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這顯然是當下不少朋友生活中的日常。經過各互聯網大廠不懈的努力,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十餘年後,中國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進入了無現金社會。只是二維碼技術自應用以來其實就一直伴隨著爭議,由於二維碼自身的安全性,以及諸如無良人士偷換商家二維碼等情況屢見不鮮,也使得開發新一代的移動支付技術成為了許多互聯網企業發力的方向。
日前有消息顯示,支付寶方面正在研發“掌紋支付”功能,並且已經獲得了“掌紋識別設備”、“掌紋識別裝置”、“生物特徵識別設備”、“收銀設備”等相關專利,並且支付寶還預研了多個可用於線下支付場景的掌紋支付原型設備,用戶只需將手掌置於設備的掌紋識別區即可完成支付。
而對於“刷掌支付”,騰訊顯然不會看著支付寶專美於前。近日有公開資料就顯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在申請多個“微信刷掌”圖形商標。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申請“微信刷掌”商標前,騰訊其實就已經在在線下試點刷掌支付功能。
如此看來,在刷臉支付風靡一時、卻並未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後,刷掌支付成為了當下互聯網企業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方向。從目前曝光的相關信息來看,無論支付寶、還是微信的刷掌支付都需要相關設備支持,用戶只需將手掌置於設備的掌紋識別區,即可完成支付。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刷掌支付之所以會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看中,在於它作為刷臉支付和掃碼支付的中間態,在身份識別的基礎上進行鑑權和交易清算方面,是一個綜合體驗更優的選項。二維碼的缺陷在於它並不方便,諸如解鎖手機、打開APP、掃碼,其實就有三個步驟,相比於NFC支付或信用卡稍顯繁瑣。而且二維碼還存在標識固化的問題,事實上收款二維碼容易被偽造就是這一缺陷所導致。
刷臉支付的問題就在於雖然它確實能夠實現無感支付,但在公共場合掃描人臉進行支付的體驗,或許只能用尷尬來形容。畢竟為了安全考慮,避免被預先獲取的人臉視頻繞過識別,刷臉支付必須要加入活體檢測,也就是需要消費者在設備前進行例如張嘴、搖頭等“搔首弄姿”的動作。
相比之下,刷掌支付則只需要揮一揮手掌就能完成,作為非接觸式、非侵入性的生物識別方式,既能做到無感、又避免了尷尬。並且不同於人臉信息,掌紋數據的獲取還相對困難。相比公共場合隨處可見的攝像頭、氾濫的互聯網信息洩露,使得人臉信息幾乎是“觸手可及”,但是除非用戶主動貢獻,否則掌紋信息深層的生物特徵顯然很難被完整提取。
雖然手掌一揮即可實現支付這個設想是美妙的,但想要實現其實也很不容易,原因就與掌紋數據缺乏有著密切的關聯。無論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還是刷掌識別,其實都是將收集到的生物數據和數據庫中預置的數據進行對比,是否匹配是通過一個相似度閾值來定義的,而這個“閾值”就是生物識別技術的核心技術。為了實現準確匹配,就需要區分不同的掌紋,比如紋理、方向、細節和頻率等,才能從數據庫中找出與收集到的掌紋匹配度最高的數據。
由於網絡社交和分享的客觀需求存在,用戶主動上傳人臉信息這個情況從PC互聯網時代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也使得人臉信息的豐富程度早已遠超大家的想象,而基於海量的數據,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人臉識別也得以快速成熟。可反觀掌紋識別,由於缺乏足夠的數據樣本來訓練AI,所以也使得掌紋識別的匹配準確率成為了一個問題。
不過即使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刷掌支付真的就一定能夠普及嗎?其實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項技術的商業化前景可能並不樂觀。且不提監管方要求企業在信息採集上需要遵循“最小、夠用”原則,防止信息濫用,更致命的是刷掌支付相比於目前流行的二維碼支付,在成本上更是劣勢巨大。
對於商家來說,二維碼只需打印一個收款碼即可,成本更是近乎為零,但如果要使用刷掌支付,則至少需要一個專用設備來完成掌紋圖像的採集,這無疑是一筆額外的支出。比如支付寶當初推廣刷臉支付時,就推出了專用設備“蜻蜓”,售價為1999元。但即使支付寶願意補貼商家,可額外的硬件成本以及後續固件升級、維護等軟件層面的支出,還是撲滅了商家的熱情。
但最大的難關可能還不是商家,而是用戶是否接受。由於近年來用戶隱私洩露事件層出不窮,再加上個人數據被濫用導致的大數據殺熟已然從“都市怪談”變成了事實,也是大量用戶對於個人隱私的關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在2022年4月份發佈的一份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0.2%的用戶不接受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
如果說指紋識別是更方便使用智能手機的代價、人臉信息氾濫是歷史遺留問題,那麼如何再讓用戶心甘情願交出掌紋信息,並接受掌紋信息被存儲在雲端、而非本地,則屬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了。
這款13年前的手機,還隱藏著聯想自研系統的殘光
在這款老機型的配件背後,隱約還藏著聯想自研系統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