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Series9評測:換芯升級、前途可期

Apple Watch Series9評測:換芯升級、前途可期
  • 前言:喜聞樂見的“蘋果表”,這次迎來了換芯

眾所周知,我們三易生活從多年前開始就一直是“智能手錶”的忠實玩家。我們用過最早期的安卓智能表、測試過運行谷歌WearOS的初代華為Watch、是Tizen智能手錶系統的長期用戶,也連續使用了多年的Apple Watch。

在我們的印象中,蘋果的Apple Watch家族相比於其他智能手錶產品,一向有著三個非常突出的優勢。即自研的高性能主控、不斷進步的傳感器和健康算法,以及功能全面、且完全沒有廣告的配套APP。

甚至在最近這幾年,當其他智能手錶產品因為缺乏好用的主控,從而導致各種性能、功能“受制”的情況下,Apple Watch的上述優勢反而是愈發突出。

不過可能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從Apple Watch Series6到Series8的這三代產品,蘋果其實並沒有更新他們智能手錶SiP芯片內置的CPU方案。所使用的一直都是基於“A13仿生芯片”衍生而來的一套低功耗CPU(以及伴隨著的內置神經網絡處理器和GPU),僅僅只是在這三代SiP裡不斷更新更準確、更復雜的傳感器堆棧。

但當時間來到2023年秋季,情況終於發生了改變。伴隨著Apple Watch Series9以及Apple Watch Ultra2的亮相,蘋果方面在架構層面更換了全新的S9 SiP方案,而它也確實為這兩款“乍看之下”外觀並沒有發生大幅調整的智能手錶,注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新動力。

  • 外觀:造型延續經典設計,但屏幕和款式變化不小

請注意,我們在前提所提到Apple Watch Series9“外觀沒大改”的說法,更多指的是它的基礎設計、外觀材質和尺寸。

比如,Apple Watch Series9依舊提供了鋁金屬和不鏽鋼兩種表體,並且同樣也有45mm和41mm兩種可選的尺寸規格。

在具體的表體工藝上,鋁金屬版本使用的是略帶磨砂材質的表面,並有五種可選的配色,而不鏽鋼款則使用了類似前代iPhone 14 Pro的高亮打磨邊框、色彩也更偏“成熟”。

至於在底殼部分,兩種材質款式的Apple Watch Series9就沒什麼區別了,依然是大家熟悉的ECG心電電極+體溫傳感器+心率和血氧傳感器組合。實際上從現有資料來看,至少Apple Watch Series9的幾個主力健康傳感器確實沒有換代。

接下來說說錶帶,這可能是Apple Watch Series9最為複雜的部分。因為它一共提供了橡膠、織物、不鏽鋼三種材質、九種不同佩戴和固定方式的錶帶,可以在購買時選擇。而每種材質、每種不同佩戴方式的錶帶,又有著好幾種不同的配色和花紋組合。

就拿我們手頭這個織物材質的“迴環式運動錶帶”來說,雖然它從樣式和固定原理上,都會讓人聯想到上臂式血壓計。

但不得不承認,帶有彈性的錶帶配合可以無極調節鬆緊的搭扣設計,實際用起來既穩固、舒適度還意外很高,遠勝那些傳統橡膠打孔錶帶的水平。

對了,我們前面曾講到Apple Watch Series9的基礎設計、外觀材質和尺寸數據“沒有大改”。那麼這可能會導致一部分朋友擔心,怎樣才能讓別人看出來這是一款最新的“蘋果表”呢?

其實還是挺簡單的。因為Apple Watch Series9這次換用了全新的、峰值亮度高達2000nit的OLED屏幕,比上一代(Series8)的屏幕峰值亮度直接高了一倍。所以只要在陽光充足的戶外亮出手表,稍微熟悉的人或許就能從明顯更通透、更清晰的錶盤上看出“新款”的特徵。

平心而論,從智能手錶本身的主要用途(信息提醒、健康監測、運動追蹤)來說,更亮的屏幕其實會更有效提高產品在戶外場景的實用性,甚至是提高安全屬性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畢竟誰也不希望因為看不到太暗的智能手錶屏幕,從而在跑步、騎行時發生安全事故不是。

  • 性能:基於A15打造的新主控,依舊處於行業碾壓地位

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討論絕大多數智能手錶的“性能”,其實是一件很沒意義的事情。因為無論高通的驍龍Wear、還是三星的Exynos W系列主控,本質上都還使用著N年前的CPU架構。

但唯獨蘋果的Apple Watch是個例外,因為早在此前的Series6到Series8上,當時的S6-S8芯片其實已經是基於A13的CPU架構了。到了本世代的Apple Watch Series9上,它的S9芯片這次則升級到了基於A15的全新CPU方案。

根據蘋果方面的說法,與前代CPU設計相比,Apple Watch Series9內置的新架構CPU晶體管數量增加了60%,目前可以帶來30%的CPU計算速度提升,以及100%的神經網絡(AI)性能提升。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首先更高的算力對於智能手錶來說,就代表著可以運行更復雜、更精確的健康監測算法,能夠從傳感器的組合中得到更多有意義的健康指標,可以傳達給用戶更真實的卡路里消耗數字。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監測結果準確度更高的智能手錶吧。

