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亂象被曝光!專家:不可注射美容針,或致毀容

 


昨晚八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2023 年 "3·15"晚會準時開播,會上的“第二槍”就指向不可注射的美容針,醫美領域妝字號美容針劑或致毀容!


這可不是圈圈為了聳人聽聞而捏造的後果,因為就在前不久,上海一對夫妻就向記者曝光求助,他們夫妻二人3年花了近百萬注射某品牌的美容針後,面部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硬塊,並伴有明顯的疼痛感。


經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診斷為“面部腫物”,兩人的整個臉部都腫成了“豬頭”,夫妻二人崩潰直言:毀容了!
 


▲楊女士近3年的注射美容記錄。圖片來源/上游新聞-受訪者供圖

 

01

央視315曝光:不可注射美容針被“扎”至人臉

 

醫美的“水”到底有多深?


據晚會的報道,一批批打著化妝品名義的美容針劑源源不斷地流向市場,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各類醫美、化妝品展會上,批發給形形色色的美容機構,最終被注射到消費者的臉上。


有些面部美容針劑注射產品甚至連化妝品備案都沒有!


不僅如此,生產這類打著化妝品名義、實則用於臉部注射的美容針劑,很多工廠都沒有生產許可證。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顯示,僅2015年至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


其中,被315晚會點名的企業有:海茂生物、暨肽因子生物、依聖資生物、旭日美業商貿、遇太美生物。 


▲暨肽因子公司工作人員稱,他們比醫生更專業

針劑注射屬於醫療行為,必須由執業醫師在註冊醫療機構進行操作,而在展會現場,臉部注射場景屢見不鮮。在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工作人員同樣也正在為顧客的太陽穴、額頭、臉頰等部位進行注射,半個小時後,客戶的臉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鼓包。 



不可注射的妝字號美容針、不靠譜的操作人員、沒有資質的生產工廠…..如此混亂的醫美領域,讓圈圈看到直接往顧客臉上扎的針頭就頭皮發麻,背脊滲出了一身冷汗。


咱就是說,再愛美的姐妹們,也不能拿自己的臉當“賭注”呀!


 

02

醫美亂象的背後,是行業暴利在驅使

 

人們常說,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


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


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我們深挖亂象的背後可以發現,促使銷售這些美容針劑根本原因是醫美的價格不透明,成本超低,利潤卻可以高達10倍,從業者趨之若鶩。


但在2022年,國家藥監局就已發佈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嚴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而“妝字號”的日用化妝品只能外用於皮膚表面,不可以被用來注射。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鑫表示:“妝字號產品只能外用塗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當作注射產品,會引發消費者面部皮膚紅腫、破潰、反覆發炎,甚至導致無序生長、變形,美容不成變成毀容。”


可以看出,為了賺錢,現在許多主播、商家機構對醫美的一些宣傳和科普,重點都在展示醫美的「好」,而淡化了其他方面。


醫美的風險、所需療程週期、效果影響因素…這些在很多宣傳中常被略過不談,或者說的不多。

 

很多醫美機構公開場合的宣傳、或者很多醫美售前諮詢在朋友圈的宣傳,都在使用非常明顯的驚豔的前後對比圖來試圖向你推銷,想讓你相信「距離一個更美的自己只差一次熱瑪吉、一次超皮秒、一次水光針」等等。


就這樣,許多追求美麗的消費者,就心甘情願地乖乖掏出了他們的“錢包”,結果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最後,圈圈也明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姐妹們想要追求美麗是無罪的。


但是醫美的“坑”太多、“水”太深,如果只是盲目跟風、或者過度追求美麗而將自己的健康棄之不顧,這就跟自己追求美麗健康的願望本末倒置了。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要做醫美,那麼圈圈則建議你,一定去專業的三甲醫療機構,找專業醫生商討後,使用專業設備合理美容護膚。


 

參考文獻

[1]北京日報客戶端,央視315晚會曝光|這種美容針,都不能打!妝字號美容針或致毀容

[2]上游新聞看點,《上海夫妻3年花近百萬注射美容後“毀容”,當地衛監所介入調查》

 

作者:圈圈 | 編輯:小羊 | 審稿:吉爾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上游新聞、pexels圖片網,侵權聯刪。

 

【互
#看圖猜成語#
↓↓↓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答案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