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 Plus/15 Pro Max綜合評測:影像篇

iPhone 15 Plus/15 Pro Max綜合評測:影像篇
  • 前言:iPhone 15系列的影像設計又有新活

關於iPhone影像能力好不好這個話題,可以說是從iPhone 4誕生至今,就已經爭吵過了無數次。

喜歡iPhone影像風格的朋友會覺得它的色彩很寫實,更適合進行嚴肅的記錄性拍攝,也很方便進行專業的後期編輯或創作。

但不喜歡iPhone影像表現的朋友,有一部分是覺得它的“美顏”不夠給力,另一部分則可能是更看重參數的“器材黨”。在Ta們看來,以前的iPhone既無大底、又無潛望式長焦,怎麼能當得上“手機裡的好相機”呢?

然而美顏這種事情,早就有了一大批第三方App可以完美解決。到了此次的iPhone 15系列上,蘋果更是一口氣補齊了“大底、高像素、潛望式長焦”這三個目前流行的手機影像設計關鍵詞。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這樣的背景下,iPhone 15系列的實際影像表現到底如何呢?今天我們三易生活就結合硬件設計的探討,以及實際樣張的解析,來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 硬件解析:自研長焦是亮點,但標準版的進步更大

與以往的產品相比,iPhone 15系列的相機設計有哪些亮點?根據目前已知的公開信息,我們總結出了兩份表格。首先,是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 Pro Max的後攝模組硬件規格表,作為對比,還附上了前兩代“超大杯”機型的數據。

從硬件層面來說,iPhone 15 Pro Max的主攝和超廣角部分基本延續了前代機型的配置。它擁有一顆放到現在來說其實也頗為“巨大”的主攝CMOS,而且在具備高像素的同時、單像素尺寸也不算小。

與此同時,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索尼IMX633)也是目前少數支持雙核對焦的方案。這就使得它無論畫質、還是對焦表現,都比安卓陣營大批配備5000萬像素JN1的機型強了不少。

其次在長焦方案上,iPhone 15 Pro Max此次史無前例地帶來了獨特的“四稜鏡潛望式長焦”結構。它的內部與大家熟知的潛望式長焦有著比較大的區別,其不存在分立的兩片反射稜鏡、也沒有獨立的對焦鏡片,而是使用了一個完整的平行四邊形稜鏡來實現多次光路反射。同時將CMOS“架”在一個可以前後左右運動的機構上,既可以實現對焦、又具備了傳感器位移防抖。

這樣的設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簡單來說,它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大幅降低了潛望式長焦的模組厚度,從而使得iPhone 15 Pro Max在八點幾毫米的機身裡可以塞進5倍長焦,而不是像其他機型那樣,後攝部分動輒要到1釐米以上的厚度。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它也使得蘋果完全開闢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手機長焦結構路線,規避了大量的專利問題,並有望帶來更好的防抖效果。

相比之下,iPhone 15 Plus的後攝硬件雖然看似沒那麼極致,但其實也一點都不簡單。

一方面,它其實採用了一個全新的主攝CMOS,在尺寸、像素規模、對焦設計上,都“打平”了當前安卓中高端機型中常見的IMX890、GNV、OV50A等主流5000萬像素方案,甚至在防抖上可能還有一定優勢。

另一方面,iPhone 15 Plus的超廣角傳感器除了不支持全像素對焦外,在尺寸和感光能力上其實並不輸同期的Pro版機型,這也是此前從沒有過的情況。

在這樣的硬件加持下,從上面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到,iPhone 15 Pro Max在ProRes視頻的拍攝規格、內置視頻調色功能等方面都再創新高,或者說也變得更像是一款專業的“生產力工具”了。

與此同時,iPhone 15 Plus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其實也沒有差太多。它同樣可以拍攝4K 60FPS的杜比視界HDR視頻,一樣支持自動觸發、並可以後期調整景深的新人像模式算法,並且也適配了新的智能HDR5。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雙贏”的結局,即iPhone 15 Pro Max的影像能力變得更專業、更具生產力,iPhone 15 Plus也迎來大幅升杯,追平甚至部分反超了當前的主流競爭對手們。

那麼到了實拍樣張環節,兩者的表現又會是怎樣的呢?

