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源透露,目前Vision Pro和Quest 3雖然還沒有正式上市,但蘋果和Meta都已將下一代頭顯列入日程、並已經著手開發。其中蘋果方面正在考慮多種選擇,包括低端版本和功能更強大的版本,但共同點是要通過更小、更輕的設計來使得其佩戴更舒適。同時這一消息源還聲稱,蘋果可能正在考慮下一款頭顯能夠根據用戶的視力進行定製、出廠就預裝處方鏡片,以簡化用戶的使用門檻。
作為如今XR領域最受關注的廠商,蘋果和Meta的動向無疑將引導這個賽道未來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來看,兩家在產品和市場策略上有著非常鮮明的差異。其中蘋果方面似乎是希望通過打造成熟的生態來吸引用戶,進而形成閉環模式,Meta則延續了標準的互聯網公司策略,期望通過龐大的用戶群體來吸引開發者加入,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生態。
此前在WWDC23上,蘋果方面推出了旗下首款XR頭顯Vision Pro。但這款產品自亮相以來就受到了諸多爭議,其中包括3499美元的價格過於高昂、頭顯重量過大、續航僅為2小時、視角邊緣有遮擋、對近視用戶不友好等。
Vision Pro寬大的頭帶實際上會降低用戶佩戴的壓力,但頂帶則需用額外購買
例如根據官方公佈的信息顯示,雖然Vision Pro的重量達到了約450克,但其頭帶及頂帶能夠分散重量、降低用戶佩戴的不適感。而且與Meta Quest 3達到了515克的重量相比,Vision Pro甚至還更輕一些,因此從重量這點來批評Vision Pro顯然有失公允。至於續航方面其實同樣也有點“強詞奪理”之嫌,畢竟類似這樣的專業向頭顯設備,移動使用的需求究竟有多少,顯然也是存疑的。
至於價格,則更多的可能是來源於對其產品定位的誤解。從現階段Vision Pro的定位來看,其大概率是面向開發者這樣的專業用戶,因此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更是不惜工本,據稱其硬件成本就已高達1509美元,這還沒算上此前因收購、研發而投入的成本。所以不難推測,蘋果方面可能是希望通過為開發者帶來一款相對“廉價”的XR開發設備,進而藉助各類殺手級應用來壯大這個生態圈,吸引更多終端消費者的加入。
目前關於Vision Pro的質疑中,對近視用戶不夠友好這一點反而可能才更為重要。此前在Vision Pro發佈時,蘋果方面確認將與光學廠商蔡司合作,由後者向Vision Pro提供具備磁性的處方鏡片,但具體價格暫時尚未公佈。對此有推測顯示,除非蘋果以合作的方式承擔或降低部分成本,否則蔡司這類磁性處方鏡片的價格可能會高達300-600美元。
而這個問題,可能就是促使蘋果後續開發具備內置處方鏡片新款XxR頭顯的主要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預置處方鏡片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首先就是鏡片本身,畢竟對於近視用戶來說,不同視力時需要使用的鏡片也有所不同,因此也就意味著蘋果需要在銷售產品時對用戶的視力進行測量,或是要求用戶給出具備醫學效力的鏡片處方,可能還要在銷售端預備不同度數的鏡片,甚至是配備驗光師來提供相應的服務。
在蔡司的官方網站上,用一段視頻展示了用於Vision Pro的磁性鏡片外形
另一個挑戰就是當預置處方鏡片的頭顯出現時,由於這類產品實際需要針對用戶進行訂製,因此在用戶間的共享會變得相對困難。而且對於近視用戶來說,視力並非一成不變,可能會因為近視加深或矯正手術等因素導致視力發生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預置鏡片的設計就會變得成為累贅。
似乎蘋果方面早已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此前在今年8月,他們曾提交了一份"帶液態鏡頭電子設備" 的專利。其中就描述了一種採用液態透鏡的技術,通過可調節的液態透鏡腔可形成光學透鏡的表面,再借助液態透鏡中諸如致動器、泵和儲液器等元器件來調整透鏡表面,從而實現改變折射率和焦距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一技術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情況動態調整透鏡,使得用戶無需佩戴眼鏡或使用處方鏡片,就可以獲得更好使用體驗。
非常巧合的是,這份專利示意圖中使用的頭顯將可能會用上類似眼鏡的外觀,以進一步提升其外觀和實用性,也與相關曝料中蘋果可能會推出後續XR頭顯有了一定的重合之處。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專利只是提供瞭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實際應用還有待驗證。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來自於供應鏈,畢竟增加內置處方鏡片就意味著將在供應鏈中新增供應商,這對於供應鏈管理來說就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麻煩。
Quest Pro用料堪稱豪華,但市場反應卻異常慘淡
在Meta方面,據韓國媒體Maekyung的相關報道顯示,其已與LG進行了一項高度保密的合作,目標是在2025年推出高端頭顯,其定價將低於Vision Pro的3499美元。據瞭解,Meta的高端頭顯或將命名為“Quest 4 Pro”,其可能會用上LG提供的各種零部件。對此有觀點認為,與LG的合作將有望促使這款產品具備更多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售價也可能會更低。
事實上,Meta在高端xR頭顯上面臨的挑戰或許要比蘋果更大。此前面向企業用戶、生產力場景的Quest Pro雖然用料堪稱豪華,售價在1499.99美元這個適中的價位段,但其糟糕的市場表現,甚至使得有分析師在今年4月預測其全生命週期的出貨量可能只為30萬臺左右。此前有傳言稱,Meta方面將不會再為Quest Pro訂購新的零部件,負責組裝的歌爾則只會在當前零部件數量允許的情況下生產這款頭顯。
Quest 3無疑是目前Meta方面對xR市場理解的最好詮釋
Quest Pro所面臨的困境就在於,Meta需要用事實向市場證明存在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值得消費者投入更多的預算來購買這類專業設備。但問題是在當前缺乏殺手級應用的情況下,小顯然還沒有足夠的用戶黏性。這也是此前有消息稱,Meta或將在2024年先推出低價版xR頭顯,2025年才會推出新款“Pro”款產品的原因之一。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無論蘋果、還是Meta的後續XR頭顯顯然都在向著更小、更輕,價格更低的方向發展。但由於這兩家標誌性廠商所選擇的路線不同,導致面對的挑戰也將會各有差異。事實上,現階段看蘋果和Meta的策略並沒有高下之分,至於未來這個市場的發展方向,則還有待時間來給出答案。
集體炒作自研芯片,或許也是對英偉達的一次“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