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並有急迫的便意,而便後好像還想便,艾灸大腸俞穴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效果很好,大家可試試

我為什麼要給大家介紹艾灸的方法呢?因為這個方法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既好掌握有有效,是解決病痛的好辦法,更是養生健康的好方法,安全方便,幾乎沒有什麼費用。

在古代針灸名醫竇材就非常推崇艾灸的方法,他在他寫的醫書《扁鵲心書》裡就說:“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用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針艾故也。世有百餘種大病……若能早灸,自然陽氣不絕,性命堅牢。”什麼意思呢?就是艾灸用艾灸治病,就和做飯燒火一樣重要,很多人還不知道艾灸也能治療大病,如果早一點使用艾灸,還能固護陽氣,增強免疫力,身體更健康。這就是說,艾灸不僅對小病痛有用,還對健康長壽有效果。所以古代很多名醫都愛用艾灸的方法來治病療疾。宋朝針灸名醫王執中就是這樣一位大夫,在他的《針灸資生經》中記載了很多運用艾灸治療好疾病的案例,其中有一個病案是這樣的,有個老太太經常腹痛,在疼痛的時候就想大便,而且還很急迫一會也等不得,便後又總感覺肛門下墜,好像還沒有便完,這位老太太被折磨的厲害,後來她就找到王執中,王大夫用手給她診查,當按至大腸俞穴的時候,老太太疼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王大夫便要她回去之後,在大腸俞穴的位置灸一灸。沒多久老太太的病就好了。

在這個病案中,為什麼按摩後背的地方,老太太就會有激烈的反應呢?中醫經絡理論認為,人生病的時候,會在體表找到相應的反應點,這種反應點卻不是都在局部,比如本案的腹部有病可以反應到腰背部,這就是中醫說的“陰病行陽”。

大腸俞是大腸之氣匯聚在腰部的腧穴,當大腸有病,這個穴位常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如壓痛、結節等。這個醫案中的老太太就是一個極典型的例子。經過艾灸治療與大腸相應的大腸俞穴,大腸得以恢復原本的功能,疾病自然也就痊癒了。王執中利用艾灸溫通經脈的功效艾灸大腸俞穴,使大腸的氣機得以通暢,於是

腹痛與裡急後重的症狀就能痊癒。

大腸俞穴怎麼找呢?在兩側胯骨最高點連線與脊柱交點,後背中心線旁開2橫指處就是。 

怎麼去艾灸呢?要找家人幫助艾灸,可以直接懸灸,在艾灸的時候,對準穴位,距離以感覺到熱到還能忍受的程度的就行,如果有過熱或灼痛感就要再距離遠一點,也可以用艾灸罐,一般一天艾灸一次,一次在15分鐘左右就行。艾灸多少天就可以了,自己感覺沒有症狀了就行。

如果覺得受不了艾灸這股味道,也可以用按摩的方法來代替,用雙手大拇指垂直按壓,按下後再揉一揉,按壓3分鐘左右,一般一天按摩2次,兩側的穴位同時按摩,有這方面症狀的粉絲,大家可以試試艾灸或按摩的方法。

用簡單方便的方法,教大家用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解決小病痛和養生保健,小穴位大功效。喜歡這個系列文章,您可以收藏,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