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看到315晚會了

每年的315晚會,都會揭開各行各業的遮羞布,將其最骯髒的一面帶到消費者面前。

今年也不例外。

香精大米、毀容美容針、不安全頭盔、免費評書機騙局、直播間水軍、破解APP……

各種黑幕登上熱搜,閱讀量高達73.5億。

但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最關注的還是食品安全問題。

隨著記者暗訪、行業揭秘、網友曝光,我們才發現,原來令人作嘔的“腳踩酸菜”,不過是黑心作坊的冰山一角。

那些埋伏在隱秘角落的“惡”,終於又一次暴露在陽光下。

無良商家的底線有多低?

今年315晚會的開場曝光了安徽“泰國香米”的騙局。

宣稱來自泰國的香米,實則產自安徽本地。

泰國香米,賣點就在於它的香味。

本地產的大米沒有香味怎麼辦?

加香精。

往普通的大米里滴上幾滴,瞬間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和真正的泰國香米幾乎無異。

如何讓香味更逼真,這些商家下了不少功夫。

量產時,將香精掛到提升機上,通過輸液用的針管往下滴,不僅覆蓋得均勻,還容易控制。

三十多噸大米勾兌五斤香精,老闆特意囑咐員工“不能加太多,容易被看出來”

這些香精來自上海的一家香料公司。

除了生產出各種香味的大米香精外,還生產其他食用香精。

倉庫中,成千上百種食用香精的原材料散亂地堆放著,外面貼著奇怪的代號——

為了避開環保檢查,貼的很多名稱並不是真實的名稱。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家生產食用香精的香料公司,竟然連生產許可證都沒有。

315晚會之外,更令人咂舌的食品亂象也在上演著。

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玉蕾橄欖菜”,居然“塌房”了。

很難想象,它的原料竟是一堆腐爛菜。

在該企業的倉庫前,玉蕾橄欖菜的原料芥菜直接被堆放在路邊的水泥地上。

菜葉發黑變爛,其中還混雜著菸頭、飯盒、塑料袋…..

      圖源:南方日報   

底部留出一灘一灘的汙水,散發出陣陣臭味,蒼蠅繞著飛來飛去。

遠遠看,真跟垃圾堆差不多了。

      圖源:南方日報    

這些芥菜在外面曬乾水分後,會被挖掘機搬運到倉庫中。

      圖源:南方日報    

堆放芥菜的倉庫中,還擺放著梯子、塑料袋等雜物。

      圖源:南方日報    

面對如此髒亂差的生產環境,工作人員卻理所當然地說:

“全天下的人都這麼做啦。”

      圖源:南方日報    

然而,髒亂差的生產環境遠遠不是黑心商家的底線,更嚴重的是添加有毒性的化學品。

遼寧一家海鮮加工廠,主要加工海參和黃金鮑。

這裡的黃金鮑卻並非鮑魚,而是一種渦螺肉。

      圖源:新京報   

經過解凍,這些黃金鮑會被放進一種“藥”中,浸泡足足2天。

浸泡黃金鮑的藥水池滿是碎沫,散發出一股洗衣粉的味道。

這樣泡發後的黃金鮑會變成金黃色,外表也變得光滑起來。

      圖源:新京報   

經過檢測才發現,這種“藥”的主要成分是硼砂,可以增加肉製品的彈性,還可以防腐保鮮。

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具有毒性。

我國明確規定,禁止在食品中加入硼砂或硼酸,違規的人員還有可能會追究刑事責任。

可明晃晃的條令卻依然阻擋不了黑心商家鋌而走險。

      圖源:新京報   

不止這些食品的加工廠屢屢被曝出問題,一些網紅餐廳的後廚亂象也堪憂。

北京一家網紅餐廳“藍蛙”的後廚被曝光,髒亂程度令無數網友氣憤不已。

芒果上有黑點、牛油果發黑,不能扔,切掉壞的地方接著用;

      圖源:生活這一刻   

蔬菜過了保質期,不能扔,換上新的有效期標籤,手動延期;

      圖源:生活這一刻   

一塊“萬能抹布”,擦完切菜的刀具,再接著擦垃圾桶;

      圖源:生活這一刻   

拖布桶直接放進消毒池裡去接水,十幾分鍾後,再接著洗菜。

      圖源:生活這一刻   

變質水果、過期的蔬菜、髒亂的生產環境下,做出來的餐品定價多少呢?

