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很多人都說“天降橫財”!5年前充的299元摩拜單車押金,回來了

這兩天很多人都說“天降橫財”!5年前充的299元摩拜單車押金,回來了

△點擊上圖有福利

“走道撿錢了!”“這實打實是退了一筆意外之財”……

這兩天,許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成功拿到了摩拜單車的299元押金退款。此外,也有不少收到退款的網友在網上分享瞭如何申請退押金的教程。

去年8月,“摩拜可以退押金”的話題就已經上過了熱搜,這兩天再次引發關注後,網友紛紛喊話消失已久的小黃車(ofo) “還錢”。


時隔五年,“收到”摩拜單車299元押金退款

“2018年5月在摩拜單車App後臺充值了299元,沒想到5年後這筆錢竟然退了,絕對是筆意外之財。”

這個週末,杭州的李先生激動地在朋友圈分享了“天降橫財”的經歷。原來,李先生曾是美團單車的“前身”摩拜單車的會員。5年前,他曾充值299元作為騎行押金,隨著當年摩拜單車“賣身”美團,許久不騎共享單車的李先生也忘記了押金這回事。

最近,看到多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如何成功拿到摩拜單車押金教程後,李先生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進行了操作,沒想到微信很快就收到了來自美團的299元押金退款。和李先生一樣,同樣曾是摩拜單車會員的杭州喬小姐,也在這個週末順利收到了押金退款,“走道撿錢了”。

摩拜單車押金要怎麼退?又是從什麼時候可以退的?今天下午,橙柿互動記者登錄美團App諮詢。單車客服表示,摩拜單車已更名為美團單車,原摩拜單車押金可通過當前渠道退款。“用戶可隨時進入美團App‘客服中心’申請退款。如有任何疑問,您可以通過美團App‘客服中心’在線客服進行諮詢。”

其實,這並非摩拜第一次因為成功退還押金而被關注。早在去年8月,“摩拜可以退押金”詞條就登上過熱搜。當時,摩拜單車新的所有者美團很快作出回應:早在2018年用戶就可以在美團APP、小程序申請退款,“這並不是什麼新消息,現在也是免押金”。

所以,“摩拜退押金”的事並不突然,只是許多人當年誤以為摩拜和ofo一樣不能退款,或者忘了及時操作,反倒成了現在的“意外驚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共享單車退押金的事也早早被騙子盯上了。此前,全國各地就發生了多起用戶退共享單車押金遭"釣魚"詐騙的事件。對此,橙柿互動提醒廣大用戶,摩拜單車退還押金是在“美團APP”上進行。如用戶在共享單車上看到貼有微信或支付寶的二維碼,切記不可隨意掃碼輸入關鍵信息,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從巔峰時期的20多家到如今3家

看著摩拜用戶成功拿回押金,ofo小黃車用戶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化身“檸檬精”,“我‘酸’了,小黃車什麼時候能把我的押金還回來!”

說起ofo小黃車,可以稱得上共享經濟的“時代眼淚”了。共享經濟的崛起,還要回溯2014年。當年,受這股共享創業風潮影響,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與幾名合夥人共同創立了共享單車ofo,其創立之初本來是想致力於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不過,也正是在北大校園投放的這2000多輛小黃車,無意中開啟了國內共享單車的發展序章。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2017年之間,共享單車企業一共拿到了近50億美元的融資。摩拜、ofo、小鳴、小藍、優拜、hellobike、小蜜單車、酷騎單車、熊貓單車、小鹿單車……如果回到2017年,當時相關的企業數量達到了20多家。但也是在共享單車進入發展頂峰的同一年,很快,整個共享單車行業就開始走入沉澱期,開啟了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

當市場進入沉澱期,由於第二、第三梯隊玩家難以抗衡排名靠前的企業,再加上找不到資本融資、管理混亂,以及運營成本高昂、技術創新不足等問題,很多創業公司燒完僅剩的一點錢後,只能黯然退場。

就連首創共享單車的ofo小黃車也難逃此命運。2018年開始,ofo開始出現用戶難退押金等問題。媒體也紛紛爆料ofo資金鍊緊張,找不到融資等問題。2018年12月,ofo曾表示“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為每一個支持過ofo的用戶負責”,然而,ofo之後推出的“有償退押金”操作讓網友看傻眼。

2020年7月,ofo更是直接人去樓空,其app和小程序也均已失效。被下達了40次消費限制令,涉案金額高達6035萬元的創始人戴威,也就此銷聲匿跡。

2021年,ofo還曾推出“拉好友退押金”活動,用戶邀請好友在ofo購物就能獲得購物金額最高40%的返現,此外還有充值400元/800元退99元/199元押金。有業內人士計算,截至目前,ofo小黃車還拖欠至少1600萬人押金未退,如果按照99元押金計算,待退的押金高達15億。

而另一邊,其創始人戴維卻參考陸定耀的瑞幸模式,在美國開起了名為About Time Coffee咖啡店,請美國人喝起了售價4至5美元的咖啡。但About Time Coffee在美國的發展,也有些類似它遠在大洋彼岸的“兄弟”小黃車,上半年被爆出在美部分門店已經暫停營業。

與小黃車相比,摩拜單車的命運要稍好一點。

2018年4月,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以185億元的價格將摩拜賣給美團,此舉讓她成功套現15億元,成為福布斯最年輕的女富豪之一。至此,美團宣佈全資收購摩拜,摩拜正式加入美團。

2019年1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佈內部信,宣佈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並稱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在ofo們退出歷史舞臺後,共享單車行業雖然經歷了幾番大浪淘沙,但目前國內市場佔據主流的僅有美團、哈囉、滴滴青桔這三家。

根據艾媒諮詢發表的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及用戶行為監測報告,2022年最多用戶選擇的共享單車品牌前三名分別為哈囉、美團和青桔,對應的比例分別為62%、61.2%和56.8%。三者市佔率不相上下,目前共享單車市場也呈現“三足鼎立”局面。


比公交地鐵價格還高,你還用共享單車嗎?

和2017年共享單車發展的巔峰時期相比,雖然目前共享單車市場發展較平穩,但入場的品牌想賺錢依舊很難,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共享單車只要漲價和權益調整,背後品牌就會遭到一輪討伐。

今年年初,共享單車三巨頭頻繁因為漲價登上熱搜。其中美團單車成都地區的單次騎行起步價從1.5元/30分鐘調整1.5元/15分鐘,哈囉也跟著將價格調整為同一水平。青桔規則看起來相對靈活,前15分鐘收費1.5元,此後每增加10分鐘收取1元。

近日還有媒體報道,上海的滴滴青桔騎一個小時甚至達到了6.5元。與之相對的是,大部分城市,公交票價1-2元起步,地鐵2-3元起步。共享單車騎行價格,已經比同里程的公交、地鐵票價貴了。

此外,原本尚算優惠的騎行卡權益也在縮水,比如哈囉單車原來的七天騎行套餐是10元,但現在上漲到了15元,漲幅達到了50%。哈囉單車的30天套餐也由原來的25元,漲到了現在的35元。

造成共享單車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成本上升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當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維成本、折舊成本、庫存成本和人工開支等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加時,漲價也是不可避免的。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萬禹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