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和丈夫一個約定,她獨守崑崙山20年,從“女神”熬成了乞丐

因和丈夫一個約定,她獨守崑崙山20年,從“女神”熬成了乞丐
來源 | 知否大叔
“還記得你答應過我 
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
可你跟隨那南歸的候鳥飛得那麼遠 
愛像風箏斷了線 …

刀郎的這首《西海情歌》,曲子悠揚空曠,歌詞悲傷讓人心碎。

很多人喜歡這首歌,卻不知道這首歌的背後,是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在崑崙山的進山口,有一個瘦弱的女人在這裡獨居。

一住就是20多年,甚至更多。

惡劣的環境在她身上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

頭髮乾枯打結,面色蠟黃,皺紋深深地刻在她的臉上,只剩下幾顆大黃牙,還暴露在外面。

但是,就是這樣一副邋遢形象卻被遊客尊稱為“崑崙女神”,成了崑崙山的象徵。

每當有車輛路過時,都會向她鳴笛致敬。

在崑崙女神的身上,人們看到了一種紮根心底的信念和力量。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崑崙女神名叫楊麗。

20多年前的楊麗,不是現在這個模樣。

她模樣清麗,還有著一頭烏黑髮亮的秀髮,溫柔恬靜。


由於家裡貧困,她早早便輟學留在家裡,幫父母幹農活。

一天,村裡來了個叫李軍的大學生,他有理想有抱負,決定放下安逸的生活,在村裡服務人民。

楊麗和李軍,兩個不同環境成長的人,卻是意外互相產生了好感。

楊麗喜歡李軍堅韌不拔的性格,李軍喜歡她的溫柔善良。

兩人很快完婚。

婚後不久,李軍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決定加入到支援邊疆建設的隊伍當中。

當楊麗聽到這個消息後,一顆心就沒有放下來過。

他打聽到,李軍要去的西藏,是一個空氣稀薄,環境惡劣的地方。

很多人去了什麼也不幹都會有高原反應,更不用說去修建公路了。

可偏偏留不住丈夫那一顆想要為國家做貢獻的心。

離別時,楊麗看著丈夫那張堅毅的臉龐,認真地說:

“你一定要平安回來,我在家等你。”

“如果你不能按時回來,我就追去帶你回家。”

李軍點點頭,說自己過兩年一定會回家。

但天有不測風雲,李軍終究還是沒能兌現自己的諾言。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幾年過去了。

和丈夫一起外出的工人,早已歸家。

可楊麗的丈夫卻是遲遲沒有回來。

楊麗在家坐立難安。

幾天後,壞消息傳了回來。

在修建崑崙山段新藏公路的時候,路面出現了坍塌的狀況。

有人推測,她的丈夫當時在施工現場掉進了塌陷的地面中,並且在多方搜救之後,仍然毫無消息,下落不明。

大家都說,她的丈夫去世了。
得知此事的楊麗,第一反應是不可能。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連丈夫的屍首都沒有找到,憑什麼說他去世了?”

她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一遍遍跟別人說:

“我的丈夫沒有死。我們約定好了的,過幾年他就回來。”

“他沒有回來,我要帶他回家。”

可公婆年事已高,楊麗無法放下他們一走了之,只能將這個想法埋在心底。

直到公婆去世後,楊麗這才計劃起了自己的新疆之行。

“李軍,我來找你了。”

2001年12月,天矇矇亮。

楊麗簡單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帶了點乾糧就出來了。

一路上歷盡磨難,但好在她平安到達了崑崙山腳下。

楊麗剛來的時候,修路隊的工人都非常震驚。

他們聽說了,老家有一個女人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死在了崑崙山。

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女人竟然會獨自來到崑崙山尋夫。

楊麗每天早出晚歸,行走於各個路段,尋找丈夫的痕跡。

看著楊麗對丈夫的痴情,大家都是既同情又心酸,想著等到公路修完時再帶著她一起離開。

但沒有想到的是,當施工隊完成了新藏路段的修建任務準備撤離時,楊麗依然不肯離開。

這讓大家犯了難。

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個女人該怎麼獨自生活下去?