人均近150。

真·花錢找罪受。

不過,這樣的後廚亂象還能試著安慰自己眼不見心不煩,但直接擺到眼前就過分了。

北京昌平的吉野家直接給顧客端上一盤混入蟑螂的雙拼飯。

網友嘲諷:“雙拼變三拼,加量不加價。”

顧客一氣之下向相關部門舉報,當時吉野家口口聲聲說會消殺整改。

結果3天后,執法人員到場檢查,又發現了43只蟑螂。

死性不改,絲毫不把消費者放在眼裡。

勾兌的香米、變質的水果蔬菜、後廚的蟑螂、垃圾芥菜……

對比去年的腳踩“土坑”酸菜,有過之無不及。

極具諷刺的是,今年315晚會曝光的香精大米,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被315晚會曝光過。

但依然沒有喚醒起這些無良商家的良心,反而一次又一次刷新公眾的下限。

雙眼被利益矇蔽的無良商家,早已忘了什麼是善良。

層出不窮的套路

在利益面前,我們永遠都猜不到,這些無良商家的良心能泯滅到什麼程度。

常見的偷工減料、使用變質原料,對於身經百戰的中國人,早已見怪不怪了。

這些黑心商家套路一套接著一套,妙招一個更勝一個,反正就是不用在正道上。

第一招,合成。

市場上有很多售價低廉的牛羊肉片,十幾塊就能買到一盒。

其實這裡面大有門道。

部分商家會從國外進口一批國外消費者不食用的邊角料,如牛肋排邊上的肥肉、牛排等部位的碎肉。

進口到國內後,這些邊角料會被絞碎,再加工成肉卷、肉餡,加上鹽、水、大豆蛋白等食品添加劑吸水增重,一款新的牛羊肉片就生產出來了。

      

還有網上售賣的散裝零食,價格低廉。

因為沒有包裝,一些商家便大起膽子,將不同日期、不同原料的食品邊角料混合在一起售賣,甚至還有用寵物食品冒充的。

第二招,食品添加劑。

在這條賽道上,各種化學品紛紛上場。

只要能延長食品的期限,讓產品賣相好,不法商販無所不用其極。

二氧化硫超標的乾果。

當我們買乾果時,常常會挑選那些看起來白淨、光滑鮮亮的。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越是賣相好的,越危險。

曾有記者隨機在市場上購買了多種乾果,經過檢測發現,顏色最鮮亮的南瓜子二氧化硫超標嚴重,檢測儀器差點爆表。

      圖源:現代快報   

一些商家為了產品賣相好看,會在加工過程中過量添加硫磺進行燻蒸,以起到漂白和防腐作用。

按理說,食品中的二氧化硫如果按照國家標準添加是沒有問題的,可一旦過量,就會對人的消化系統造成危害。

      圖源:現代快報   

籠養雞蛋秒變土雞蛋。

買雞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土雞蛋的價格要貴一些。

這時候商家就想了,將籠養雞蛋當成是放養土雞蛋,再賣出土雞蛋的價格豈不是有利可圖。

旗號好打,但土雞蛋的蛋黃顏色要更深一點。

怎麼把籠養雞蛋的和蛋黃變得土雞蛋一樣,成了這些商家思考的問題。

他們發現了一種紅色粉末——斑蝥黃,只要將其添加進雞飼料裡,蛋黃的顏色就會變深。

於是,籠養雞蛋堂而皇之地變成放養的土雞蛋進入市場,價格也隨之抬升。

 

冷凍時間比你年紀還大的“殭屍肉”。

 

這些肉大都是走私品,質量無法保證,且冰凍多年,短則幾年,長則可達數十年。

長沙海關就曾查獲一起特大走私凍品案,當緝私局警員打開車廂時,一股惡臭襲來,“整整一車廂,差點吐了。”

這些腐爛發臭的凍品經過各種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後,搖身一變,有的被製作成袋裝熟食,有的成為餐桌上的“佳餚”,吃起來很難分辨出來。

尤其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泡椒鳳爪”,是走私凍品的“重災區”。

這些雞爪冰凍時間甚至有幾十歲“高齡”,腐爛變質的雞爪會變色,一些不法分子就用雙氧水將其浸泡,浸泡後的雞爪會變成慘白的樣子,所以,如果看到顏色過白的雞爪千萬不要買。

起死回生的“柴油魚”和“洗衣粉魚”。

 

為了讓奄奄一息的魚更加鮮活,一些不良商販想出了往魚池內添加柴油的招數。

加入柴油後,水裡的空氣變少,瀕死的魚會拼命掙扎,表面看上去就和新鮮的魚一樣。

而柴油中含有致癌有機物質苯並芘以及汙染性很強的多種重金屬物質,人食用之後,會刺激人的腸胃,甚至人還會出現胸悶、嘔吐等症狀。

更有甚者,為了讓魚的賣相好看,直接將其浸泡在甲醛溶液中,再往魚身上噴淋洗衣粉液。

經過浸泡的魚簡直就是走上餐桌的“毒藥”。

 

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無良商家做不到的。

面對黑心商家層出不窮的套路,作為消費者,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辦法去反抗嗎?

