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她忘恩負義?倒也不必

罵她忘恩負義?倒也不必

編輯:左靜
《再見愛人》最新一期播出,王詩晴被罵的那叫一個慘。
網友攻擊她綠茶、白蓮花、白眼狼,指責她又當又立。
孫怡直言:“她不是小白兔,有點同情老紀。”
papi大膽開麥:“有點忘恩負義。”
傅首爾暗戳戳點她過河拆橋。
明明前幾期播出時,大家都還忙著心疼她,怎麼就畫風突變了?
簡單的說,就是被自己“口無遮攔”的操作反噬了。
當著眾人面抱怨老紀,講話時不給對方留面子,反而讓自己的觀眾緣變差。
飛行嘉賓李靜提議大家聊聊槽點,她一口氣羅列了老紀“六宗罪”:
從不備註名字、記不住人、控制慾強、干涉她的社交、每天愁眉苦臉、情緒不穩定。
控制慾和干涉欲、情緒不穩定確實會傷害親密關係。
但是連不備註微信名和記不住人都要提一嘴,觀眾的觀感確實不好。
好像在硬湊缺點貶低對方,努力拉攏大家站在自己這一邊,替自己說話。
老紀見狀也趕緊倒油,緊接著講了個故事吐槽回去。
自己比較敏感或者介意的點,王詩晴會大大咧咧一股腦往外說。
一同約見客戶,在聊天中談到一些數字,她就脫口而出:“比我家老紀片酬還高。”
看到這一幕的觀察室的嘉賓都忍不住吐槽,這話真不應該說。
王詩晴當初說這話可能確實欠考慮,沒注意分寸。
但是聽到老紀吐槽後,她的第一反應是意識到錯誤,立馬道歉。
拋開老紀的溝通態度問題,光指責王詩晴現在有點誇張的表達方式,實在有失偏頗。
反觀下老紀在聽到王詩晴抱怨時的反應:
要麼是沉默不語,拒絕當面對線或溝通解釋。
要麼是憤而離席,迴避參與話題討論。
要麼是眼神警告,或者敲桌子警示。
又或者勃然大怒人身攻擊:“腦子不夠用就少說話。”
他堅信“家醜不可外揚”,不願意公開討論問題所在,上離婚綜藝還想表現成“恩愛夫妻”。
二十年前一起工作的同事指出,跟他一天的過不下去。
他權當人家是說笑,直到現在才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有問題。
在上節目前,王詩晴肯定在生活中也抱怨過很多次。
顯然,老紀並沒有聽進去,主打一個無視。
有問題不是及時溝通反饋,而是關起門來進行復盤式說教。
上了節目還想捂嘴不讓說,一廂情願地認為兩個人沒有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王詩晴在節目裡的表現,也許是因為長期溝通無果,所以向外求助時措辭激烈。
希望引起對方重視,但除了被刺痛和激怒之外,也許老紀壓根不會理會她的表達。
老紀的極端控制慾誇張到,王詩晴只是想嘗試自己獨立工作,看沒有他自己能不能做好。
他都會解讀成,對方在表示:“沒有你我會更好。”
關於這一點,王詩晴在後採中聊到了他的原生家庭:
“父母離婚,媽媽走了,爸爸因為種種原因也不要他,他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節目組提問老紀,他敏銳反問:“是不是那誰跟你們說什麼了?”
擔心電視機前有人看到這段內容不太好,他沒有提及家裡人任何一點事情。
只是解釋:“我小時候挺正常,挺好的啊,我成績一直很優秀…”
網友攻擊王詩晴拿老紀的家庭說事,是在故意“揭人傷疤”,為了流量吃人血饅頭。
有的還揣度她用心險惡,是在pua老紀——“你爸媽都不要你,就我要你”。
橘倒是覺得這麼說真有點“上綱上線”的意思,至少從節目片段來看,她還不至於這麼壞。
提及對方的原生家庭問題,只是在剖析二人矛盾成因,解釋老紀為什麼缺乏安全感。
真有那麼深沉的心機,怎麼會“利他損己”,讓這段訪談成二人口碑反轉的關鍵點。
要知道,從王詩晴嘴裡說出來的話,可是讓老紀的“控制狂”形象一下就合理化了。
甚至因為逞強表達+泛紅眼眶的反差,收穫了大批觀眾的諒解和同情。
一下子從“好討厭一男的”變成了“好可憐一小孩”。
也有網友說王詩晴撒謊成性,講話經常自相矛盾。
比如被扒出上節目前的社交動態:
她口口聲聲說自己日常Pua老公,寵妻狂魔的老紀一手包攬了所有家務。
但是在節目中,說辭又變成了自己要成承擔大部分的家務和瑣事。
謊話連篇,把對方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攬嗎?
還真不是,其實她這麼表述也沒錯。
老紀確實包攬了洗碗洗衣、掃地拖地等日常家務活。
但她也不是享清福的甩手掌櫃,反而活的像個助理。
這對夫妻的共同好友和工作人員表示:
在生活中王詩晴要輔助“斷網”的老紀,解決網上購物、交水電費、出行打車等問題。

