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蕭山樓塔鎮大同二村舞臺前籃球場,十多位大媽穿著粉色和橙色相間的籃球背心、白跑鞋正在運球,我粗粗算了下,一分零5秒內拍球150下沒有失手,籃球彷彿磁鐵吸住了手心。
在《潮起亞細亞》旋律伴奏下,劃手、轉圈、運球、馬步……以空中拋球收尾,行雲流水間,彷彿回到亞運會開幕式那天。
(浪花奶奶籃球隊)
她們都是蕭山樓塔鎮“浪花奶奶籃球隊”成員。9月23日,在本次亞運會開幕式暖場時,她們穿著藍色浪花圖案的斜襟衫亮相,驚豔全場。
這支奶奶籃球隊從今年6月正式組建到上場表演,花了近4個月時間。她們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55歲,平均年齡超過60歲。
“我們是開心的浪花奶奶”,籃球奶奶們嘴角揚起,略施粉黛,紅撲撲的臉上,一股似乎和她們年齡不相稱的年輕朝氣撲面而來。
60歲的樓旭華是奶奶籃球隊隊長,家裡開了家花邊加工廠。
以前,樓旭華的每天是這麼過的:
早上出門買菜、做家務,帶外孫女、燒飯,下午在家做花邊加工,女兒在紹興柯橋輕紡市場有店面,接來單子後,加工的活就交給了媽媽;吃過晚飯收拾後,跟村裡姐妹一起去跳廣場舞,說起來,她所在的大同二村藝之和舞蹈隊雖然人不多,但有“排面”,在鎮裡舉行的三屆排舞大賽中拿過第二名。
(隊長樓旭華的日常)
5月底,她看到村裡文化員發來的群消息,“說要組建一支奶奶籃球隊,要招人,讓我們去報名。”她和廣場舞蹈隊的幾名隊員都去報了名。
樓又丹是樓英村村民,也是浪花奶奶籃球隊年齡最大的一位,73歲。
(年齡最大的樓又丹奶奶寶刀未老,曾是學校女子籃球隊隊員)
樓奶奶在樓塔中學念初中時,是學校女子籃球隊隊員,這也是樓塔鎮第一支女子籃球隊,她打中鋒或邊鋒位置,跟隊友去隔壁臨浦鎮比賽,客場作戰還贏了。讀書時,跳高、跳遠等田徑成績都拿過學校第一名,跳遠紀錄很多年沒人打破。
樓又丹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早早地幫著父母幹農活。結婚後再也沒碰過球,這些年,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跟著村裡老姐妹去跳跳廣場舞。
俞葉娟住雀山嶺村,看到信息也去報了名,兒子10月2日辦婚禮,距離婚事還有幾個月,她原本以為和跳廣場舞一樣熟門熟路,不用花很多精力,沒想這比跳廣場舞可難多了。
之所以樓塔鎮要組建奶奶籃球隊,背後還有一個故事。
蕭山樓塔鎮,素有“巴西的足球,樓塔的籃球”之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籃球傳入樓塔,村民閒時會在曬穀場上打幾下,漸漸地有了籃球氛圍,村與村之間舉行聯賽——村BA,也有十多年傳統。
樓塔人愛打籃球愛到什麼程度?
一位網友說自己的同事是樓塔人,為了回去打村BA,請了一個星期假,特地從湖北襄陽趕了1000多公里回蕭山參加比賽,因為他是村籃球隊主力。樓塔人也懂球,一次友誼賽中途,一位七十多歲的奶奶找到裁判說他剛才判錯了,老人還專門拍了視頻,裁判一看真有球員犯規……
這些樓塔籃球軼事,傳到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儀式前表演導演組,導演組當時正籌備開場暖場節目,來自麗水縉雲縣幼兒園6歲小朋友們表演的籃球操,讓他們聯想到可以讓籃球奶奶和籃球寶寶們一起,老少同臺共同詮釋亞運精神。
作為籃球之鄉的樓塔,開始動員招募奶奶籃球隊員,6月初正式成立“浪花奶奶籃球隊”。其實,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籃球隊,而更像是籃球啦啦隊。“一開始報名的有50多個人”,樓塔鎮文化管家章澤緯說,報名的“奶奶們”最小55歲,最大的有74歲。
(年齡最小的樓小紅)
因為村BA打的是男子籃球賽,大部分奶奶沒打過正式籃球比賽,除了樓又丹和另一位樓奶奶,但她倆也幾十年沒摸球了。所以,奶奶們要從基本功練起:抓球、拍球、胯下運球……
