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點擊上圖有福利
秋高氣爽,是登山、郊遊等戶外活動的好時節。但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時,可能身邊也潛伏著巨大的危險。家住富陽的陳大伯想都沒想到,就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登山,卻讓自己多器官衰竭進了搶救室。
陳大伯今年74歲,但身體健碩,一直還在幹農活。這天,他和往常一樣上山農作,無意間經過一簇草叢時,竟不小心驚動了一群胡蜂。頓時,一大群胡蜂密密麻麻地蜂擁而至,在他的頭上、身上等地方蜇了20多針。
被蜇傷的陳大伯立刻出現疼痛紅腫的症狀,下山後就去了附近的衛生院,醫生為他清理了傷口,並外塗藥膏。
儘管身體不適,但陳大伯還是決定忍忍。但接下來的事情,他自己都想不到。當天下午,他的傷口紅腫疼痛加劇,還出現了胸悶噁心,連小便都變成了醬油色,並且很快陷入了昏睡。陳大伯被送入當地醫院,當地醫院立即發了病危通知,急診化驗結果顯示大伯凝血障礙、急性肝腎功能損傷、肌酸激酶急劇升高、動脈血氧含量遠低於正常……
為了更好地搶救,陳大伯被轉入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接診的市一急診科鄭相主治醫師在為他查體、完善各項檢查後發現他連“醬油尿”也一滴都排不出來,病情已經進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血管內溶血、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尿毒症……
陳大伯的病情進展極快,隨時有生命危險。醫護團隊第一時間為他進行了血漿置換。
(置換出來的血漿,裡面都是溶解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之後,管床的趙林軍主治醫師和醫護團隊持續對他進行床邊血透,抗休克,抗過敏,輸注血漿,大劑量激素抑制過敏、炎症反應和溶血,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充分鎮靜,血糖、血壓管理等綜合治療,他的病情終於初步得到控制,在病程進入到一週左右時間,他的指標慢慢好轉,成功拔除了氣管插管,脫離生命危險。
(排出的醬油尿)
“被多處蜇傷的患者,病情進展會非常兇險!”急診科主治醫生宓奔說,以往每年都有被胡蜂蜇傷的重症病例。秋季,是胡蜂回巢的季節,是蜂類的活躍期,此時的胡蜂極具攻擊性,而且是毒素最強的時候。每年一到秋天,以蜂蜇傷來醫院急診科就診的病人就明顯增多。
宓奔說,胡蜂本身帶有毒素,被蜂尾螫傷,毒液會注入人體。當被蜇傷後,局部會出現紅腫刺痛,甚或有頭暈噁心等症狀的中毒性疾病。輕微的蜇傷會使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瘙癢中毒等皮膚過敏症狀,有的還會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一般經過局部處理及抗過敏藥物治療,都會緩解。嚴重的還會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等全身症狀,輕則會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重則有嗜睡、全身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受損、肝功能受損,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休克,以及中毒性腦炎、腦病等,不及時處理會危及生命。
秋季是戶外活動的好時節,也是蜂患兇猛的季節。胡蜂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只有在受到驚擾時或環境中有其他化學品氣味刺激時才會襲擊人。
醫生提醒,如果去野外,儘量避免穿著色澤鮮豔、彩色和黑色的衣服, 建議穿白色、綠色、卡其色服裝。如果發現胡蜂,千萬不要奔跑、鞭打或撲打,保持靜止,最好等到胡蜂飛走以後再離開。另外要避免使用含香味的防曬霜和香水等化妝品。保管好食物和飲料,避免含糖和甜味飲料外漏。
第一步:如果毒刺留在體內(胡蜂蜇後不留毒刺)挑除毒刺,先不要盲目去拔掉帶毒囊的毒刺,可以拿針把刺挑出來,避免手去抓,造成毒囊破裂釋放更多毒素。
第二步:清洗傷口。首選流動水沖洗10-15分鐘,有條件者用碘伏消毒。胡蜂毒素為弱鹼性,沖洗後可用食醋這類弱酸性液體來溼敷傷口,中和毒素也可以緩解疼痛。蜜蜂毒素為弱酸性,可選中肥皂水弱鹼性液。
第三步:局部止痛。24-48小時內給予局部冰敷。可以用抗過敏藥膏塗抹或者清涼油塗抹,有利於皮疹的消退。
第四步:及時就醫, 蜇傷後密切觀察半小時左右,一旦有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音,頭痛、嘔吐、心悸、胸悶、四肢無力、手腳冰涼、血尿等情況發生,立刻前往就近醫院,以免耽誤。
如果你或你的親友也有相關困擾,歡迎加入“全科—浙醫在線交流群”。進群后,你可以和群友交流心得、感受。我們也會不定期邀請專家進群答疑。
入群方法: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3號(kbzyzx03),備註“全科”,小助手會邀請你入群。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俞茜茜 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