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採收時間影響著中藥的質量與療效,不同類型的中藥、不同的藥用部位,採收的時節不盡相同。經過幾千年來前人的積累,已形成了成熟的採收經驗和方法,“依時而採”是傳統的中藥採收特色,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中藥採集時間的要訣。
動、植物在其生長過程的不同階段,其藥用部位各種成分的積累會有所不同,因而藥性的強弱、療效的高低及毒性的大小也會有明顯差異。通過對中藥採集時機的把握,達到控制中藥質量的目的是中藥質量保障的特色。早在漢代,《神農本草經·序錄》就把“採治時月”作為序例的內容之一,反映了對中藥採集的重視。《千金翼方》列舉了233種中藥的採收時節,並強調“不依時採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功,卒無裨益”。
前人在動、植物藥材的採集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對採集時機的把握歷經數千年並形成成熟的經驗和方法。這些經驗和方法在當今依然有其實用價值。值得我們採用和借鑑。
全草類藥材,一般在莖葉最繁茂的現蕾至花盛期採集。
可割取地上部分,如薄荷、藿香等;也可連根拔起,如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以嫩苗入藥者,則須在幼苗期採收,如絡石藤等以莖葉同時入藥的木本藤類藥材,其採收原則與全草類相同,也應在其生長旺盛時割取。
葉類藥材,一般在植物的花剛開放或開花盛期採收,如枇杷葉、大青葉等;常綠木本以葉入藥的,一年四季均可採收,如側柏葉;而桑葉則應在深秋或初冬經霜後採集。
花類藥材一般在植物的花期採集。
以花蕾入藥的,宜在含苞待放時採集,如辛夷、金銀花等;以花朵入藥的,宜在花初開放時採集,如菊花、旋覆花等;以花粉入藥的,宜在花朵完全開放後採集,如蒲黃等。
果實類藥材,一般根據用藥要求在果期採集。
以未成熟果實入藥者,應在果實幼小或未成熟時採集,如枳實、青皮等;以成熟或近成熟果實入藥者,應在接近成熟或完全成熟時依次採集,如枸杞子等。種子類藥材,一般在果實成熟後依次採集。
根或根莖類藥材一般以農曆二、八月採集為佳。陶弘景指出:“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也。至秋枝葉乾枯,津潤歸流於下也。大抵春寧宜早,秋寧宜晚。”
如冬季至次年清明前未長莖葉時挖取的天麻,商品名稱“冬麻”,其體堅實,色明亮,質量佳,產量亦大;在春末莖苗出土後採收者,稱為“春麻”,其體輕疏,色暗多皺縮,質次而產量低。
又如秋冬季採集的石菖蒲,其揮發油含量高於春夏採集者。比較而言,多數藥還是以深秋採集更為適宜。此外,半夏等少數塊莖藥材宜在夏季採集。
皮類藥材,一般在植物生長旺盛期採集,如黃柏、厚朴、杜仲等。
但肉桂則宜在8~10月間採集。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等根皮的採收,與根或根莖類一樣,宜在深秋苗萎或葉枯之後,或早春枝葉萌發前採收。
動物類藥材的採集,根據藥用要求和動物生長週期適時採集。
如金錢白花蛇應在夏秋季節捕捉孵出1~3周的幼蛇;小昆蟲類應在數量多的活動期捕捉,如斑蝥宜在夏秋季清晨露水未乾,其翅受溼不能飛翔時捕捉。桑螵蛸則應在3月中旬收集,過時則蟲卵孵化,藥材質量降低。鹿茸則應在過了清明節,脫盤後45~50天鋸取頭茬茸,過時則角化成為鹿角。製取阿膠的驢皮,宜在冬至後剝取,其皮厚而質優。
礦物藥大多可隨時採集。
採集中藥,既要保證藥材質量,又要兼顧產量,同時還應充分注意藥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生產成本和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治肺中藥探微
《肺病中藥學》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以肺系疾病用藥為主線,收集治療肺系疾病的中藥190種,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總結。全書分為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通過中藥品質、中藥性能、中藥應用等章節,簡要介紹了中藥的基本理論和用藥知識。各論按中藥功效分為十章,每章根據藥物的功效適當分節。每種中藥撰寫上力求既保持中藥學內容的完整性,又突出肺病應用的針對性。在具體內容處理上,以【性能特點】簡要概括該藥的性能、主治、應用特點。通過【肺病應用】、【常用藥對】、【本草文獻】等內容,以較大的篇幅突出該藥的肺病應用知識。從而成為一部以中藥學知識為基礎的肺病用藥專著。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