有效機制,甚至可能會加重或延長PTSD症狀。 尤其是“觸發”和感嘆號這樣的字眼,反而會讓人更容易想起負面回憶。因此,一些學者建議使用更為中性的說法——“內容預警”。
可見,觸發預警看似不起眼,其判斷標準卻涉及醫學、心理學、歷史文化等複雜而廣泛的話題。作為藝術策展中一種新興現象,許多業內人士對其並不贊同。這是出於一種對錶達自由受限、審核機制和取消文化的警惕。有評論家甚至認為,“觸發預警”可看作是證明一件作品優秀前衛的某種標準……
的確,在互聯網時代,觸發預警不能成為限制藝術家創作的因素。而擺在藝術機構的問題則是,面對這樣的變化,是順應還是逆勢而為?畢竟,無視與迴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內容預警當然可以存在,但不能被濫用,而需要更為統一、透明且不斷更新的規範。
你認為藝術展需要“觸發預警”嗎?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