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舉辦ChatGPT應用開發大賽,平臺經濟“真香”

OpenAI舉辦ChatGPT應用開發大賽,平臺經濟“真香”

藉助親手掀起的AI浪潮,OpenAI如今已然成為了這個星球上最有價值的初創企業之一。然而目前的種種跡象都表明,OpenAI並不想純粹只做一個AI賽道的領頭羊,而是希望藉助AI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不久前,OpenAI與全球最大電信公司之一SKT聯合舉辦了名為“ChatGPT應用開發大賽”的活動,吸引了全球226個團隊的參與。

在此次賽事中,OpenAI聚焦於生成式AI(AIGC)領域,旨在促進大型語言模型(LLM)、尤其是ChatGPT,在實際應用中的發展與落地。通過多輪評選,最終有20個團隊晉級決賽階段,其中Born to be Prompters和Team Hyper兩個團隊獲得一等獎。

Born to be Prompters團隊開發了一款名為Glesom的生成式AI應用,可幫助自閉症患者簡化複雜的句子,減輕他們理解象徵性或比喻性語言的困難。Team Hyper團隊則開發了名為Jikimi的生成式AI應用,用於分析電話、郵件和短信,以提醒用戶潛在的安全風險,增強用戶的安全意識。

舉行覆蓋全球的線下開發者賽事,幾乎是科技巨頭的專屬。比如蘋果每年舉行的移動應用創新賽、微軟的Office應用創意大賽,就是藉助這類活動來吸引開發者體驗相應的開發平臺,進而加入自家生態,這幾乎是科技巨頭的陽謀,如今OpenAI也走上了這條道路,並且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之所以會這樣說,就要聯繫一下這樣的一條消息。日前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OpenAI方面正在討論出售股份的可能性,此舉將使得該公司的估值達到800億至900億美元。要知道此前在今年4月,OpenAI從紅杉資本、Andreessen Horowitz、Thrive等機構獲得了超過3億美元的資金,當時的估值還在29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不到半年時間,OpenAI的估值就達到了三倍左右。

那麼OpenAI憑什麼可以值800到900億美元呢?根據OpenAI方面此前在今年8月接受相關採訪時的表述顯示,其通過銷售AI軟件和驅動其運行的計算能力,預計今年的營收將達到10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目前的月收入超過8000萬美元。但是這裡的10億美元是“收入”、而非“利潤”,考慮到為ChatGPT這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數據中心不僅僅需要價值數億美元的英偉達GPU,而且數據中心每時每刻都要消耗海量的水和電能。

現在幾乎所有的生成式AI都是“吞金怪獸”,可當下OpenAI的變現方式卻相對單一,除了直接向消費者出售每月20美元的Plus版訂閱服務外,還通過向開發者和企業出售AI模型的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訪問權限來盈利。然而遺憾的是,儘管ChatGPT擁有超過10億用戶、月活用戶甚至超過1億,但ChatGPT Plus的訂閱用戶也僅僅只有200萬。

如果ChatGPT僅僅只是一款AI聊天機器人,那麼它其實在商業層面並沒有太大的想象空間,畢竟在滿足人類社交需求這件事上,AI與人類顯然還無法相提並論。如今大眾對於ChatGPT的熱衷主要還是新鮮感在驅動,可單靠ChatGPT Plus這一付費訂閱服務勢必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OpenAI為何能撐得起這麼高的估值呢?

一旦ChatGPT變成AI生態平臺,對於OpenAI的估值邏輯顯然就變了,也就是說將ChatGPT打造成AI領域的App Store、或者說超級App。所謂平臺經濟就是建立平臺、制定規則、混業經營,舉行開發者大賽、讓開發者在ChatGPT的框架下打造AI原生應用,這一操作背後的含義就是讓ChatGPT變身“微信”,讓AI原生應用成為寄宿於ChatGPT的“小程序”。

ChatGPT成為平臺後,OpenAI就能以前者為基礎搭建多邊市場,將不同供需雙方進行連接,此時既可以用抽成的形式讓開發者付費,又能直接向終端用戶收費。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顯然就是現成的例子,蘋果和谷歌只需要維護好應用商店的正常運轉既可“躺賺”,低成本、高利潤就是平臺經濟的魅力。

那麼問題就來了,OpenAI的這個想法有落地的可能性嗎?

目前OpenAI面臨的挑戰與彼時的Windows Mobile可不一樣,當年微軟這款移動操作系統的問題是缺乏用戶,導致開發者不願意進行毫無性價比的投入。可OpenAI現在已經有了龐大的用戶基礎,也在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上有相對成熟的經驗,只是還缺乏屬於自己的地盤。

如今在PC端,ChatGPT依賴web提供服務,移動端ChatGPT則靠的是iOS和Android。在移動互聯網如日中天的當下,OpenAI圍繞ChatGPT打造軟件生態的做法與當年的微信幾乎一模一樣。這就引申出了一個問題,以ChatGPT為平臺的AI原生應用要不要向蘋果和谷歌“交稅”呢?畢竟不同於微信,現階段ChatGPT的用戶粘性低太多,這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致命的缺陷。

微信小程序的開發者能夠接受來自蘋果和微信的雙重抽成,靠的是微信數以億計的日活用戶,但開發者現在還沒有一個非得在ChatGPT上搭建應用的理由。所以如何避免開發者藉助ChatGPT完成應用的冷啟動後就“跑路”,或許是OpenAI現在最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Apple Watch Series9評測:換芯升級、前途可期

更接近完美,或許也更加“未來可期”。

給AI內容打水印沒意義,卻已是如今的最佳方式

相比之下,水印的部署門檻和檢出率使得它更有優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