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CCS Insight首席分析師Ben Wood預測,手機廠商或將會在五年內開始生產具有屏幕劃痕“自我修復”功能的產品。據悉,該技術的核心是一種全新的材料,它可以給屏幕表面覆蓋上塗層,在暴露於空氣中時會發生反應、並填補缺陷,從而達到修復劃痕的目的。
Ben Wood認為,這項技術實用的最大挑戰是正確地為其設定期望值。對此他表示,“我們並不是在討論被摔壞的屏幕如何恢復,畢竟這是魔法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所討論的只是屏幕表面劃痕的自我修復,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手機屏幕損壞可能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之一
作為一種高集成度、高精密度的電子產品,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經在大家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其深度的綁定,與社交、工作、通訊,甚至支付等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用戶的現實需求面前,各大廠商也一直在手機耐用度提升方面持續進行投入,其中就包括了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後的補救措施,以及抵禦意外發生的事前預防方面。
此次CCS Insight分析師所提到的屏幕劃痕修復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在屏幕塗層上使用一種新材料,當塗層被劃傷後就會與空氣進行化學反應、進而填補缺陷部位。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屬於意外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只能起到降低或減輕用戶損失的作用。
蘋果關於修復摺疊屏屏幕摺痕的專利示意圖
其實類似的技術早在2017年就已被爆光,moto方面當時提出了一份由形狀記憶聚合物製造手機屏幕的專利,後續華為、蘋果等廠商也都有針對修復屏幕劃痕、摺痕的相關專利現身,此外小米方面還有過關於燒屏修復方式的專利。
這些專利的技術原理、核心思路,與此次CCS Insight分析師透露的技術其實極為類似,都是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來修復已經產生一定損壞的屏幕組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類似的屏幕修復技術似乎已經變得“悄無聲息”,這表明其最終修復效果可能並不那麼令人滿意,或者是成本還依舊十分高昂。
並且對用戶來說,“修復”後屏幕即便在外觀上與此前差異不大,但在後續的使用過程中可能還是會留下遺憾的心理,這也是為什麼會強調“修復”只是補救措施的原因之一。
華為方面關於屏幕修復的專利申請
所以對用戶來說,真正能夠避免損失、降低損失的方式,其實是各種耐用型設計。這類“防患於未然”的事先預防措施,可以使得手機即使是在遭遇意外後,也有更大的概率不會被損壞,或是即便遭遇了較為極端的情況,手機也可以被更容易的修復,而不至於完全損壞。
但事情畢竟總是會有兩面性,對智能手機來說,堅固的結構設計、全面的保護措施同樣也會與用戶的需求和審美產生衝突,這其實也一直都是困擾手機廠商的一大問題。
金屬中框不僅會帶來重量的增加,一旦產生傷痕往往也很難修復
例如手機廠商為了提升產品的整體結構堅固性,往往會為手機配備金屬中框,但金屬中框同時也會帶來其他的問題。由於金屬材質雖然在質感、強度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但由於密度上的劣勢就會使得其重量更大,進而導致整機質量的上升,與部分用戶要求手機輕薄小巧產生衝突。
因此手機廠商也一直在探索使用重量更輕的金屬材料,例如在確保具備一定強度的前提下,將不鏽鋼材質中框換用成重量更輕的鋁合金、稀土鎂合金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屬材質在遭遇磕碰產生傷痕後往往會很難修復,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導致握持手感變差。
如今隨著手機屏幕尺寸的不斷增大,屏幕產生劃痕無疑是許多朋友都遇到過的問題。由於最初的屏幕覆蓋材質大多就是普通玻璃,對各類刮擦、跌落等意外幾乎毫無抵抗力,為了解決這一用戶痛點,手機廠商開始陸續應用更耐刮擦、可抵禦更多衝擊力的特種玻璃,康寧旗下的大猩猩玻璃也隨之成為了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玻璃蓋板產品。目前,諸如肖特、華為崑崙、泰坦、康寧大猩猩等特種玻璃幾乎已經成為了中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
但這類特種玻璃儘管提升了手機對於意外的抵抗能力,但也不是完全能夠免疫劃傷,甚至在遇到意外跌落場景時,也有一定概率會遇到屏幕蓋板損壞。
再加上手機屏幕蓋板表面的疏油層從本質上其實屬於消耗品,長時間使用消耗後,就會導致屏幕易粘指紋、甚至進而出現操控不暢的情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屏幕的耐用性再好,疏油層又該如何補充呢?
當今支持高功率快充技術的充電器體積已經不算小
目前隨著快充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普及,功率越來越高的快充技術自然也就對手機、充電器,乃至充電線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手機廠商還會加入諸如保護電路、溫控芯片等設計,以滿足用戶使用安全方面的需求。但這同樣也會帶來一定的困擾,例如充電器由於加入越來越多芯片和保護電路的原因,不僅體積變得越來越更大、成本同樣也會上升,對便攜性帶來影響。而為了確保手機在充電過程中的安全,手機內部同樣也需要增加相應的保護電路,因此也對原本就十分侷促的內部元器件堆疊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過這些例子不難發現,其實最終呈現在大家面前的產品,實際上只是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較優解”或“最優解”,更是綜合考量用戶需求、技術、生產工藝,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後的產物。
對用戶而言,智能手機首先是一種精密的電子產品,雖然相關廠商已經在事前預防、事後補救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思路和保護,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應該注意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廠商為了宣傳產品的耐用性、堅固性,會用手機砸核桃、釘鐵釘,甚至放任“手機可以防身”這樣明顯獵奇傾向的報道,但這種可能會對用戶產生誤導的宣傳,其實是相當危險、且不太負責任的。
預算充足、且有安全顧慮的用戶,可以考慮類似“AppleCare+”這樣的保障計劃
如果對於日常使用仍有安全方面的顧慮,不妨可以考慮更多的選擇,例如在預算有限時,可以用手機保護殼配合屏幕保護膜使用,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確保手機的完整性。如果預算充足,那麼由手機廠商推出、類似“AppleCare+”的保障計劃,或是諸如碎屏保、延長保這樣的意外保護服務,可能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旗艦手機“芯戰”將至,但有些變化對用戶未必有利
CPU設計的不規則,或將會為軟件開發者帶來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