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婚姻結束了,人生開始了

FashionGirl

祝福

來源:伊姐看電影(ID:eemovie)文:伊姐(周桂伊)葉子姚


《再見愛人》第一季裡,有一對差異最大的夫妻,就是朱雅瓊和王秋雨。

兩人年齡相差10歲,離婚前在一起19年,一個是務實的傳統直男,一個是浪漫的文藝青年。
婚姻裡的兩個人,總像活在不同的時區。
所以當時在節目裡,也常常令觀眾窒息。
節目之前,他們已離過一次婚,後來發現朱雅瓊懷孕了,倆人又果斷復婚。
上節目時,兩人再度離婚,當時在30天離婚冷靜期。
18天的旅程結束後,他們還是選擇離婚。
兩個人最後的擁抱,和那一句“從此你就是孩兒他媽”,如今想來還是讓人動容唏噓。

離婚後,兩個人在不同的城市,各自開啟了新的生活。
朱雅瓊帶著三歲的兒子點點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工作忙碌,姥姥是帶娃主力。
藉著節目的紅利,過去一年,朱雅瓊接了其他綜藝節目,也嘗試過做電商。最後還是迴歸到自己的老本行,專心做音樂。
與毛不易、楊丞琳、楊千嬅等等都有合作,一年時間裡寫了30首歌,非常高產了。
王秋雨一個人在北京生活,之前結婚買的新房子如今他一個人住,離婚時房子給了朱雅瓊。
房子裡目所能及煙火氣稀薄,每天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時間王秋雨都呆在工作的房間寫作。
最近兩人離婚後首次在鏡頭前合體,帶著兒子一起錄製了一期《又見愛人》。
節目組幫忙拍了一張全家福,這也是朱雅瓊的一個期望。
“之前還沒來得及拍過全家福,幼兒園要照片的時候,兒子沒有。”
親子餐廳裡,他們笑得還是像幸福的一家人。
而彼此又清楚,那個“家”已經沒有了。
溫馨的畫面,才最像溫柔的冷槍。
可我們都知道,他們也清楚,正是因為走出了那段婚姻,他們才有了當下的自在和舒展。

我們曾寫過,為什麼這對相識相戀19年的伴侶,走不下去。
節目裡,明顯的矛盾點,在兩人對婚姻期許的差異,和對彼此以及自我認知的偏差。
王秋雨的直男思維,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努力工作、好好賺錢,給母子倆一個穩定富足的家庭生活,就是幸福。
朱雅瓊承認在婚姻生活裡可以無所顧慮,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甚至兒子出生後到16個月大,基本都是王秋雨在帶娃。
對於快樂女聲走出的朱雅瓊,王秋雨直言,並不喜歡她唱歌。這種否定和不關注,成為朱雅瓊心裡的刺。
她對於音樂的創作熱情,與毫無波瀾的生活是相悖而行的。沒有生活的壓力,但有個人價值的焦慮。
她期望身邊人對她專業的正向反饋,對她情緒的正面回應,可偏偏忙於工作的王秋雨,連給她一個擁抱都要倒數計時一分鐘。
王秋雨愛的方式是,讓你過上好日子。
朱雅瓊想要的愛是,豐富的情緒價值。
這種錯位,讓他們漸行漸遠。
直到離婚一年後,王秋雨才明白:“我認為對的給了你,好的給了你,但是對方不想要,不是她需要的”。

他像個老父親一樣“保駕護航”,不必讓她出門工作,怕她受委屈,可被保護的朱雅瓊並不快樂,也感受不到愛。
因為這種保護的背後,本質是控制,如果這個家庭有一個人要犧牲自我,男性總默認為,必然是女性;用提供物質強行換取對方的理想人生,我很難判斷,這是溫柔還是殘忍。
所有渴望的求而不得,最後只會站在對立面變本加厲。
《再見愛人》裡我們看到的是她的擰巴和“作”,反覆求證被愛的事實。
她穿上婚紗,要彌補自己沒有婚禮和婚紗照的遺憾;
她一個人獨自出門,不考慮與大家同行的節奏;
她故意對王秋雨視而不見,寧可主動邀約其他男嘉賓出行。
節目之後,佟晨潔說,全世界都知道老王愛你,只有你不知道。
朱雅瓊說自己真的不知道,因為他從來沒在婚姻裡表達過。
離婚一年後,《又見愛人》裡,王秋雨反覆提及責任在自己,是自己把家弄沒了。
他坦言家庭於他而言是第一位,但做出來的結果卻是工作第一位。
“本來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家,但我因為工作毀了家”。
親子餐廳裡,倆人站在一個裝置面前,不約而同想起節目中的那場“婚禮”。
朱雅瓊指著它說“充滿童趣,這是你理想中的一家三口的樣子吧”。
王秋雨苦笑著說“是,節目裡那個更像一個沒有內容的骷髏,可是現在連骷髏都沒有了”。

