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 | 知否大叔
刀郎的這首《西海情歌》,曲子悠揚空曠,歌詞悲傷讓人心碎。
很多人喜歡這首歌,卻不知道這首歌的背後,是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頭髮乾枯打結,面色蠟黃,皺紋深深地刻在她的臉上,只剩下幾顆大黃牙,還暴露在外面。
但是,就是這樣一副邋遢形象卻被遊客尊稱為“崑崙女神”,成了崑崙山的象徵。
在崑崙女神的身上,人們看到了一種紮根心底的信念和力量。
由於家裡貧困,她早早便輟學留在家裡,幫父母幹農活。
一天,村裡來了個叫李軍的大學生,他有理想有抱負,決定放下安逸的生活,在村裡服務人民。
楊麗和李軍,兩個不同環境成長的人,卻是意外互相產生了好感。
楊麗喜歡李軍堅韌不拔的性格,李軍喜歡她的溫柔善良。
婚後不久,李軍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決定加入到支援邊疆建設的隊伍當中。
他打聽到,李軍要去的西藏,是一個空氣稀薄,環境惡劣的地方。
很多人去了什麼也不幹都會有高原反應,更不用說去修建公路了。
在修建崑崙山段新藏公路的時候,路面出現了坍塌的狀況。
有人推測,她的丈夫當時在施工現場掉進了塌陷的地面中,並且在多方搜救之後,仍然毫無消息,下落不明。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連丈夫的屍首都沒有找到,憑什麼說他去世了?”
“我的丈夫沒有死。我們約定好了的,過幾年他就回來。”
可公婆年事已高,楊麗無法放下他們一走了之,只能將這個想法埋在心底。
他們聽說了,老家有一個女人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死在了崑崙山。
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女人竟然會獨自來到崑崙山尋夫。
楊麗每天早出晚歸,行走於各個路段,尋找丈夫的痕跡。
看著楊麗對丈夫的痴情,大家都是既同情又心酸,想著等到公路修完時再帶著她一起離開。
但沒有想到的是,當施工隊完成了新藏路段的修建任務準備撤離時,楊麗依然不肯離開。
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女人該怎麼獨自生活下去?
“已經這麼久了,你的丈夫掉下塌陷的地方,早已經被埋住了,你還是跟我們回去吧。”
她哭著說自己的丈夫沒有死,只是還沒有被她找到而已。
無論大家怎麼出言相勸,她都堅決要留在這裡守護自己的丈夫,守護這一片土地。
崑崙山綿延萬里,全長25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山脈。
平均海拔4500米,年氣溫在零下9℃,冰雪常年不化。
她找到了以前工人居住的破舊工房,等待著多年未歸的丈夫。
崑崙山上的紫外線和狂風,讓楊麗比同齡人衰老的更快。
因長年喝崑崙山偏鹼性的水,牙齒更是幾乎掉光,只剩下幾顆變了形的大門牙。
她向過路司機講述自己來找丈夫的事情,以及丈夫的音容樣貌,請求他們如果見到了她的丈夫,一定要告訴他。
她始終不肯接受丈夫去世的事實,但來往的司機卻是明白了。
過路司機被她的痴情和毅力感動,每次見面時都會給她一些物資,讓她能夠在寒冷的崑崙山感受到一絲人間溫情。
她站在崑崙山下,就像看到了遠歸的親人,對他們招手和微笑。
就這樣,楊麗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過路司機無人不知。
此後,很多司機在新藏公路上經過楊麗住所時,都會鳴笛致意,對著屋子喊一聲“崑崙女神”。
在他們心裡,楊麗的笑容,像是能夠保佑每一個在路上的人平安抵達目的地。
當楊麗的故事傳播開來後,當地政府擔心她的安危,勸她回家或是去養老院。
無奈之下,政府人員只好幫她在小屋旁新建了更加堅固的住房。
為了給楊麗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還特意把房屋外牆刷成醒目的橙紅色。
路過的司機看到那所橙紅色的房子時,也就知道自己行程到了什麼地方,心中也有了安定。
她似乎意識到自己的丈夫離開了,又或者說,是她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
有遊客路過時,她不再一味地說自己的丈夫,更多時候,她會說一些關於其他驢友的事情。
她總覺得人家來她這,她沒有什麼好招待對方的,一直重複著自己的事情,也不太禮貌。
沒人的時候,她時常獨自站在門口,靜靜地看向遠處,然後陷入長久沉默。
從滿頭青絲到白髮蒼蒼,容貌不復當年,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在這座山上,她接受了丈夫去世的事實,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
但這麼多的日日夜夜,早已讓她與整個崑崙山融為一體。
她守護著這塊土地,堅持為每一位關愛她的人送上虔誠的祝福,遇到驢友還會熱情款待,問他們缺不缺吃食,需不需要在這裡住宿…
在她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愛情並不是什麼古老的傳言,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
愛,根植於每個人的生命之中,無論周圍的土壤再怎麼貧瘠,它都不會消失,一旦被人喚醒,它就一定在。
信念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一個柔弱的女人變得堅韌不拔,也可以讓身處絕境的人重獲新生。
這股力量,影響著過路司機和旅客,也影響著每一個看到這個故事的人。
黑暗之際,如果你多堅定一秒的信念,也許下一秒,就會有曙光撕破黑色的星空。
點亮“贊”+“在看”,希望這個故事中傳達的力量,能夠溫暖到每一位身處困境的朋友。
文章來源:公眾號【知否大叔】。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