  • 晝間樣張:iPhone 15 Plus有驚喜,超大杯重在全能

首先,我們還是用最基本的變焦樣張,來考察這兩款機型在晝間環境的拍照表現。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lus ISO25 14mm f2.4 1/1531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lus ISO40 26mm f1.6 1/5076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lus ISO40 52mm f1.6 1/4630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lus ISO40 133mm f1.6  1/3021s

在我們的變焦測試中,iPhone 15 Plus的這顆1/1.56英寸、支持傳感器位移防抖的主攝,至少可以穩定地提供到5倍的“望遠”變焦效果。對於沒有配備獨立長焦鏡頭的iPhone機型來說,這樣的望遠能力還是頭一遭,由此可見此次升級主攝所迎來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50 14mm f2.2 1/3390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80 24mm f1.78 1/9009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64 48mm f1.78 1/5376s

換用iPhone 15 Pro Max後會發現,它在超廣角和廣角模式下,畫面的亮度相比於iPhone 15 Plus似乎反而有所下降。為什麼會這樣呢?從樣張的EXIF信息來看,這可能與iPhone 15 Pro Max傾向於使用更快的快門時間有關,並且這種可以有效抑制大底CMOS常見的過曝問題,也有助於實現更好的防抖效果。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50 120mm f2.8 1/5376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50 267mm f2.8 1/1294s

樣張:樓房 iPhone 15 Pro Max ISO50 667mm f2.8 1/1318s

當然,因為有了全新的潛望式長焦,所以iPhone 15 Pro Max無論在5倍模式下的“望遠”解析力,還是更高倍率的畫面可用度,都要遠遠勝過iPhone 15 Plus。

樣張:酒瓶 iPhone 15 Plus ISO200 14mm f2.4 1/99s

樣張:酒瓶 iPhone 15 Pro Max ISO160 14mm f2.2 1/99s

樣張:佈景 iPhone 15 Plus ISO160 14mm f2.4 1/99s

樣張:佈景 iPhone 15 Pro Max ISO160 14mm f2.2 1/99s

在樣張的色彩方面,首先我們注意到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鏡頭在相同場景下的色彩、曝光高度相近,也從側面印證了此次iPhone 15 Plus超廣角有著大幅增強的事實。

樣張:佈景 iPhone 15 Plus ISO100 26mm f1.6 1/121s

樣張:佈景 iPhone 15 Pro Max ISO160 24mm f1.78 1/121s

100%放大對比,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為iPhone 15 Pro Max

至於主攝,由於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 Pro Max的主攝原生焦距不同,後者會更“寬”一點,所以也就意味著它會有著更大的視場角,在拍攝時能夠捕捉到更“廣”一些的畫面內容。

樣張:室內 iPhone 15 Plus ISO640 26mm f1.6 1/30s

樣張:室內 iPhone 15 Pro Max ISO1000 24mm f1.78 1/38s

100%放大對比,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是iPhone 15 Pro Max

其次,得益於更大的CMOS感光面積,可以看到在環境光線不足的情況下,iPhone 15 Pro Max的感光優勢開始顯現。它的暗處更“亮”,細節也更足一些。

樣張:玻璃瓶 iPhone 15 Plus ISO50 133mm f1.6 1/50s

樣張:玻璃瓶 iPhone 15 Pro Max ISO100 123mm f1.78 1/73s

樣張:花 iPhone 15 Plus ISO100 52mm f1.6 1/2342s

樣張:花 iPhone 15 Pro Max ISO50 48mm f2.2 1/1536s

最後,當我們將這兩臺機型放到極近距離的拍照場景時發現,iPhone 15 Pro Max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於視場角更廣,它還會根據實際拍攝對象的距離,環境光線條件等,智能切換不同的攝像頭,使用超廣角來充當微距、或是用主攝來拍攝暗光下的長焦照片。顯然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攝像頭更多、焦距更全有關,也與其所有攝像頭均具備很好的對焦結構不無關係。

  • 夜間樣張:iPhone 15 Pro Max全面領先,但iPhone 15 Plus更討喜

很顯然,由於CMOS配置上的顯著優勢,iPhone 15 Pro Max無論在解析力、拍攝靈活度、感光能力上都勝過iPhone 15 Plus。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到了夜間環境,“超大杯”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畫質優勢呢?