離婚後,除了基於孩子的事情,兩個人基本不聯繫。
彼此之間更像親人,兩人作為孩子的爸爸和媽媽相處,在一起的時候更和諧了。
在朱雅瓊心裡,兩個人進入了舒服的相處模式,比之前在婚姻裡那種緊張的關係好太多了。
長時間沒有出門工作的朱雅瓊,離婚後重回職場,需要一個調整和適應期。
王秋雨還是會如曾經所言,有需要,就幫忙。
朱雅瓊參加一檔求職綜藝時,面試前心慌緊張,他會打電話給王秋雨。
婚姻裡的老王愛說教,“爹味”足,但在朱雅瓊近二十年的人生裡,他很大程度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
 
當然,這種關係的“風險”,就在叛逆的小孩總要試試逃出家長的“管教”。
她需要出走和自證。
離婚後朱雅瓊努力打拼事業,去過和婚姻裡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直言“就想自我探索一下”,用事實證明我也可以。
方向盤交到自己手裡後,她的工作狀態也與在婚姻裡偶爾工作的狀態完全不同。
這是挑戰,也是生命力的來源。
離婚後,王秋雨經過對婚姻的反思和自我的重新認識,發生很多好的改變,整個人狀態也更好了。
平時開始規律健身運動,會主動打電話和作為演員的郭柯宇聊聊劇本方面的工作,不再那麼自我封閉,打開了很多。
這一季《再見愛人》作為飛行嘉賓入場,整個觀察團和觀眾都驚訝老王的轉變。
他坦言自己會專門找罵他的評價,反思過去十九年自己哪些事情真的做的不夠好,自己已經向朱雅瓊道歉。
節目裡面對糾結“你愛不愛我”的盧歌,王秋雨一語中的:“在不知道愛不愛她的情況下,問她愛不愛你,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這句話,我看作老王對死去婚姻的含蓄懺悔和默默悼念。
兩個從婚姻出走的人,終於可以換個位置,重新看對方,會有不同的面貌。
比如,曾經王秋雨批評朱雅瓊像個小孩子,沒有大局觀。
離婚後,獨自工作打拼,與人和社會交手的朱雅瓊,可以心平氣和地承認王秋雨的“評價”,自己確實有時候缺少大局觀。
比如,曾經王秋雨覺得朱雅瓊需要的共情或”儀式感”非生活必需,甚至是對自己忙碌工作的打擾。
可單身生活後,才意識到,那些柴米油鹽詩和遠方,才都是生活最珍貴的地方。
愛,本身就是恰如其分的“相互打擾”。
不是所有離婚故事都能有美好的結局。
但至少,他們的選擇,讓我們看清一些現實:人生任何時候糾錯都不晚,也沒有什麼“做錯後再也無法回頭的決定”。
我們總覺得外表合適的人,在社會準則裡絕對的好人,那些“男才女貌”,為什麼就分道揚鑣?
因為親密關係本身就是一個剝離社會標籤的場所,它的續存和質量,和物質基礎有關係,和個人成就有關係,但不大。
最重要的點是,你們是否有匹配的“愛的能力”,對“家庭和人生”的觀念和信念是否一致,以及,在變化的人生裡,有不斷為對方調整,但是“希望和你一直在一起”的決心。
婚姻的結束,不是人生的失敗,有所領悟與成長,這段路就沒有白走,這段緣,某個意義,依然是善緣。
祝福,這一對孩子的父母。
婚姻結束了,但生活終於開始了。
作者簡介:伊姐(周桂伊),14歲出版小說集,18歲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33歲出版暢銷書《認知差:你比人生贏家差在哪》。專訪明星十餘年,愛電影的媽媽,分享光影中的感悟,關於育兒、關於婚姻、關於愛。原創公眾號“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