鎮裡請來教練吳老師專門培訓奶奶們的運球基本功,奶奶們從家裡掏出兒子、孫子以前玩的籃球,球場上,五顏六色的籃球此起彼伏;回家加練,往往孫子在邊上拍小皮球,她們在一邊拍大球,老伴、兒子也都會一兩手,在邊上還要指點一二:“你這姿勢不對。”“手拿得不對。”“你得用力拍。”……
每天訓練的時間定在傍晚6點到晚上9點,訓練地點是在高架橋下的一個籃球場。原本,勤快的奶奶們吃過晚飯要洗碗收拾,為了趕著去訓練,大家把家務活推後,訓練結束回家再幹,等收拾完家務睡覺,都要晚上11點了,有的奶奶家裡開廠,回去後還要幹會工廠的活。
“和跳廣場舞不一樣”,奶奶們不敢落課,有時,家裡有點事,廣場舞不去一兩次也沒關係,可是練球,兩三次不去手就生,更何況奶奶們大多沒啥球感。
那會兒,正值七八月酷暑,兩波颱風接踵而來,奶奶們來自樓塔各村,都是騎電瓶車來訓練。住得最遠的是俞葉娟,從雀山嶺村到大同二村,大約要40分鐘時間;樓又丹從家裡騎車到訓練場地,要20分鐘,無論颳風下雨,她們都沒缺席……
(奶奶們風雨無阻騎電瓶車來回訓練)
有的老人因為體力吃不消,有的因為家裡要帶孫子、外孫女,實在跑不開,中途遺憾地退出,到7月時,剩下來30多個人。
一天下大雨,樓旭華腿有點痛,正好在外面,打算不過去了,“還想著大概大家不會去了吧”,沒想到有隊員發來微信:“你在哪?樓又丹已經到籃球場了。”樓旭華趕緊趕過去。
練球練了一個月後,請導演來現場指導,導演看了很滿意,給奶奶們點了贊:“奶奶們很努力,進步很大。”聽導演這麼說,奶奶們都開心壞了。
接著,蕭山區文化館請來杭州市文化館朱亞蓮老師在舞蹈呈現上做指導,排隊形、編舞,可又有了新問題。
留下來的隊員中,有的跳過廣場舞有節奏感,有十多人從沒跳過廣場舞,不會聽音樂節奏,“我們就讓大家先背歌詞,再記歌詞到哪裡做哪個動作”,鎮文化管家章澤緯說。
(奶奶們在練習空中舞球動作)
小章和文化站站長小嚴都是95後,每天輪流陪練和督導,雖然年紀輕,她倆還很會“做思想工作”,“和奶奶們打交道,要講究方式方法”,老人們自尊心強,但年紀大了,記性會不好,經常有奶奶會記了這個忘了那個,她們就私下跟奶奶指出來,“當大家的面,還是多鼓勵、多打氣”。
老奶奶們可憋著勁。
畢竟年紀大,體力不及年輕人,練了一段時間,奶奶們每個人不是腳痛就是手痛,但她們沒喊過累,像隊長樓旭華兩隻腳痛,貼了膏藥,私下給自己加營養餐,“沒力氣喝點雞湯,腳痛買點豬爪燉燉”;樓又丹雖然有籃球功底,但70多歲的年紀,也累得掛了幾天鹽水,“我很佩服她,有幾次她給我發消息說,自己要晚點來,她是在醫院掛完鹽水再過來訓練”,樓旭華說。
有奶奶用力拍球,因姿勢不對,“拍了個蘿蔔條”,說的是受傷的手指像蘿蔔條一樣軟塌塌的,開理髮店的董月娥的左手中指就受過傷,導致骨裂,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再復出,剛復出的時候,靠單手運球,至今中指還伸不直。
(浪花奶奶籃球隊有自己的隊服和運動用具)
在亞運會開幕式暖場表演後,奶奶們回到了日常,打理家務,操持全家老小的生活。
10月1日,俞葉娟趕到杭州給兒子買了點婚禮用品,第二天,兒子結婚,道賀的親朋好友看到她說:“哎呀,明星奶奶來了。”
而浪花奶奶籃球隊還將延續下去,將出現在各種活動現場。這群快樂的浪花奶奶,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瞬間。
另外,塔樓鎮還打算進一步打造升級“浪花奶奶”品牌,把“浪花奶奶隊”融入全鎮的籃球運動中,在全鎮12個村逐步建一支奶奶級籃球隊,每個村都有自己的“浪花奶奶”,讓更多的男女老少參與到全鎮籃球運動的推廣中。
(開幕式暖場表演結束後,樓又丹在籃球上寫上:亞運留念)
(浪花奶奶籃球隊開幕式暖場表演後合影,中間者為指導的朱老師)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楊麗
攝影 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