樣張:門 iPhone 15 Plus ISO500 26mm f1.6 1/25s

樣張:門 iPhone 15 Pro Max ISO1000 24mm f1.78 1/33s

100%放大對比,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是iPhone 15 Pro Max

答案可以說是,但也不完全是。因為從樣張來看,iPhone 15 Pro Max的夜景“風格”似乎與它的命名那樣,有著更偏向專業的寫實用途。相比之下,雖然iPhone 15 Plus的細節銳度略低、噪點控制也略遜一籌,但樣張的整體亮度反而會更高一點,乍看之下也更“討好眼球”。

樣張:窗口 iPhone 15 Plus ISO800 14mm f2.4 1/33s

樣張:窗口 iPhone 15 Pro Max ISO1000 14mm f2.2 1/33s

100%放大對比,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為iPhone 15 Pro Max

有的朋友可能會認為,這兩款機型的超廣角CMOS尺寸、規格是近似的,它們在晝間的樣張觀感幾乎相同,那麼到了夜間場景是不是水準也會相似呢?結果並非如此,可以看到,iPhone 15 Pro Max在這種更極端的暗光環境下,細節畫質明顯好了很多。這很可能就是芯片差異,所導致的ISP算力區別了。

樣張:房屋 iPhone 15 Plus ISO400 132mm f1.6 1/20s

樣張:房屋 iPhone 15 Pro Max ISO1600 120mm f2.8 1/25s

100%放大對比,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是iPhone 15 Pro Max

至於夜間場景的長焦表現,配備了獨立潛望鏡頭、且光圈比絕大多數機型更大的iPhone 15 Pro Max,顯然就有著極大的優勢了。就算iPhone 15 Plus憑藉著新的大底主攝,在夜間也能應付2-3倍的“望遠”需求,可一旦焦距拉長,就自然不是“超大杯”的對手了。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的朋友會覺得,我們前面的這些夜間場景都太苛刻,大家日常的夜間場景頂多也就是城市霓虹燈下,或酒吧裡的暗光環境之類。既然如此,我們確實也找到了一個這樣的場景,並使用這兩臺機型進行了對比拍攝。

左側為iPhone 15 Plus,右側是iPhone 15 Pro Max

可以看到,正如我們在夜景部分最開始就發現的那樣,iPhone 15 Plus默認會呈現出更亮、更暖一點點的風格,同時它的算法銳化痕跡會重一點。在不完全放大的情況下,這反而可能使得它的樣張看起來更“清楚明亮”、更討好眼球。而且只要不在那麼極端的測試場景下,這兩款機型的夜景表現也並不會有著特別巨大的差異。iPhone 15 Pro Max固然更準確、更清晰,但iPhone 15 Plus應付日常的生活記錄也不會不夠用。

  • 總結:iPhone 15系列這次應該可以讓更多人滿意了

正如我們在本文開頭就提到的那樣,iPhone的影像設計過去可能給很多人留下了“重算法”的印象,再加上他們從不公開自己使用的CMOS型號和規格,也導致外界對於iPhone的影像硬件長期以來認知不夠明確。

但在iPhone 15系列登場後,隨著iPhone 15 Pro Max補足潛望式長焦的短板,特別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悄悄”換用全新的大底主攝和超廣角方案,實際上就再也不能說蘋果沒有在iPhone的影像部分堆料了。

而且從實際的拍攝樣張來看,蘋果甚至是有意在不同定位的機型上,對影像風格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校。此次“超大杯”所拍出的照片,這一次並不見得在所有場景都明顯強於其他機型,甚至可能會有普通消費者覺得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拍出的照片更“好看”。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一方面我們當然可以說,蘋果放下了身段,針對市場需求做了更多的改變。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讓Pro版更專業,讓標準版表現更親民”的影像調校思路,未必就不會對今後整個行業構成長期、而且有趣的影響。

推薦閱讀:

iPhone 15 Plus/15 Pro Max綜合評測:外觀篇

 外觀部分的變化其實不小,蘋果也學會了“更懂人心”。

隱私沙盒備受爭議,谷歌為安撫開發者想出奇招

為了平衡用戶和廣告業的需求,谷歌此舉可謂是用心良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