面對黑心商家,別再退步

中國人講究“隱忍”,面對黑心商家的套路時,總想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消費者的習慣性退讓,換來了什麼?

換來的是步步緊逼,給了無良商家欺負人的底氣,小則“店大欺客”,大則“為非作歹”;

換來的是黑心資本傷害老百姓的健康,肆無忌憚地傷害我們的老人和孩子。

十五年過去了,還記得那些吃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30萬幼兒嗎?

那些“大頭娃娃”“結石寶寶”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長大後,仍要面臨個頭矮、頻繁生病、尿不盡等問題。

這些傷痛將伴隨他們一生,就像一位患兒父親所說:

“我們家孩子個頭小,抵抗力特別差,經常胃疼、感冒,家裡的藥從沒斷過。”

這位父親40歲出頭,為了照顧孩子只能放棄進城打工,守著破敗的小家,拼盡一切守護在家人身邊。

他們已經淡出了公眾視線,可他們要揹負的痛苦,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減輕分毫。

 

相反,那些黑心商家卻始終盯著消費者,一刻都沒有停歇,找準機會謀財害命。

曾經有一則新聞,一位身患白血病的老人,花費6900元買了一套“抗癌神藥”。

老人一天吃3次,每頓13顆,吃了23天后,老人的白細胞水平飆升,達到了正常人的10倍。

商家回應:“聽話,照做,就能看到效果和療效。”

第30天,老人嘔吐、便血、浮腫,不久後病情急轉直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最可恨的是,就算看見老人吃到吐血,商家還在向老人拍著胸脯保證,勸老人吃下他們兜售的“壓縮糖果”,眼睜睜看著他們走向死亡。

他們的良心,永遠不會有洗白的一天。

所以,我們作為消費者,更應該“勿以權小而不維”。

拿起法律武器,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也保護我們的家人。

在發現商家抵賴、產品療效不符、黑心商家時,可以撥打各省市的消協聯繫電話。

或者,通過網址(www.12315.cn),微信小程序搜索“12315”,實現線上維權。

 

但除了維權,還有更重要的是——呼籲加強監管和處罰措施。

因為那些作惡的商家、黑心人,付出的代價太小,總能換一種方式歸來。

比如“毒奶粉”的始作俑者田文華,被判無期徒刑後,她鋃鐺入獄。

但據公開資料顯示,過去的十幾年內,她分別經歷了三次減刑。

預計2027年,她就可以出獄了。

她會悔改嗎?

 

不如問問,資本會悔改嗎?

答案是不會。只要還有利益在,就會有人被矇蔽雙眼,就會出現下一個田文華。

有網友戲稱,每次企業被抽查到,考驗他們的不是整改的力度,而是公司的道歉水平。

他們滑跪的速度比誰都快,道歉賣慘比誰都有誠意。


不久後,這些黑心企業仍會鑽各種漏洞,從消費者兜裡搶錢。

這種企業之間互相“比爛”的行為,就是仗著互聯網沒有記憶。

甚至還有網友,上趕著和這些黑心商家共情,更助長了他們作惡的氣焰。

網紅辛吉飛,曾在網上揭露食品安全問題,曝光了各種“科技與狠活”,動了無數商家的“蛋糕”。

用鴨肉做的牛肉卷

吸引600多萬粉絲後,他選擇主動註銷賬號,從網上一夜消失。

這時,不少網友站出來罵他活該,因為他砸了很多商家賴以生存的飯碗。

試問,企業失去的品牌信譽,隨著時間流逝尚且可以慢慢修復,可消費者損失的真金白銀和健康誰來彌補?

他們的每個謊言,落在老百姓身上,都是一道無法被治癒的傷痕。

所以不管有人如何帶節奏,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都應該牢記,對抗黑心商家,我們應該當仁不讓。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寫道:“世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生而為人,有些人早就忘了什麼是善良。

從1991年第一屆315晚會開始,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23年。

這麼多年來,永無止境的揭露,永無止境的道歉整改,可問題仍舊層出不窮,熱搜上的揭露仍舊觸目驚心。

到底是哪環出錯了?

或許,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人性本就貪婪,在鉅額的利益面前,天使也能變成魔鬼。

所以面對著各種不良商家的“磨刀霍霍”,既然改變了不了惡人,但我們除了在網上宣洩憤怒外,至少還能做點什麼。

保持清醒、主動維權,震懾不良商家;

打擊違法企業,不只是流於表面的隔靴搔癢,而是“刮骨療毒”,讓戕害消費者的商家付出應有的代價。

315晚會堅持了這麼多年,主辦方的初衷很簡單——

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取消315,實現監管常態化,讓每天都是3.15。

所有消費者,都能夠真正生活在陽光之下。

點個「在看」,我們期待著那一天。


16 / Mar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小魚&哈酥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