其次因為有了更高的算力,所以Apple Watch Series9可以實現完全的端側語音識別。也就是說,當你通過這塊表激活Siri語音助手時,所說出的任何語音數據都不會被上傳,而是直接在手錶的CPU裡就完成了從語音到文字的解析。這不僅可以增強對用戶的隱私保護級別,而且還能顯著增強語音操控的“反應速度”。

最後,與前幾代Apple Watch相比,Apple Watch Series9還將內置存儲的容量從32GB增加到了64GB。這也使得它可以裝進更多的APP、更多的音樂,或者是為未來更復雜的手錶端應用和功能做好準備。

  • 使用體驗:無廣告的健康追蹤,細節功能有優勢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使用環節,來聊聊Apple Watch Series9的實際體驗。

首先必須要說的一點是,雖然蘋果方面對於這款新表續航時間的標註依然是18個小時,但從我們的使用體驗來說,它似乎不止這個續航能力。

在開啟息屏顯示、日常始終佩戴(包括睡眠監測),每天還要進行約2小時運動監測的情況下,這款45mm、鋁金屬款的Apple Watch Series9,每天在充電時的剩餘電量基本還能保持在55%-57%的水平。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這種使用強度下,它的實際續航水平應該可以達到40-48小時上下。

在這一基礎上,Apple Watch Series9此次升級的算力是否有帶來更高的健康監測準確度,和更復雜的算法呢?

說實在的,我們還沒有辦法去直接去驗證這一點。但可以確信的是,在與之配套的蘋果“健康”應用裡,每一次運動完後,現在的確就可以看到內容相當豐富的監測信息總結。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運動心率範圍、攝氧量、心率恢復速度、卡路里消耗、運動距離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動態卡路里”算法,其可以排除身體基礎代謝的影響,是一種更加精確的運動消耗計算方式。

而且與當前其他的智能手錶以及它們配套的App相比,Apple Watch Series9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它無論在手錶的管理App、還是健康App裡,幾乎都看不到花裡胡哨的廣告或推廣內容。蘋果只是在用他們自研的硬件和算法,來為用戶監測運動、健康數據,然後再儘可能詳細地呈現給用戶,僅此而已。

當然,還有幾個細節不得不提。其一,是Apple Watch是目前國內市場極少數獲批、支持心電圖監測的智能手錶產品之一。如果對這方面的健康監測有需求,那麼它可能是現階段極少數可以選擇的產品之一(如果再加上無廣告這點要求,那就更少了)。

其二,是Apple Watch Series9此次搭載的WatchOS 10新增了“雙指互點”的操作手勢。當屏幕上顯示一些提示信息時,可以通過食指和拇指快速互點兩下,而不再需要去對屏幕或錶冠進行操作。

老實說,蘋果並不是第一個在智能手錶上實現單手手勢操控的廠商。但是相比於其他的方案(握拳、轉手腕等),他們的手勢動作是最小的。

那麼這為什麼呢?因為其他廠商的手勢操控大多數靠的是手錶裡的加速度計,所以需要手錶發生較大幅度的位置改變,才能識別到動作。而Apple Watch Series9得益於本身的高性能,可以通過識別特定的血液流變學特徵,來辨識出手指擠壓這樣微小的動作。而這就是技術,以及軟硬件層面的“碾壓”。

最後,與我們使用過的大量其他智能手錶產品相比,Apple Watch Series9的振動提示明顯更加“乾脆有力”。這種“手感”上的差異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只要是體驗過的人,或許都不再能接受其他同類產品(哪怕是價格更貴的型號)那沉悶的“嗡嗡嗡”效果了。

至於說家庭信息共享、與醫療機構的健康檔案共建等,這些現在其實在行業中並不少見,但在用戶隱私的保護,以及隨時可以撤回同意、可阻止他人繼續查看你的健康信息等方面,Apple Watch Series9相比於市場上的同類產品,還是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

說白了,這些很細節上的設計,確實就是蘋果這些年來能夠一直被大量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而且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也導致它們的產品很難被競爭對手“致敬”。

  • 總結:更接近完美,也更加“未來可期”

說實在的,當我們最初注意到Apple Watch Series9“換芯不換殼”時,多少是有點詫異的,畢竟裝飾屬性也是智能手錶產品很重要的消費動力之一。

但實際這一輪測試下來後,不得不說,此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一方面,這是因為Apple Watch Series9提供了實在是足夠豐富的尺寸、配色、錶帶款式組合,以至於消費者還是可以輕鬆得到與之前完全不同的產品視覺感受。

從另一方面來說,速度更快(而且大概率是目前行業中無敵的快)的芯片、明顯更靚麗的屏幕,實測比官方數據還長的續航,再加上蘋果自身的生態優勢。這些都使得Apple Watch Series9的體驗優勢變得極其突出,並足以勾起老用戶的“換表”慾望。

更不要說,在考慮到Apple Watch Series9這次換CPU、增大存儲空間的潛在影響後,更是不能排除未來蘋果一些新的智能手錶端應用、新的健康算法,很可能會以這次的硬件作為基準。也就是說,Apple Watch Series9有望成為未來幾年裡,許多蘋果手錶端新功能的“配置下限”。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它的預期性價比可能比我們現在看到的還要更高一些也說不定。

推薦閱讀:

微軟和OpenAI也要自研芯片,都想做躺賺的英偉達

集體炒作自研芯片,或許也是對英偉達的一次“逼宮”。

新款AirPods Pro評測:雖非換代、但依舊能打

除了體驗依然無敵之外,便利度也更高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