在工作中,從談合作到對接合同,再到落地執行、開發票,一手包攬。
老紀的出行安排、機票、酒店、地接,也要事無鉅細地處理好。
還有被吐槽的最狠的一點,就是她過河拆橋,上演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當初做模特被老紀一手拉扯起來,現在老紀的事業發展不如她,就想抽身離開。
橘倒覺得,用“忘恩負義”定義王詩晴,有點言過其實。
在節目中就能看出,老紀的付出她都記得,也時常感念對方的好。
在咖啡廳爆發爭吵,老紀把她罵哭了,又不會哄人。
她自己消化完情緒,冷靜下來接受採訪,還是就事論事,會肯定對方。
“我們之間有問題,但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老紀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人,但他未必是一個很好的伴侶。
有些觀眾之所以力挺老紀指責王詩晴,是因為站在了旁觀者的立場。
帶著上帝視角強調男方的隱忍和付出,卻忽略了他在親密關係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就連Melody都說,王詩晴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福氣給你要不要啊?
你別說,還真有不少女性想要。
橘只能說,“精神缺爹”真的容易導致男性在兩性關係中的付出被過度美化。
她們眼裡的老紀,或許是一往情深、甘願犧牲的奉獻者形象。
節目片段中,老紀說:“我願意為她做些事,以她為首選,如果有一份工作,我會讓給她。”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感情真有那麼純粹?
愛歸愛,還不是要講究利益互換和情緒價值回報。
在節目後採中,他同樣表示自己的付出是有前提的,必須要先看到對方的態度和誠意。
換句話說,就是得權衡利弊得失,計算沉沒成本,不做虧本生意。
最新一期節目,眾人在沙漠裡聊了很多深度話題,錄製結束往回走。
夜色中鏡頭的存在感也被削弱,狀態鬆弛下來的老紀和老劉邊走邊聊。
直白的情緒流露中,點明瞭老紀的真實心聲:
“我付出那麼多,憑什麼啥都沒見著?”
至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對夫妻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
老紀作為年長的戀人、模特界的前輩,給過王詩晴資源和人脈扶持,助力過她的成長。
便可以理直氣壯的“挾恩圖報”,買斷對方的自由意志,以愛之名掠奪對方的自我。
二十多歲的王詩晴遇見三十歲的老紀,在“養成系”的愛情模式中肯定受過滋養。
但如今的她卻深陷矛盾和糾結,人應該“愛自己”還是“愛對方”多一點?
選前者,就要揹負罵名,同時能按捺住內心的愧疚、不安和歉意。
選後者,就要接受喪失自我,做回任人操控的“布偶娃娃”,割捨對命運石之門另一端的憧憬。
可見,幸運可以轉化為不幸,恩澤也會變成詛咒。

這對“父女相處模式“的愛人,也很容易讓人代入親子關係。
很多人無法共情王詩晴的原因,也是覺得她沒有為這段關係“盡孝”。
可孩子要長大,父母會衰老,弱勢方和強勢方必將進行權力交接。
作家張潔在《愛,是不能忘記的》中寫到:
“人在年輕的時候,並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麼,甚至別人的起鬨也會促成一樁婚姻。
等到你再長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王詩晴在掌握更多話語權後,渴求更新兩個人在親密關係裡的權力結構,也是人之常情。
節目中有兩個關於“繩子”的片段,值得細品:
在拍夫妻合影時,王詩晴的道具選擇了繩子。
兩個人背靠背朝著兩個方向,雙手、脖子、眼睛都被繩索束縛。
她的解讀是,繩子捆住了兩個人,雙方被綁定的同時也喪失了自由。

後來,所有人出發爬冰川,所有人都累的氣喘吁吁。
老紀走在最前面,王詩晴一路跟著他、依賴著他拽動自己。
這一次,用的還是繩子。
和年長者談戀愛,就像對方手上握著一根繩子。
那根繩子會拽你前行,但等你想鬆開繩自己走的時候,也會被用來捆住你。
是拽著那根繩,還是選擇放手,在不同的年齡段,人的取捨也有不同。
人的感情心態也是流動變化的,遺憾的是,老紀還在這段關係裡“刻舟求劍”。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確保倆人坐在“婚姻”這條船上,不允許對方“解綁”。
可勒令女方銘記舊恩,揣著“大鵬展翅”的心作“小鳥依人”狀,這樣的感情又能走多遠呢?
最後一句
你站老紀還是王詩晴呢?
歡迎和橘聊一聊~

※ 最近公眾號又又改版啦,橘子君發佈的文章可能會被淹沒在推送頁面的大海里…

※ 麻煩寶子們動動手點一下設為星標,不要錯過你的橘呀!!

滑動查看

點擊「橘子娛樂」公眾號頭像→點擊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