大家忍不住傷情勸阻,對她說:

“已經這麼久了,你的丈夫掉下塌陷的地方,早已經被埋住了,你還是跟我們回去吧。”

誰知道,這句話卻是刺激到了楊麗。

她哭著說自己的丈夫沒有死,只是還沒有被她找到而已。

無論大家怎麼出言相勸,她都堅決要留在這裡守護自己的丈夫,守護這一片土地。
崑崙山綿延萬里,全長25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山脈。

平均海拔4500米,年氣溫在零下9℃,冰雪常年不化。

在這裡,動植物都很難存活,更何況是人類。

可楊麗就這麼在崑崙山下住了下來。

她找到了以前工人居住的破舊工房,等待著多年未歸的丈夫。


這一等,就是20多年。

崑崙山上的紫外線和狂風,讓楊麗比同齡人衰老的更快。

她不再年輕,不再漂亮。

她的頭髮變得枯黃,臉龐也不復以往白嫩。

因長年喝崑崙山偏鹼性的水,牙齒更是幾乎掉光,只剩下幾顆變了形的大門牙。

唯一不變的,大概就是她那顆堅守的心。

時間久了,楊麗不再寄希望於自己長途跋涉尋找丈夫。

她開始把希望放在過路的司機身上。

她向過路司機講述自己來找丈夫的事情,以及丈夫的音容樣貌,請求他們如果見到了她的丈夫,一定要告訴他。

他的妻子,來找他了。

她始終不肯接受丈夫去世的事實,但來往的司機卻是明白了。

她的丈夫早已去世。

過路司機被她的痴情和毅力感動,每次見面時都會給她一些物資,讓她能夠在寒冷的崑崙山感受到一絲人間溫情。

當崑崙山有人路過,楊麗也會熱情款待。

“你從哪裡來?

你需要住宿嗎?”

她站在崑崙山下,就像看到了遠歸的親人,對他們招手和微笑。

就這樣,楊麗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過路司機無人不知。

此後,很多司機在新藏公路上經過楊麗住所時,都會鳴笛致意,對著屋子喊一聲“崑崙女神”。

在他們心裡,楊麗的笑容,像是能夠保佑每一個在路上的人平安抵達目的地。

當楊麗的故事傳播開來後,當地政府擔心她的安危,勸她回家或是去養老院。

崑崙山上有野生動物,經常在附近出沒,十分兇猛。

但楊麗倔著不聽,無論如何都不肯離開。

無奈之下,政府人員只好幫她在小屋旁新建了更加堅固的住房。

為了給楊麗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還特意把房屋外牆刷成醒目的橙紅色。

路過的司機看到那所橙紅色的房子時,也就知道自己行程到了什麼地方,心中也有了安定。

後來,楊麗不再執著於尋找丈夫。

她似乎意識到自己的丈夫離開了,又或者說,是她終於接受了這個事實。

可是,她卻沒有離開這所帶有暖意的橙紅色房子。

有遊客路過時,她不再一味地說自己的丈夫,更多時候,她會說一些關於其他驢友的事情。

她總覺得人家來她這,她沒有什麼好招待對方的,一直重複著自己的事情,也不太禮貌。

沒人的時候,她時常獨自站在門口,靜靜地看向遠處,然後陷入長久沉默。

這就是“崑崙女神”楊麗的故事。

從滿頭青絲到白髮蒼蒼,容貌不復當年,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她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在這座山上,她接受了丈夫去世的事實,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

但這麼多的日日夜夜,早已讓她與整個崑崙山融為一體。

她守護著這塊土地,堅持為每一位關愛她的人送上虔誠的祝福,遇到驢友還會熱情款待,問他們缺不缺吃食,需不需要在這裡住宿…

在她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愛情並不是什麼古老的傳言,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

愛,根植於每個人的生命之中,無論周圍的土壤再怎麼貧瘠,它都不會消失,一旦被人喚醒,它就一定在。

在她身上,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紮根心底的信念。

信念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一個柔弱的女人變得堅韌不拔,也可以讓身處絕境的人重獲新生。

這股力量,影響著過路司機和旅客,也影響著每一個看到這個故事的人。

黑暗之際,如果你多堅定一秒的信念,也許下一秒,就會有曙光撕破黑色的星空。

崑崙女神,果真不負盛名。

點亮“贊”+“在看”,希望這個故事中傳達的力量,能夠溫暖到每一位身處困境的朋友。

希望你們能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文章來源:公眾號【知否大叔】。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

獅子生活合作微信:yojiu02。

Scroll to Top