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兩季是腹瀉的高發期,尤其是急性腹瀉還會伴有裡急後重、肛門灼熱等不適,這些難纏的症狀給患者帶來了不少困擾。醫聖張仲景的名方葛根黃連黃芩湯就是為治療本病的經典方。今天小編帶大家一圖瞭解如何使用本方,並辨析類似方劑的異同之處。
葛根黃連黃苓湯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苓湯主之。”
主治病證:陽明溼熱下利。
病證分析:太陽表證誤下,熱陷太陽小腸,小腸邪熱重灼胃腸,水谷精微化作溼熱之邪蘊滯陽明。溼熱下迫故下利,熱氣上迫肺金則喘而汗出。
方義解析:清透陽明、清熱燥溼。葛根辛涼升散,重用半斤以力舉陽明腑中下陷之精微,精微恢復升清則無釀溼之源,並能外透陽明邪熱,黃連、黃芩清太陽小腸餘熱,熱去則不蒸迫陽明之津液而溼自除,甘草和中,調和諸藥。為太陽與陽明同治之方。
本方證與葛根湯證、生薑瀉心湯證均可見發熱下利。本證為溼熱下迫,裡熱重,其利灼肛、臭穢酸腐,葛根湯證所見為表證明顯,下利屬寒而不甚臭穢;生薑瀉心湯證下利本質屬水飲帶熱。
來源:《一氣周流經方義》
附方: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冷熱不調,洩瀉煩渴,米穀不化,腹脹腸鳴,胸隔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夜起頻並,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瘦弱,並宜服之。”
主治:溼熱下利,裡急後重。中焦失健運,精微不運化而生溼,陽明濁滯不降,小腸火燻蒸蘊熱,火迫故欲腹脹腸鳴下利(“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溼性黏滯,阻滯氣機,故虛坐努責;氣之不行則便膿;若熱重者,傷血絡,可見下血。功效:清熱燥溼、行氣除脹,黃連清熱燥溼,得吳茱萸所制而不涼遏;木香行氣燥溼;吳茱萸炮製於黃連中,以疏木鬱,鬱散熱易去而不易傷血絡。
芍藥湯(見木行方)亦見裡急後重,為土溼木鬱蘊熱,組方調氣行血為主,兼以清熱燥溼,香連丸證土溼蘊熱,兼夾氣滯,組方清熱燥溼降氣為主,僅以吳茱萸疏木。兩方遙相呼應,左(肝木)右(陽明)偏差側重不同。
香連丸與生薑瀉心湯(見火行方)苦辛並用、火併治有相似之處。生薑瀉心湯證亦可見下利,因邪入飲熱相迫所致,治以清熱化飲,香連丸證以溼熱阻滯氣機為主,病勢緩和,兼以調肝降胃。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從陰陽升降、五行相易、天人相應等中醫基礎理論談起,按照陰陽五行、臟腑生理歸類並分析經典方、常用方。同時因處於共同的中醫學理論框架,本書將六經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不同的辨證方式融匯於臟腑升降一氣周流理論之中,從協調陰陽升降週轉的角度,以五行周易之道分析、歸類方劑,從更高維度的全局分析理解某一局部的生理病理以及對應方藥,較之平常方劑書另有一番新意。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